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研究

2021-10-25王欣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保护对策个人信息物联网

摘要:物联网技术在当前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汲取了海量的公民个人信息,并且集中的储存和处理。因此它虽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存在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从物联网概述入手,首先分析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然后重点探究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对策

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是一种互联网络,它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来获得相关的数据,并且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智能化的监管与控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逻辑层次,分别为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具体如图一所示。感知层处于体系的最底层,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连接,通过定位、传感器等技术完成信息的采集。网络层也被称为传输层,主要是完成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将感知层的数据上传到终端。应用层是根据各类数据的整理和汇总,借助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将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2 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公民的个人信息十分多样,主要包括姓名、性别、肖像、指纹、学历、兴趣爱好、购物、社交等多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些都已经进入到了物联网,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物联网本身的安全防护相对较弱,因此很可能受到入侵而造成信息泄露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物联网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被盗取和恶意使用,这不利于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从物联网本身来看,其感知层的信息威胁主要是因为各类感知设备处于露天的公共场所,并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可通过对传感器等进行破解而获得相应的信息。对于网络层而言,由于它是基于互联网进行传送的,因此各类病毒和恶意攻击也可能使信息泄露或者被恶意篡改。对于应用层而言,它是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因为它和用户的联系最为紧密,而且商业价值也最大。因此部分网络黑客会通过病毒等手段来盗取信息,严重威胁了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目前物联网已经深入到多个领域,而且采集的个人信息量也较大,如果不能科学的管理很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然而当下整个行业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善,相关的法律也存在一定的缺失,而且公民的安全意识也有待提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重点解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推动互联网的长期发展。

3 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3.1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

为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可从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入手,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首先对于感知层而言,可采取相应的物理安全防护机制,通过增加信号干擾、标签休眠等方式来实现物理保护。其次,还可采取密码保护和认证的机制,这样就能提高感知层的安全性。对于网络层而言,可引入网络节点身份认证,通过访问权限以及设备配置的认证来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当然,还可加强物联网安全检测和通信协议,增加秘钥。除此之外,还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于物联网的应用层而言,由于用户的数据高度集中,所以在云平台上可增加接口安全、数据备份、防火墙等措施,同时对于一些隐私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这样就能扰乱攻击者对信息的判断。当然,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安全防护还可引入区块链,实现数据的区域中心化,这样就能有效增强其防范攻击的能力,进而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

3.2管理层的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管理层而言,为了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这样就能为相关制度的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还要不断的增强行业自律,由于互联网采集信息是自发主动的,所以用户并不能收到明确的通知。所以在这方面企业必须自律,形成相关的行业规范,与法律制度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推动物联网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加强对互联网的管控,对于各类安全事件要高度重视,打破产业的壁垒,尽快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当然,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还离不开个人意识的提升,在这方面可加强宣传,引导公民在购买互联网产品时选择安全性更好的品牌,同时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这样才能有效保护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

4 结语

物联网虽然推动了万物互联,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物联网也存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这是因为物联网发展的时间还较短,因此相应的保护体系并不完善,一方面很容易受到恶意的攻击,另一方面也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针对这一方面,本文从物联网关键技术和管理层两个方面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护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曹美荣,张辉.物联网环境下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9):19-21.

[2]高宇,李莉,张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5):208-210.

[3]郎芳.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拓宽企业改革路径——评《民商法论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09):130.

[4]宋阳,张嵛,张志勇,张志刚.物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防范与保护措施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07):93-99.

作者简介:王欣 男,1973年10月出生 汉族,高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信息安全工程师,高级信息资源管理师;主要从事《网络安全与形势》、《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保护对策个人信息物联网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