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胆将军丁盛

2021-10-25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5期
关键词:纵队敌人部队

丁盛17岁参加红军,经历过无数次战斗洗礼,战功卓著,是我军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勇将、战将、闯将、悍将,被林彪取外号“丁大胆”。作为开国少将及参与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多项战役、战争并取得重大战果军事指挥官,丁盛在新中国成立、国家统一和平稳定上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李晓玲

军职简历

丁盛(1913-1999),江西于都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班长、连指导员、团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科长,冀热察挺进军团政委,晋察冀军区教导2旅1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27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8纵24师师长,45军135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45军副军长、军长,54军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丁大胆”

丁盛,中等个头,话语不多,挺文静,浓眉下挺大的眼睛,目光也挺温和,枪声一响立刻变得炯炯有神,透出一股逼人的杀气。当年的老部下说他精明、果断,脑子快,决心硬,跟他打仗你就打吧,能学到好多真本事。

与梁兴初一样,也是“江西老表”的丁盛,1913年生于于都县新陂乡上水排村。兄弟姐妹七人,他最小,自然最受疼爱,不过那也不到10岁就要去放牛,外出打工,砍树放排。

1929年,朱毛红军从井冈山下来,路过丁盛家乡。第二年快收谷子的时候,红1纵队(纵队长林彪)来了,丁盛和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也没告诉家人,就跟红军走了。

参军就在连部当通信员,不久赶上第一次反“围剿”,待到第三次反“围剿”,就到团部当了旗官。

红军军团有团旗,就编制旗官。叫个“旗官”,其实还是个兵,却又不是个一般的兵。行军时扛着团旗,战斗中高擎红旗跟定团长,形影不离。旗进人进,旗退人退,红旗指引战斗,红旗飘到哪儿,全团官兵打到哪儿。

一次冲锋中,团长中弹牺牲了。丁盛毫不犹豫,高举红旗,奋勇向前,终于把红旗插到山头上。

战后,大家都说这一仗多亏旗官胆子大,旗子打得好。

从此得名“丁大胆”。

長征途中攻打娄山关,丁盛率连扑关,首先撕开口子,又一口气打到乌江江边。毛泽东看得高兴,问彭德怀冲在前面的那个连的连长叫什么名字,彭德怀说只知道指导员外号“丁大胆”。毛泽东笑着说:“晓得,晓得,就是那个旗子打得蛮好的小老表嘛。”

“游击师”出手不凡

第三次反“围剿”后,丁盛被调到红四军政治部当通信员,1932年又调到红军总政治部当通信班长,经常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送信。第四次反“围剿”时,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负伤,由他负责照料,闲来没事王稼祥就教他学文化。见他学习勤奋,进步神速,王稼祥愈发喜欢这个小鬼,就介绍他去公略中学学习。

1944年初,丁盛是晋察冀军区教导2旅(旅长黄永胜、政委邓华)1团政委。当时团部只有他和一个参谋长,还有个总支书记,他是既当政委,又当团长。

1945年8月底(或9月初),丁盛率1团从张家口出发,经宣化、承德到达锦州,已是10月中旬。当时锦州部队很多,由1团和从冀中来的一个团,还有新组建的一个团,编成27旅,部署在锦州西部地区。

1946年12月,敌93军一个营从凌源县赶来,准备袭击已改称热辽纵队的27旅。纵队部驻在建昌县姚路沟,正巧离开了,敌人扑了空。丁盛指挥部队将姚路沟四面包围,再一寻思,又网开一面。敌人是美式装备,火力猛,强攻硬打伤亡大,援敌上来就吃亏了。留一口子,打溃军,冲上去近战,一会儿就结束战斗了。

接着又南进绥中,全歼12师一个营。

1947年7月底,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在赤峰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8月成立8纵,丁盛被任命为24师师长。

会没开完,敌人来了,两个师。这时,蒋介石在东北换将,以陈诚取代杜聿明。陈诚上任,首先要打通锦州至山海关这段铁路线。会不开了,马上回去打仗。24师的任务,是与配属的22师66团,消灭从绥中出来的暂50师两个团。

