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与创新研究

2021-10-25李陆一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链制造业

李陆一

(赤峰市工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中心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1 引言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条中,从芯片研究、研发销售,再到软件信息服务,各个环节都要发挥其实际作用,从而建构完整的控制体系,以保证产业内、产业间以及区域内发展的平衡。

2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基本结构

目前,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横向外延式发展模式、纵向内涵式发展模式以及复合属性发展模式,见表1。

表1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模式

2.1 横向外延式发展模式

若是从横向发展要素的属性分析,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横向外延式发展体系中,要将芯片/元器件产商、组件厂商以及整机厂商作为关键节点,从而形成统一的应用模式[1]。

但是,尽管组件厂商和整机厂商具有一定社会性附加价值,却存在研发和创新设计能力一般的问题,也是发展模式中的瓶颈。以赤峰市为例,赤峰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拓佳电子产业园、恩沃科技产业园为代表,其中的拓佳电子产业园、恩沃科技产业园均为典型的组装式生产基地,研发主要由位于深圳等地的母公司完成,本地的生产基地不承担或承担较少的研发项目,产品附加值偏低。

2.2 纵向内涵式发展模式

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研发设计厂商、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商、信息设备的制造商、相关项目的营销商以及最终的消费者,这5个基础节点构成纵向产业链。尽管链条较为完整,但是存在各个节点发展能力和产业应用体系不均衡的问题,其中,信息设备制造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这就使得产业利润率明显降低。与此同时,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协同能力还有待优化。

2.3 复合属性发展模式

复合属性发展模式就是将纵向内涵式发展模式和横向外延式发展模式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企业-产业价值链的升级,建构更加全面的发展网络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复合属性发展模式的应用价值,就要在强化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市场性附加价值属性,从而促进综合产业升级进步[2]。

3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进程

3.1 演化规律

(1)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有序性演化。要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能实现有序和无序的平衡,为整个系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一旦耗散结构形成,系统就会出现部分有序的趋势,此时,为了维持平衡态,就要实现对无序内容的升级和创新,从而实现无序向有序的跃迁,为演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2)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演化路径。在整个产业链演化布局中,会从一种基础形态突变为其他形态,此时,若是在突变的临界点上,则会面对诸多可能状态,也就为产业链多元演化提供了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出现产业分支选择时,要从诱导破缺选择和自发破缺选择中完成。而分叉点转变为稳定分支的过程中,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自组织特性作用等都具有一定作用[3]。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占比较大,特别表现在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方面。

(3)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阶段。①萌芽阶段,是企业数量的聚集阶段,正是因为聚集作用,使得投入品产生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因为原料、设备供应商的进入提供了市场空间。②形成阶段,是在聚集效应后产业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在产业链逐步形成的同时,实现产业链内各个成员联动组织。③成长阶段,在完成协作模式的同时,匹配信息流、资金流等,建构完整的应用体系。④成熟阶段,说明聚集效应已经为整体发展框架提供了较为充沛的动力,并且正面效应、负面效应都逐渐显示出来,这也使得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⑤衰退阶段,主要是指聚集作用超出市场的负荷,使得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产业链演化动力也被削弱,整体产业链发展模式将进入到新的循环周期内。

除此之外,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过程还会受到生态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为此,要秉持节能降耗以及资源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科学演进的水平。在全面分析对应影响因素后,绘制演化曲线图(见图1)。其中,X轴代表了市场驱动动因、Y轴代表价值动因、Z轴代表自组织动因,对角线就是整体产业演化进程中的知识创新水平,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说明在环境因素中,知识创新水平依旧存在上下波动的趋势,要想更好地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就要进一步落实创新体系[4]。

图1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曲线示意图

3.2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

从2019年开始,全球经济负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受到地缘政治危机以及逆全球化倾向的影响,世界性经济博弈也越发突出,这就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抑制作用。尽管如此,我国电子产品无论是产值还是市场占比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据相关数据可知,2019年我国电子产品产值为7 529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2.8%,对应的电子产品市场规律为5 147亿美元,下滑1.4%。

(1)计算机行业。2019年,我国计算机制造业营业收入相较于2018年同比增长3.9%、利润增长6.2%,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若是从竞争格局的层面分析,美国苹果公司凭借iPad在出货量方面稳居榜首,占据市场份额为38.2%,我国华为公司出货量同比增长17%,占据市场份额32.9%。

(2)通信行业。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呈现出整体平稳的增长趋势,在2019年,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为4.3%,利润增长27.9%。其中,手机产量17.01亿部、程控交换机产量790.5万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4.9亿信道,并且针对5G技术实现手机出货量超1 000万部[5]。

(3)集成电路行业。我国在2019年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实现销售额超7 500亿元的目标,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尽管上半年集成电路产业增速放缓,但是在下半年有望恢复发展动力,并且在新兴领域内无论是产能还是生产线建成投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整体结构内各个节点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要进一步维持创新控制机制,从而提升产业链平衡效果[6]。

4 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

4.1 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链创新方案

在生产和贸易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要结合不同区域分布要点落实协同发展管理机制,从而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应用效果。

一方面,要从视角层面创新控制机制,确保能真正提升信息化战略发展水平,维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管理效果,保证全球价值链视觉思考模式的最优化。

另一方面,要匹配信息化和工业化应用价值,在吸取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市场模式实现管理和技术层面的再创新,匹配综合管理效率,维持精准定位的管理效率。

4.2 可持续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链创新方案

为了提升当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市场价值,要整合经济类型和管理控制标准,完善循环经济内容的同时,将技术创新作为手段,匹配经济合理性管理原则,提升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的同时,将经济元素、社会元素以及生态元素作为关键,维持综合平衡模式[7]。

(1)要结合循环经济理念构建更加完整的闭合态、高效性电子信息制造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维持多元因素和节点的平衡,并实现经济可增长目标。

(2)要积极整合产业元素和市场元素,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维持人与自然物质能量交换平衡的管控机制,并最大程度上匹配规律化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助力。

4.3 完善产业链“涨落”机制

一方面,要营造较好的运行环境,维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系统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在和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匹配适宜的能量流和信息流,维持无序平衡态,为产业链无序平衡态的管理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落实对应的政策扶持机制,要更好地平衡产业链就要配合使用强制性变迁力量,维持综合管控效果,向着有序、规范的组织形态演化,从而提升综合发展动力水平。

除此之外,要注重价值诉求,维持综合管控和产业集群体系化控制水平,全面提升工业体系各个环节的联动效果,优化升级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维持体系化建设水平,打造完整的应用框架,为产业实现多元发展创设良好的平台和空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其演化规律和模型要求,践行全面升级的管理平台,推进高层次发展进程,维持演化体系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协调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链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