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发展理念构建重庆现代水网体系
——访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卢峰

2021-10-27韦凤年赵洪涛

中国水利 2021年19期
关键词:水网重庆市水利

本刊记者 韦凤年 王 慧 赵洪涛

卢峰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境内河流纵横,虽坐拥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过境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难度大,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科学谋划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重庆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是重庆水利谋篇布局的大文章。近日,本刊记者就现代水网体系建设采访了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卢峰。

中国水利:重庆水利工作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如何谋篇布局?

卢 峰:要做好重庆水利这篇大文章,我们必须要用大思维、大视野、大举措来谋划。一是站位要高。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到大局下谋划水利发展重大战略、制定水利重大政策、部署水利重大任务、推进水利重大工程的实践中,提高对重庆水利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树立系统观念。把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水利工作始终,科学谋划和系统推进,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前瞻性思考,加强全局性谋划,加强战略性布局,加强整体性推进,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三是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水利人的初心。

基于以上认识,重庆市水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规划实施“一核·两网·百库·千川”,即以聚焦重要战略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为核心保护修复水生态,建设现代化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网和智慧水利网,建设100座以上战略性、支撑性、保障性重点水源工程,实施1 000条以上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到2025年,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重庆水网初具雏形,城乡防洪能力稳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幸福河湖建设初见成效、水利科技文化实力不断增强、涉水事务监管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重庆水网,基本实现重庆水利现代化。

中国水利:在推进重庆现代水网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卢 峰:围绕“三塔·两引·多点”水源工程布局,积极构建重庆现代水网体系,统筹实施主城都市区现代水网、渝东北、渝东南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推动与国家水网的对接融合。“十四五”末,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亿m3以上,重庆水网起步奠基,初具雏形,2035年基本建成,形成多元互补、区域互通、集约高效的水资源安全供应保障网。

“三塔”即主城都市区现代水网内渝南水塔、渝东北水资源配置网络内开州水塔和城口水塔。

“两引”即主城都市区现代水网内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

“多点”即以大型水库为控制性节点的骨干水源点。

在分区布局上,按主城都市区现代水网、渝东北水资源配置网络、渝东南水资源配置网络三大板块布局。

主城都市区现代水网(南北并行建一网):长江以北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为双主轴;长江以南以“渝南水塔”为源实施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解决长江以南片区的水源联合调度和防洪保安问题。全域以河库、库库水系连通和江河提水工程为纽带,形成河库互济、区域互通、整体互联的水资源配置网络。

渝东北水资源配置网络(双源联动带一区):以“城口水塔”和“开州水塔”为双源的渝东北水资源配置网络,形成“双源共济、三轴并行、片区互联”的水资源配置网络。

渝东南水资源配置网络(多点支撑泽一面):依托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平邑、戏沙湖、阿依河等大型水库为龙头,构建多源共济的“组团式”、区域性水资源配置网络,形成聚水亲水、水美融合、水景相映的供水保障体系。

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和“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统筹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充分挖掘现有工程供水潜力,适度超前、提速规划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水资源配置及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已成、在建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以大中型为主、大中小微并举的水源工程配置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多源互补、区域互通、互为备用、集约高效、防洪保安、山青水绿、智慧智能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格局。基本建成重庆水网标志性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建成投用巴南观景口、南川金佛山2座大型水库,积极推动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和100座中小型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提质增效。抓紧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重庆中部(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和万州大滩口水库扩建、秀山平邑水库、垫江永安水库等水源工程前期研究或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国家研究论证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方案,配合四川开展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研究。统筹抽水蓄能电站与水源工程建设。

中国水利:观景口水利枢纽是重庆现代水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发挥怎样的效益?

卢 峰:观景口水利枢纽作为重庆市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确定的首批PPP投融资改革试点项目。在PPP投融资模式探索中,充分发挥了政府和社会投资机构各自的优势,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增加了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减轻财政负担,又拓宽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在EPC建管模式探索中,既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有机融合、统筹协调的优势,又确保了工程安全和质量,进一步降低常规建设管理中出现的工期延误、投资超概算、质量安全难以控制等风险。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针对观景口水利枢纽长距离输水隧洞开挖问题,率先采用微盾构硬岩顶管先进施工技术,减少传统钻爆法征地成本高、施工进展慢、安全隐患多、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其可回退技术填补了水利行业的空白,单头最大顶进长度1.7 km,刷新了同类型硬岩顶管施工长度的世界纪录。

2015年9月观景口水利枢纽临建工程开工,2016年2月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2020年年底正式下闸蓄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重庆市江南新城69万人和沿线东泉、二圣、惠民等乡镇12万人供水及5万亩(1亩=1/15 hm2)农田灌溉,同时承担重庆市中心城区380万人的生活应急供水任务,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中国水利:请您介绍一下“十四五”期间重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卢 峰:“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将以文明工地创建、监管模式创新、智慧建管打造为重点,在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提升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形象。

一是以安全文明工地为抓手,打造水利新名片。在持续抓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总体要求,注重水利工程实体质量和外观形象的打造,以水利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评选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现场施工行为,鼓励工程各参建单位和建设者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推动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现“管理规范、施工有序、现场整洁、基础扎实、质量合格、工程安全”新局面,打造水利工程新名片,争取建设一处水利工程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是以完善工程建设规章制度为依托,探索建管模式创新。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出台《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晰各类水利工程市级和区县建设管理权限及建设管理程序。推动出台《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暂行办法》,从制度上对总承包模式予以规范,并在新建中小型水库项目中推行EPC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优化建设整体方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在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建设管理模式创新,指导技术力量、资金筹集确实存在困难的区县,考虑采取PMC等市场化模式,公开选择具备丰富建管经验的市场化代理法人或社会投资人来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

三是以BIM技术为核心,打造“智慧建管”新格局。2020年,重庆市水利局印发《关于推进BIM技术在全市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指导意见》(渝水〔2020〕73号),提出到2025年,实现重庆市所有新建大中型水库工程和调水工程全面应用BIM技术。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表达、可仿真模拟、信息集成及协同管理等特性,对工程投资、建设进度、实体质量、施工安全等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结合正在建设中的市级BIM技术建管平台,有效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逐步实现“智慧建管”的愿景。

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新的赶考之路,重庆水利人将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五水统筹”,持续推动重庆水网现代化建设。坚持把水利事业摆在发展大局、安全全局的重要位置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编制出台重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等水利规划,加快实施“一核·两网·百库·千川”发展战略,提速规划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的重庆水网,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水网重庆市水利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基于水环境的污染控制研究
代表议案编织安全“水网”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