侦察报告,敌在凌源县六道沟。丁盛率师部急急奔往六道沟附近的梨树沟门,准备在那里开设指挥所。黑灯瞎火的刚进去,就见闹哄哄的都是戴钢盔的敌人。丁盛倒吸一口凉气,退出来,命令号兵用号音调来部队,迅速将敌割裂、合围。一场激战,首先集中三个团的兵力吃掉一个团,又将另一个团大部歼灭。

另一路从锦州出来的暂20师,也被8纵主力歼灭大部。

9月17日,陈诚又从锦州派出49军的两个师,一心要打通这段铁路。

这回,24师被用作预备队。

9月19日下午,49军进至杨杖子时,被8纵主力和独1师包围。

49军是不久前从江苏调来的,在秦皇岛下船时,官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此时东北已是深秋,明显不适应天气,却也挺顽强。外围阵地被攻占后,利用山头和当地工矿企业坚固建筑顽抗,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多次实施反冲锋。

9月22日中午,24师投入战斗。

71团被纵队派去警戒、打援了,丁盛手里只有两个团。70团为1梯队,1营先上,拿下敌人阵地后,2营再上去打纵深,3营接着2营继续往前攻。每支都是生力军。1梯队用完了,2梯队72团再上。“丁大胆”也没有指挥所,先是跟着1梯队往前攻,然后跟着2梯队往上冲,占领一处巩固一处,一股劲地挤压敌人,让敌人没有喘息的工夫。

49军指挥所设在黑鱼沟。纵队配给24师一门山炮,有30发炮弹,丁盛命令都向黑鱼沟砸过去。

敌人本来已经不行了,指挥所再被一顿炮击拿下来,就彻底垮了,丁盛命令各师就开始追击抓俘虏了。

战后总结,8纵政委刘道生说:“丁盛,你这个‘游击师不简单呀,上去就拿下来了。”

天津战役:战旗都打烂了

攻打天津,各纵师向集结地域开进。丁盛和政委韦祖珍在纵队受领任务后,坐车追赶部队。

1纵、2纵由西向东攻,7纵、8纵由东向西攻。24师的任务,是与22师并肩突破民权门,然后向纵深发展,与1纵、2纵会师金汤桥。

任务明确,敌情清楚,沿途堡垒、工事,以及可以用作堡垒的坚固建筑,已在地图上背得烂熟于心。

炮火准备一小时后,部队就上去了。

首先是开辟通道,炸开鹿砦、铁丝网。百余米距离,一个上、一个下地接力,爆破筒、炸药包,一炸十几米,跟平时演习似的,只一个人轻伤。硝烟未散,70团1营尖刀连就冲上去了。

这时,纵队和师属炮兵还在射击,摧毁前沿工事,压制敌人炮火。尖刀连攻上去了,这炮就不好打了。这工夫,后续部队应该立即冲上去,可营长犹豫了一下,部队就被隔断了,封在里面了。

天津攻坚战,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丁盛着急的了。他立即要求炮兵延伸火力,70团往上攻,71团也从左翼突击。看到红旗插上突破口,再把预备队72团放了出去。

8纵主力都是从24师撕开的口子进去的。

插上突破口那面战旗,又飘向城里。战斗结束,枪打火烧,已经破烂得没个模样了。

点了白崇禧的死穴

1949年9月13日,衡宝战役拉开序幕。

遵照毛泽东“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西路四野十三兵团的38军、39军,从常德、桃源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之路。东路二野四兵团的13军、14军、15军,和四野十五兵团的43军、44军,在湘粤边境向广东挺进,切断余汉谋海上退路,然后挺进广西。10月2日,兵力强大的中路军兵分三路,向衡宝地区桂军发起攻击。白崇禧环视左右,发现形势不利,遂调集13个师于衡宝一线,企图反击,挽回颓势。

