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琴名作演奏探索》之《技巧》

2021-10-25胡亚蓓

钢琴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南希音阶和弦

文/ 胡亚蓓

《钢琴名作演奏探索》*是2016年引进出版的一套优秀的钢琴教程,共有六个级别,每一级别都包含《作品》和《技巧》两册。教材将具有深度的技巧学习与循序渐进的演奏曲目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学习此套教材,既可以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又可以接触到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家及代表作,还可以对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通过使用这套教材,笔者感到此套教材的技巧知识设计合理,为学习者提供了系统化的技巧培养方案,值得国内钢琴教材编写者借鉴。在下文中,笔者将对此教材中的《技巧》分册进行简要的分析与介绍。

一、《技巧》的教学分析

《技巧》包含基本键盘指法模式、练习曲、练习建议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各有特点。

1. 基本键盘指法模式

《技巧》介绍了基本键盘指法模式,即《作品》里出现的大调和小调所包含的五指模式、音阶、琶音、和弦与终止式等。这些指法模式可以当作学习者日常练习前的手指热身训练,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1)调性的安排。《作品》分册的调性安排是以五度关系和同名大小调的调性原则来构建的。第1册涉及的调最少,只有C调、G调、D调、A调、F调。随着教材难度的一步步加深,到第六册,全书涉及的调已包含:C调、G调、D调、A调、E调、F调、B调、E调。

每一个调都要同时练习与它同名的关系小调,以C调为例,既要弹C大调,也要弹c小调。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一次只学习一个调性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能更好地训练学生对大小调色彩的听觉敏感性。

表1

(2)音阶的练习。音阶的学习是钢琴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在六册《技巧》中,从第二册开始引入相关的练习,并在难度上逐步加深。

此套教材是从长度、方向、速度三个方面来训练音阶的弹奏技巧。首先是音阶长度的增加,从第二册中一个八度的音阶训练,到第三、四册两个八度的音阶,到第五册三个八度的音阶,最后到第六册四个八度的音阶。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音阶的弹奏技巧,同时不感到吃力。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后,其耐力和弹奏速度都能得到提升。其次是音阶方向的变化,第二、三册的音阶训练中,左右手都是同一个方向,进入第四册后,音阶训练难度加大,不光有左右手同向训练,还有左右手反向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使两只手的配合更加默契,手指更加的灵活。再次是音阶速度的增长,在第二、三册中,音阶弹奏还没有速度要求,进入第四册后,音阶的弹奏速度进一步加快。由四分音符为基本单位的音阶,到八分音符的音阶,到十六分音符的音阶。学习者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弹奏更加灵敏。

(3)和弦和终止式的练习。此套教材中和弦练习的引入,采取的是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同时练习的方式。例如第一册《技巧》中的三和弦,就是C大三和弦与c小三和弦先后练习,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调性的色彩与区别。

第五册的和弦练习很有特色,它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C大调原位三和弦,这里有C大调音阶各级音上构成的自然和弦,还有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第二部分是C大调分解和弦,它包括主、下属、属和弦,以及它们的第一、第二转位和弦。

熟悉终止式,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在本套教材中,除了终止式进行的基本练习外,还加入了不少巧思。例如:第三册《技巧》中,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终止式练习;第六册除了以上几种练习,还加入了阿尔贝蒂低音、半分解和弦模式的终止式练习。这种变化了形式的终止式练习,既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作品中织体的理解,又可以服务于钢琴伴奏,是非常好的训练。

和声的处理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写作技巧,也是对位、配器、曲式等其他作曲技法的基础。了解和声的知识,对于学习者理解音乐的构成,掌握即兴弹奏的技能,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套教程中的和弦和终止式练习,编排得十分科学。学习者如能按此套教材的顺序,踏实地练习,不但能提升弹奏技巧,还能对和声知识有所收获。

2.练习曲

练习曲是《技巧》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精心挑选并谱写了这些曲目,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培养对琴键的良好触感,掌握每一首曲目所必需的其他技巧。

以第二册为例,这本书里共有九首练习曲,由不同作曲家所谱写,每一首练习曲都有明确的训练目的。

表2

3.练习建议

《技巧》中对每一种演奏技巧的掌握都有细致的讲解,有的技巧甚至还配有图片。学习者如果能仔细阅读这些文字与图片,认真地在琴键上实践,一定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以持续连音触键为例,作者在谱例的下方提示:

