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株洲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0-25李红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物流业融合发展制造业

摘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已成为共识,但各地产业结构差异等原因造成联动发展水平差异,株洲市制造业规模扩张,但物流业水平之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存在物流业发展滞后、物流业服务水平待提升及缺乏信息沟通等问题,亟需提升物流业服务能力、引导制造业物流外包及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

1 前言

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发布《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探索物流业制造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两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2021年8月,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湖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围绕创新融合、服务主体推动大件物流运输、装备制造业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共享等重点工程。根据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3105.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1%;同期工业实现增加值1437.5亿元,产业结构占比46.3%,同比增长4.9%。截止至2020年末,株洲市已培育了轨道交通、服饰产业两个规模过千亿的产业集群;2021年7月,株洲市发布《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陶瓷、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3个千亿产业群。综合株洲市现有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坚持工业发展为主线,依托重点产业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总量,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支撑轨道交通、服饰产业及其他培育产业,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进展

许多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认为两者具有促进作用,孙晓华、张竣喃和郑辉(2020)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检验营改增对制造业服务融合的影响,认为“营改增”实施之后试点地区的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与物流辅助的剥离效果非常明显;唐晓华、张欣钰和李阳(2018)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制造业生产效率水平,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两业”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顯著的促进影响。王潇和张梅(2021)研究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前者通过释放物流需求促进产业结构重塑、规模化发展,后者优质的服务水平可以提升制造业的内部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各地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作用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协同水平差异大,葛家怡、吴婷(2021)广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主要作业区域不协调、缺乏统一的联合评价体系与目标、“大而全、小而全”观念过强,建议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沟通机制、加快物流业发展等方式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升级;杨月锋和赖永波(2021)运用DEA模型从投入与产出角度,结合闽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相关指标数据分析“两业”系统关系,结构显示两者不存在协同关系,制造业发展未带动物流业增长,而物流业发展也未对制造业的增长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褚伟和张权(2020)运用DEA模型分析2010-2018年湖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性,认为“两业”发展未达到协同状态,制造业发展跟不上物流业发展,应加快信息技术在“两业”的应用、推动物流积极外包。龚瑞风(2020)对比东部发达省份及国外发达地区,湖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联动效应不明显、区域空间发展协同不够、物流业难以对接高端服务需求等问题,需要从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加以改进。

3株洲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问题

(1)物流产业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A级物流企业评估标准,截止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三十一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长株潭地区共有5A物流企业14家、株洲仅有两家,株洲5A物流企业数量占比14.28%;同期4A级以上物流企业共99家、株洲仅有9家,株洲4A以上物流企业数量占比10.59%,本土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轨道交通、服饰等千亿产业集群所需的物流服务需求。根据长株潭地区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长株潭地区经济总量17591.42亿元,株洲占比17.66%,相比长沙市与湘潭市的物流产业与经济总量,株洲市物流产业发展已经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株洲市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总量不匹配,亟需加速株洲市物流企业发展步伐、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响应制造业物流需求。

(2)物流服务能力滞后于企业需求

株洲市制造业体量大,拥有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具有广泛的物流业务需求,涵盖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动力等集群产业,供应环节物流具有准时化、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特征;在销售环节具有多样化等特征,轨道交通、风力发电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大件物流需求多,服饰、航空动力、汽车配套等产业物流需求呈现多、散、杂等特征,需要具有较高服务水平及能力的物流资源来适应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相对于现有4A以上物流企业少且5A物流企业业务社会程度低等现状,本土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做大做强一批适应多式联运、大件运输等业务场景的优质物流企业。

(3)缺乏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现有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均有自建的物流体系,且对外业务比例低,社会物流企业融入其体系相对较难,导致物流需求与外部供给衔接失衡。本土物流产业能力滞后,物流设施及服务共享程度低,物流信息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足,缺乏真正意义的物流园区,导致区域物流集约化、信息化程度低,难以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此外,由于缺乏物流平台或信息化建设不足,区域社会物流总额、物流总成本等数据统计相对滞后,难以量化物流业发展水平,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程度无法评价。

4株洲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议

(1)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能力

随着株洲市十四五规划及各产业集群提振计划出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供应及销售物流需求增加,本土物流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集约化、智能化物流趋势下,物流将是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物流企业需要具备更高标准的服务能力才能响应制造业物流需求。加速株洲市物流产业发展,从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物流体系标准化等方面引导物流业提升,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强化组织程度及整体效益,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间兼并重组与联合,从而提升株洲市物流业整体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

(2)引导制造企业物流外包

各地物流業与制造业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已经形成共识,并已出台众多引导、促进政策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提升社会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物流体系发展,缓解制造企业自建物流业态的不足,需要制造业企业释放物流需求,将有限资源集中于研发、制造等核心业务。在物流业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基础上,鼓励制造业将物流需求进行社会化采购,整合社会物流分散的仓储、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相关资源,实现制造业物流环节降本增效基础上带动本土物流企业发展

(3)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离不开物流信息传递,而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供需信息匹配、物流运力调配等功能,建设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制造业物流需求外包与物流业业务承接,实现需求、供应、企业之间的横向整合,有助于加速需求响应、提高需求匹配速度。通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完善社会化物流费用、成本、规模等指标统计,引导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展线上业务,规范物流企业运营与规模化发展,构建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提升本土物流企业服务水平。

总之,强化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制造企业物流业务社会化,搭建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推动“两业”联动发展,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共进,提升物流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需求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晓华、张竣喃、郑辉.“营改增”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吗[J].中国工业经济, 2020,389(08):7-25.

[2]唐晓华,张欣钰,李阳.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3):59-77.

[3]王潇,张梅.特色小镇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联动路径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未来与发展,2021,45(07):75-80.

[4]葛家怡,吴婷.广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升级研究[J].商业经济,2021(05):64- 66.

[5]杨月锋,赖永波.闽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09):10-17.

[6]褚伟,张权.基于DEA模型下湖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分析[J].物流科技,2020,43(12):95-98.

[7]龚瑞风.湖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04):73-79.

作者简介:李红芳(1986.05-),女,汉族,湖南株洲,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业融合发展制造业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