10月4日23时,林彪电令中路十二兵团各部“现地停止待命,严整战备,以俟我兵力之集中”。

就是这封电报,让45军135师(原8纵24师)突然从林彪的视野中消失了,又突然在敌后出现了。

第二天下午,接到135师的电报,林彪立刻在地图上寻到135师的位置。好家伙,这个135师一昼夜行军80公里,从衡阳西北的金兰越过衡寶公路,钻到敌人重兵设防的敌后,前卫团已进至佘田桥正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了。

林彪立即电令:

丁韦并45军十二兵团首长:

5日14时电悉

(一)你师明日上午应在现地休息和待命准备下午向湘桂路前进于6号12时左右突然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翻毁铁路

(二)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

(三)目前敌人甚空虚你们需采取机动灵活的独立行动袭击小敌截击退敌

林邓谭萧赵

5日18时半

原计划中路军的中路45军135师的任务,是越过衡(阳)宝(庆)(宝庆即今邵阳)公路直插洪桥,断敌退路。

洪桥是衡阳至桂林铁路线上的一个较大车站,占领洪桥,白崇禧的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和在湖南的部队,就难以撤退广西,只有在湖南境内被迫决战了。

丁盛下令精简人员并轻装。病号留下,师团机关勤杂人员留下,机关干部能留下就留下。师文工队女兵多,都留下。师山炮营只去一个连,但要多带炮弹,一门炮当两门用。

2日出发,3日右翼的41军打响,枪炮声很激烈,山野间能看到桂军向那边运动。前卫403团报告,路边沟里有一所敌人医院。那是手到擒来的肥肉。丁盛:“说不管它,咱们的任务是穿插,最要紧的是时间、速度,不能因小失大。”

4日行军百余里,也未休息。5日中午,师部进至灵官殿,后卫部队也都过了衡宝公路,即开始架设电台。

自三下江南开始,各部行军休息第一件事是架设电台,报告所在位置。团报师,师报军(纵队),军(纵队)再报兵团、总部。这回开机就听到军里焦灼万分地呼叫,在依然很热的湘南10月的中午,“丁大胆”也不由得惊出些微冷汗。

得知情势突变后的第一个命令,是各团和师直属队立即抢占附近的制高点,并派出侦察、警戒,监视敌人,严防不测。

战前动员,丁盛讲要准备两面作战、三面受敌,随时准备打硬仗、恶仗,因为我们是尖刀师。没想到这一刀捅得这么深远,中路军各部都接到命令,在衡宝公路以北停止待命了,唯独135师依然依照原计划且动作神速地挺进。

孤悬敌后,四面受敌,随时可能发生不测,而机会也正孕育在这种险境之中。

6日晨,天蒙蒙亮,部队吃罢早饭,集合队伍正待出发,突然从孙家湾405团驻地传来激烈的枪炮声。

这时,敌人已经发现插到身后的这支部队,而这时机会对于对弈的双方都是平等的。135师在给白崇禧造成极大的威胁的同时,也给他提供了吃掉这支部队的机会,而且此前他也一直在寻求这样的机会。

上来的是7军的一个营。丁盛命令405团不得恋战,一个反击压下去,将敌人撵出几里地,继续赶路,奔洪桥。

丁盛让参谋长刘江亭带403团,在左侧山里行进,他和韦祖珍率主力沿另一山路前进。南方山路容不下两人并行,一个师1路纵队拖出十多里,从灵官殿到洪桥近百里,一旦被腰击,将首尾难顾。两路行进,可加快速度,又能互相依托、掩护,一路受阻,另一路仍能前进。更重要的是还能起疑兵作用。当时四野各军师都有代号,135师叫“模”字部队,敌人认为是林彪的模范部队过来了。一打起来,这边响枪,那边开炮,不知道共产党过来多少部队,就有些蒙。

先是左路打响,接着右路前方也出现敌人。7军171师、172师,48军138师、176师,全是桂系主力,正向135师扑来,恨不能将这个心腹之患一口吞掉。

这时,林彪来电,说:“你们处境困难,洪桥去不了了,可自己选择道路向西走,占领有利地势阻击敌人,我们已令西面部队向你靠拢。”

