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三江侗族建筑装饰彩绘研究

2021-10-25马琪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侗族建筑装饰

马琪真

摘要:建筑装饰是建筑“活的灵魂”,是建筑的重要部分之一。侗族建筑作为广西三江县内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有庞大丰富的建筑群体。本文主要内容以侗族建筑装饰彩绘图案为主,从探究形成建筑装饰的各方面要素入手,对建筑上彩绘的题材、色彩、形式等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侗族建筑装饰彩绘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进而探索侗族建筑装饰彩绘图案中体现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使侗族的建筑艺术在新时代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侗族;建筑装饰;彩绘图案

一.三江侗族建筑装饰的形成要素

1.自然地理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的交界处,凭借复杂多变的地貌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侗族族民傍山而居、以水为伴,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使侗族人民在此地居住下来,也因其常年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及山高谷深的地貌特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粮食作物。同时,侗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建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木构建筑,并为建筑装饰图案提供了天然的选题素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文化。

2.人文思想因素

侗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劳动,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族民质朴、善良、热情向上的性格特征,实用、简洁、朴素的穿着风格,以及淡雅、庄重、简朴的审美方式,构成了侗族与大自然和谐、融洽的生存态势。这也与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基本契合,展现出和谐共生的发展形式,对侗族传统木构建筑与装饰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侗族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中所选取的植物、动物、自然景物等装饰元素,是侗族人民敬畏大自然、期盼美好生活的体现,形成了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并回报自然的人文思想。

二.三江侗族建筑装饰彩绘的艺术形式

建筑装饰彩绘一般出现在侗族的公共建筑上,如鼓楼、风雨桥、凉亭、寨门、祠堂等,其绘画风格没有墨守成规的等级要求,也没有统一的画法和创作手法,基本反映的内容是侗族族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民俗民间活动、宗教信仰以及日常所接触的人或物等,也展现出侗族人民自由向上、热爱生活、善良朴实的形象。同时,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彩绘图案基本以平面形式绘画在檐板上,包括檐椽、角椽和飞椽上也会出现绘画性的装饰彩绘。

1.彩绘图案的题材类型

1.1 原始图腾崇拜

侗族对于原始图腾的崇拜与对大自然的崇拜密切相关,需认真感受大自然赠予人类的东西,让人类与大自然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重视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侗族人民生活在炎热潮湿多雨的地方,形成了他们对大自然过度依赖的习惯,使大自然在发生灾害和不利情况时,人们就会深入与神话等传说的联系,产生迷信崇拜的思想。

侗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之情十分浓烈,“救太阳”、“射太阳”等不同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使族民对太阳产生了无尽崇拜,希望得到太阳的滋养,受到神灵的庇佑。除了太阳的滋养,月亮也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这与侗族族民的女性崇拜相关联,“萨”是侗族族民心中善良、温和的女神形象,作为族民的祖先,人们祈愿祖先的保佑,而这种温和、安详的女性形象与月亮的精神相契合,承载了侗族族民最原始的生命情感。建筑上描绘的“萨岁”女神就是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并希望一直保持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

1.2 日常生活描述

生活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生活中发生的所有场景都可作为彩绘图案进行描述,也是侗族人民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将日常生活场景描绘在建筑的各个部件上,使建筑也被赋予了侗族人民生活的“灵魂”,让侗族建筑“活”了起来。日常生活题材刻画了侗族人民生活中的点滴场景,其中以生活劳动为主题的场景居多,如田间劳作、劳动趣闻、采茶、纺纱织布等,真实反映了侗族寨子里的生活画面,因而侗族族民热爱生活、勤劳朴实、自给自足的生活琐碎画面极大的丰富了彩绘图案的装饰内容。

1.3 民俗民间活动

侗族人民的娱乐生活十分丰富,宗教活动、节日庆典、婚嫁仪式、舞蹈表演、男女对歌等活动展现出族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达到精神的放松和宣泄。在重大节日时,族内会举办众多民俗民间活动,其活动针对不同的特色节日内容也大不相同,其中非常有名的“斗鸡”、“斗牛”的活动,众多族民都会参与其中,这种生动有趣的场景为装饰彩绘提供了不少素材。而三江侗寨的建筑装饰彩绘图像中大多体现为婚嫁仪式、表达爱恋等民间活动场景,用欢庆、热闹的歌舞场面来表达年轻男女的情感。虽然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这种生动的图像甚至比文字描述更有说服力,更加还原需记录的场景。

2.彩绘图案

2.1 动物元素

侗族建筑装饰彩绘图案中動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物给侗族人民装饰彩绘提供了更多的素材。生活中的鸡、鸭、鱼、蝴蝶、虾、蟹等动物都经常出现在侗族建筑装饰彩绘图案上,以及龙、凤等神兽造型,也是常见的装饰图案,并在绘制过程中将动物形象抽象化,以形成侗族建筑中独特的动物形象彩绘装饰。侗族对龙的崇拜可追溯到古越时期,被视为本民族的保护神,甚至古越人将龙的图腾用紫黑色植物浆液刻在自己身上,以吓退凶猛的猛兽为目的来保护自己。而侗族人作为古越人的后代,将对龙图腾的崇拜传承下来,把龙以彩绘的形式刻在建筑上,也是人们表达崇拜之情的一种方式。而在侗族人的手里,龙的形象开始变得憨态可掬,不似汉族建筑上的龙更显威严、肃穆,并将多种姿态的龙如盘龙、卧龙、腾龙等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鱼的形象也是侗族人经常运用的动物造型,侗族生活的地方多为依山傍水之处,生活劳作也以稻田养鱼为主,因此侗族人民对鱼的崇拜也体现他们对生活居住环境中各个细节的观察。鱼在侗族人民心里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是保佑人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的吉祥之物。人们将鱼的形象夸张化,改造成龙头鱼身的样子,其造型面目狰狞,嘴巴张开的极大并露出尖利的牙齿,双目突兀且瞪似圆球,头部似龙长有角,身体似鱼有鳞片,是龙与鱼融合的新形象,这种新的形象在古代则被称为鸱吻。鸱吻这一神兽有避火、避雨消灾的含义,侗族世代居住在亲水的地方,又都是木构建筑,因此侗族人民将它看做辟邪之物,帮助他们消除灾害,保佑平安健康。三江侗寨许多建筑如平寨的普济桥、岩寨的合龙桥等都可看到简易、复杂或变形的鸱吻造型,或是真实还原鸱吻造型,也或者是只保留尾部部分的造型。

