APP下载

生命教育:直面生命和生死的教育

2021-10-27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理青少年科学

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鲜活物体,开展生命教育先就是要教会青少年科学合理地理解生命。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

1968年,一位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

进行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引导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技能,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内化于青少年精神中。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甚至身心健康,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疏導,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办,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生理青少年科学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点击科学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科学大爆炸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
科学拔牙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