丁盛下令,向西奔黄土铺。

8日下午赶到严家庙时,前面一道山梁上,约一个营的敌人挥锹抡镐正在构筑工事。新翻的湿漉漉的红土,在满眼绿色中格外醒目。

前卫团请示打不打,丁盛上去看了看,吐出两个字:“不打。”

前卫变后队,绕过山梁上的敌人,由严家庙向西南翻一座大山,经由界岭至鹿门前的峡谷进至鹿门前,发现村前东北侧高地上,又有约一个营敌人在抢筑工事。

丁盛决定天黑后发起攻击,由405团消灭这股敌人。

405团已经展开了,丁盛突然下令撤回,指挥部队紧贴西山脚行进,摆脱敌人和身后峡谷,进至官家嘴一带相机行动。

前一个“不打”,是因为白天一时难以结束战斗,影响穿插行动。

后一个“打”,又“不打”,是因为405团投入战斗,师直和404团就要窝在身后峡谷里。丁盛判断,此时南撤的7军主力,可能正从界岭方向压下来,两相夹击,135师将立刻陷入进退维谷境地。

又一次被他料中了。

9日拂晓,135师进至鹿门前西北官家嘴一带,接到林彪电令,说敌人正向鹿门前一带撤退,135师就地选择地势,占领阵地,堵击敌人。

左路403团失去联系,这时丁盛手里只有两个团,404团在界岭、鹿门前阻击敌人,405团到黄土铺构筑第二道防线。

下午3时,405团团长韦统泰和政委荆健,带营以上干部到沙木冲牛形山上看地形。刚上到半山腰,就见从鹿门前到双合亭十多里山路上,全是敌人,正在行进中。20倍望远镜里,清一色大裤子,全是美式武器。当时就想到是7军,却没想到是军部。

参加北伐的八个军,最能打的是广东的四军和广西的7军,人称“铁四军”“钢七军”。广东钱多,装备好,广西最穷,这就愈发突出了7军的特色,勇猛、强悍,敢拼刺刀,能打硬仗,是新桂系的起家部队,白崇禧的眼珠子、心尖子、命根子。

丁盛当即决定突袭、急袭,三个营九个连全放出去,不留预备队。

3营吃了块“豆腐”,冲进了7军卫生营。2营攻击的是172师后尾一个团,有得一打。1营碰上了钉子,是军直警卫营、工兵营、炮兵营和通信营,除通信营外都很强,炮兵营没炮了,全是轻武器。最难啃的是警卫营,大都是七八年的老兵,清一色冲锋枪,每人还有支驳壳枪,狂傲得很,连续七次反冲锋。有的负伤倒地被按那儿了,也不投降,叫骂着跟你厮打。

战至第二天拂晓,将敌全歼,又赶到鹿门前助战。

404团在鹿门前撞上了7军172师(欠一个团)。404团控制了鹿门前西侧高地,当晚又攻占东侧高地,将敌压憋在北边峡谷中。敌人深知情势不利,纷纷奔向井冲山,刚爬上半腰就被打了下来。

井沖山是那一带最高的山,若被敌人占了,一时半会还真不大好办,伤亡也小不了。问题是那上面并未部署部队呀?原来左路403团电台坏了,与师主力失去联络,两天两夜没合眼,一路打到井头冲。听鹿门前、黄土铺一带枪炮声响成一锅粥,判断是师主力与敌激战,就奔了过来,并首先抢占了井冲山,关键时刻出了奇兵。

7军军部、172师被歼,7军171师和48军138师、176师,被迫向东南方向逃窜,又被40军119师在杨家桥堵了个正着。

衡宝战役的意义,不在于消灭了多少敌人,而在于解放战争中从未遭受重创的桂系,被打掉4个精锐师,被彻底打垮了士气。

正如7军副军长凌云上所云:“这两个军被消灭后,白崇禧逃桂的残部虽号称30万,均闻风丧胆,一与解放军接触,即土崩瓦解。所以解放军入桂后,如秋风扫落叶般,在很短时间内即将白崇禧的部队全数消灭,新桂系随之完蛋。”

猜你喜欢

纵队敌人部队
俄部队军演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儿在部队又立功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