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兴邦 大国担当

2021-10-23鄢文玉

小康 2021年29期
关键词:典籍传统文化

鄢文玉

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档以传统文化和普及介绍中国典籍为内容的,全新的电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尚书》、《论语》、《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史记》、《诗经》、《楚辞》《孙子兵法》等经典,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讲述这些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著作、流传、发扬过程中动人的中国故事。

节目播出在观众中产生巨大反响,在文化界也引发了诸多思考。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在给予《典籍里的中国》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我们鼓励国产综艺节目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鼓励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褒奖节目强烈的稀缺性、创造性和强大的引领力,让《典籍里的中国》典脱颖而出。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三次撰文评论该节目,认为这档电视节目以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直指人心,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一文中表示: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的人爱上典籍,自觉地传承中华的灿烂文化。

事实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推出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不止《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档。《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海报里的英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特别节目》、《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等一系列作品,都是挖掘利用历史中的经典创作的电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观众重燃对中国文物的崇敬和热爱,将中国人的匠心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描绘出以中国传统为亮点的大国气象。《中国诗词大会》雕琢出青年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美学认知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文化。《海报里的英雄》通过10张海报,20个故事,让观众跟随知名演员的代入,重温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这些作品都力图让历史映照现实,成就今天“文化综艺节目”的价值观载体——传承中华文明,传递文化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播出画面。

这样的一系列节目尽管历史沉淀较为深厚,但一经推出就成为新媒体端看节目的年轻人爱不释手的作品,同时成为媒体热议的一个文化属性话题,其实并不是偶然。在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新媒体和短视频变革的挑战中,如何能够重塑大屏幕角色位置?哪些元素能够让作品既经得住时间推敲,又能被市场叫好?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艺术作品的仪式感和模式感

我们在大屏幕上曾经流行花重金购买欧美和韩国节目模式,然后在这些进口模式中套用本地明星作为拍摄内容,如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近年大力发展的一些综艺节目,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路径。不能否认在综艺节目模式探索初期,这是一种风格化和收益化保障的有效手段。但在视频海量的当下,单纯模仿的模式化作品,艺术生命力相当脆弱。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適合中国观众的创新模式?什么才能引发大众深层次和“同理心”和社会时代记忆?我们的电视文艺创作人员只有理清这一文化命题,才能在具体的节目创作中打造出扎扎实实的节目模式,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先照搬模式,但忘了为什么出发。

而在文中提到的这些传统文化节目,都有比较厚实的内容底蕴和文化使命感,同时又具备相当的现代模式创作和传播的实力。比如《典籍里的中国》,文明沃土中富含典籍和思想智慧,但如何才能挖掘其中传承的故事冲击力,如何解读和代入,在观感中产生震撼的力量?这就需要研发精美的仪式感并形成最终的模式。这个节目在形态上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节目中的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带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

正是在这样时尚、唯美、现代的节目模式下,年轻人开启追剧式围观中国经典故事,粉丝式致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舞台作品的美感和空间设计为内容的反转服务

一档电视节目要抓住受众,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艺术作品规律:作品呈现必须做到唯美、惊艳。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作为唯美的外衣,创新设计了270度的立体舞台。营造出双舞台、时空长廊等多空间沉浸式的故事讲述场。这里着重论述一下讲述场的搭建:一档60分钟以上的节目往往承担多项内容、形式、功能,设置反差是增加作品承载张力的捷径。比如真人秀《变形计》、《卧底老板》、《城市梦想》,都是典型的角色反差设计。演播室节目则可以更加唯美和创造性地打造这一形态。《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舞台设计的时空长廊让“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名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市如何传千年之经典。” (引述自高晓红发表在《光华锐评》中的文章《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一创新形态,将厚重的文化题材转化成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穿越式的对话,全新串联了书中的故事,将纵横穿越数千年的精彩浓缩到沉浸式的舞台上。

形式唯美是外衣,文化内容是骨架

强视觉冲击和炫丽的外表虽然能够引来观众的惊鸿一瞥,但是要保持节目持续的生命力必须有扎实的骨架。所谓文化属性的节目,是要用创新的方式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化密码。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魅力,用行业标杆的精品来引领受众的需求。《典籍里的中国》梳理中华文脉,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

猜你喜欢

典籍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