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四会用“生态坚守”做透绿色文章

2021-10-23张玉荣王中一

小康 2021年29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发展

张玉荣 王中一

四会,这座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方的山水之城、岭南古郡,近年来,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全力构建“一核一轴一廊”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主阵地,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四会扎实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在增绿提质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色道路。

如今,“绿”已成为四会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久久为功,必有回响!近年来,四会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县)”等国家级“绿色名片”。2020年,四会市以全省总分第一成绩,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获“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2020年美丽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称号。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四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四会市榜上有名。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四会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为先、产业融合、盘活资源”为特色的新路子。

走在四会市区街道,路面平整宽阔,葱葱绿树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居民楼与商业楼协调规整,宜居宜业氛围浓厚。漫步古邑碧道画廊,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田野水稻成片,池塘周边芳草萋萋、花团锦簇,放眼望去古寺在云山雾海中若隐若现,成群的白鹭在林间水面翩翩起舞,一幅闲适恬淡的生态美景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招商引资聚焦环保考核 绿色发展实现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其对于招商引资与提高市民幸福感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四会市全方位提升环境质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抓好源头防控,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市所有水源地水质均达到优良以上等级,水质达标率100%。2018年以来,四会市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在空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四会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8%,较2018年(81%)提高了14.8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从2018年的290天,增加至2020年的338天。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局长李克对《小康》记者说,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局深有体会,企业在选择入驻地区时会充分考虑当地的空气与水质条件,而四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会重点关注企业的生产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是否匹配当地的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

四会市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在增绿提质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色道路。图/ 郑建华

“环保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考核标准,不达标项目就不能上马。”李克介绍,四会市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健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环境监管格局,同时加快推进各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市、镇、村”三级网格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搭建三级监管体系;实行能源消费强度与消费总量双控制,加强节能责任考核,将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分解下达至各镇街、工业园区,相关节能工作均完成肇庆市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任务,节能考核成绩位于肇庆市前列。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对百姓生活福祉的追求。近年来,四会不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加強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经济绿色发展,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积极弘扬生态文化。目前,四会全市境内河湖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四会辖区内河流累计653公里,121条河流,落实9位县级河长,105位镇级河长,132位村级河长,实现辖区河流和三级河长全覆盖。水利清淤工作获省水利厅表扬,并在全省推广工作经验。

坚守绿色发展永不止步。当前,四会市正以加快打造“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主阵地和肇庆幸福产业集聚带新引擎”为主攻方向,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数字设备赋能渔业养殖 生态经济转换发展动能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四会市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加强环境整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同步提升,百姓富、生态美实现统一。

大沙镇是四会的养殖重镇,是全国菜篮子的供应镇。大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斯东对《小康》记者说,“在生猪养殖整治之前,四会每年向外地供应的生猪量达100多万头,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大沙镇。多年来,饲养生猪为养殖户带来可观收入,但粗放饲养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此,大沙镇对环保不达标、无证的生猪养殖场进行集中清理,开展清淤、清浮游生物、清垃圾的水污染治理,打通了整个大沙水系,使水更清更畅,极大改善了人居及水产养殖环境。

今年以来,大沙镇着重推广水产智能养殖,现已安装智能化养殖设备348套、养殖高位池146个。村民通过高位池养殖的方法对鱼苗进行驯化,有效提高了鱼苗存活率。同时,数字化养殖设备让村民足不出户了解鱼塘内相关数据变化,极大提高了水产养殖的管理效率。大沙镇在转换经济发展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