2.2 植物元素

在侗族建筑中广泛运用日常生活中提取的植物纹样进行装饰建筑,如我们熟悉的蕨菜、葫芦、杉树、花草等,都是常见的彩绘植物纹样。这些造型以单个个体为主,以二次连续等方式在建筑上重复、螺旋、连续、旋转等,具有艺术审美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葫芦是侗族人民常用的装饰图案,是具有辟邪作用的宝物,人们将葫芦的造型抽象化运用在建筑装饰上,且通常成对出现,经过改良侗族建筑上的葫芦已可加到九个,越来越高的葫芦雕塑也包含着侗族人民美好的愿望。三江侗寨中建筑上不仅葫芦造型的装饰很多,也有很多蕨菜的植物纹样装饰,人们将日常食用的蕨菜造型简易化处理,运用丰富的颜色画在建筑上进行装饰并整齐排列,可以看出侗族人民素材取之生活,用之生活的妙处。

2.3 几何元素

侗族使用的几何线条不止有直线和曲线,也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菱形等图形,包括一些不规则图形。三江侗族运用较多的几何图形主要是水纹、云钩、锯齿、八角花等,将使用的造型和线条进行几何式的变化,比如变成菱形样式的鱼图案,或是几何造型的花纹,使建筑看着灵活多变,线条简洁明朗。

三.侗族建筑装饰彩绘的民族文化与审美内涵

1.利用厚生的造物手段

侗族人是天生的“造物学家”,大到选址建寨子,当地建筑一般依山而建,吊脚楼的使用则是填补地面不平的缺陷,使其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并起到防湿防潮的作用,减少对山体的破坏而造成灾害性的山体滑坡等。这些巧妙且实用的建寨理念把地形环境、气候特点、自然现象等问题取长补短、运用自如,充分利用身边可用的一切,达到人们心中理性的生活环境,是侗族人民世代的生活智慧。

同时,这种物尽其用的造物方式也小到建筑和装饰。侗族人就地取材,使用天然的树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气候条件,在不破坏原本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成侗族人心目中独属本民族的建筑。而侗族人并不止于为居住而建住所,是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用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想来装饰他们的建筑,将生活中的人、事、物体现在建筑上,运用了他们所能运用的一切去发现和创造,充分体现利用厚生并善待其物的造物思想。

2.灵活运用的思维方式

侗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传袭了祖先优秀的品质与本领,创造出属于侗族的美好生活。而侗族人热情善良、朴实无华、敢作敢为的性格造就了他们灵活聪明的头脑,拥有创造的勇气才出现流传至今的木构建筑,善于思考且灵活的思维方式使侗族人手中的建筑不单单只是建筑,而是展现这一少数民族智慧的载体,赋予色彩丰富的彩绘装饰也不仅仅是建筑上的一个部分,而是侗族美好生活的体现。

建筑装饰彩绘艺术是一个有限的艺术形式,但侗族人民给予了其发展的无限可能。在建筑中有限的空间里,侗族人民将装饰艺术发揮到他们所能发挥的一切,不仅仅有以平面的手法展现内容丰富的彩绘图案,更有雕刻、泥塑、石瓦装饰构架等立体手法刻画他们的美好生活。因此,侗族人发散性的思维和灵活的运用方式表现在建筑装饰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并与其民族文化和历史息息相关,也展现侗族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之美。

3.自然朴拙的审美方式

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建筑建造方式都是很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而侗族也不例外。侗族的建筑体现的是侗族人民对当地特殊环境做出的本民族文化认知方式,将当地自然地理位置的劣势转化为优势,适合大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侗族人民自身的智慧使传统木构建筑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不可抗因素相适应。而这些实践基础也使侗族人民形成了本民族的审美方式,明白其需要走自然、古朴、和谐共生的审美道路。侗族装饰彩绘的绘画过程并不拘泥于其中的某一种形式或习惯,其使用大胆多样的绘画技巧,运用各不相同的绘画主题,达到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思维的和谐共生,也将侗族人民追求自然、朴拙、和谐的审美方式一直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张柏如.侗族建筑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杨永和、黄晓平.民间绝技,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

[3]王晓雪.侗族建筑词汇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4]曹万平.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5]陆清清.程阳侗寨建筑装饰细部及精神功能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6]石瑾颖.从侗族建筑看侗族图案艺术[J].艺术品鉴,2020,(5):25,45.

[7]蒋晓红.侗族传统建筑雕饰的艺术特征及应用[J].艺术品鉴,2020,(32):79-80.

资助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广西三江侗族建筑装饰彩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YCSW2021150)

猜你喜欢

侗族建筑装饰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谈谈侗族大歌的发展状况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