(1)每个琴键都要按到底,手指指尖用力,手臂和指关节要放松。在“滚”到下一个音符的过程中去感受手指的连接。

(2)以慢速开始,之后逐渐加快。任何速度时都要保证每个音符具有饱满的音质。

又如,断音触键,作者同样提示:

(1)弹奏“断音弹跳”时,先用腕部的敲击动作以慢速弹奏(腕部断音动作)。

(2)把每个手指向手掌方向拉回,手腕可以弹起(手指断音动作)。

(3)逐渐加快速度,速度越快,手指动作越小。

六册《技巧》中涉及的演奏技巧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一种技巧都有详尽的方法讲解。以下是笔者对书中主要技巧的归纳。

这六册《技巧》内容丰富,可以看作一本全面的演奏指南。老师与钢琴学习者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技巧和训练方法。

二、《技巧》的教学理念

1.技巧的大量练习是演奏者必备的能力

《钢琴名作演奏探索》的作者南希·巴克斯女士在“致教师”中提道:“不论是运动员,还是钢琴家,技巧都是必须掌握的能力。为了在各自的领域中获得成功,学习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直到其具备一种机械记忆,而除了大量的反复练习外没有更好的方法。然后,学习者就可以在表演中充分发挥这种机械记忆的技艺。”

学习者就好比坐在钢琴前的运动员,他们应掌握许多演奏技巧,否则不可能弹奏出音乐。《技巧》将使学习者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这将帮助他们在演奏任何级别的曲目时都如鱼得水。

2.每日基本功的三个技术模块

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曲目,要想练就扎实的演奏技巧的,以下三个技术模块是每日基本功练习所不可缺少的:在钢琴前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注意琴键上指尖的平衡、手与臂的协调运动。

随着学习者的逐步掌握,教师应该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要求。

3.《技巧》与《作品》的配合

教师既可以配合使用《作品》和《技巧》里相互对应的部分进行教学,令其相辅相成,也可以首先一口气完成《技巧》,从而让学习者对演奏技巧有一个整体性把握。

4.技巧与音乐灵感结合的弹奏方法

运动员和钢琴家都需要练习技巧。这两个领域都需要持之以恒地练习,之后才能在实际运用中驾轻就熟。熟练的技巧在运用时应该能达到毫不费力的程度(钢琴家在弹奏中绝不应感觉到费力)。《钢琴名作演奏探索》系列提供了身体动作与情感感受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励学习者尝试不同肌肉运动的方法,让他们发掘自己得心应手的演奏方式。

钢琴演奏技巧是我们钢琴教学的重心。教什么?怎么教?都是我们教师长久以来不断耕耘探索的领域。南希·巴克斯女士的《技巧》不仅教学生如何弹,而且教学生如何理解作品,如何将技巧与音乐灵感相结合;对技巧的学习,不仅告诉学生技巧的内容,而且提供细腻的讲解与图片帮助学生体会与掌握;为学习者提供的系统化技巧培养方案。这些宝贵的经验与实践,都是值得我们国内钢琴从业者学习的!

注 释:

*南希·巴克斯(Nancy Bachus)在大学教授钢琴演奏和理论学科已有25年的时间。她毕业于伊斯曼音乐学院,师从钢琴家尤金·李斯特(Eugene List)和钢琴伴奏家布鲁克斯·史密斯(Brooks Smith),是首批纽约城(分别在广播城、林肯中心和卡耐基中心举行)和白宫“合奏音乐会”的演奏家之一。作为美国音乐教师协会(MTNA)的资深教师,南希目前在俄亥俄州的哈德逊拥有一间独立的钢琴教室。

至今,南希·巴克斯在中国出版的教材有两套:一套是《钢琴名作演奏指导》(套装版,共四册,2008年);另一套是《钢琴名作演奏探索》(套装版,共十二册,2016年)。这两套教材都具有南希·巴克斯的写作特点,即将演奏技巧、音乐知识和时代背景融为一体,是拥有广阔视野和文化素养类的综合性钢琴教材。

猜你喜欢

南希音阶和弦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第二个奇迹
第二个奇迹
南希·里根:1921~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