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要点

2021-10-23杨振明

黑龙江水产 2021年5期
关键词:清塘白鱼鱼种

杨振明

摘要:兴凯湖大白鱼(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原产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大兴凯湖,为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文章介绍了兴凯湖大白鱼的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鱼池塘主养、成鱼池塘套养和大中水面增殖等技术,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兴凯湖大白鱼(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1文献标志码:C

兴凯湖大白鱼(学名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原产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大兴凯湖,其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赛蟹肉之称,是中国四大名淡水鱼之一[1]。兴凯湖大白鱼的人工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以兴凯湖为中心,普及到了鸡西、鸡东、密山等市县,在牡丹江、绥化、齐齐哈尔、大庆、伊春、佳木斯、哈尔滨等地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示范养殖和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并辐射至吉林省和辽宁省。目前,黑龙江省的兴凯湖大白鱼增养殖面积20万亩左右,且技术成熟而稳定。文章参照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兴凯湖翘嘴鲌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B23/T1593—2015)[2]和《翘嘴鲌增养殖技术规范》(DB23/T 1102—2007)[3]、黑龙江省鸡西市地方标准《兴凯湖大白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DB2303/T 002—2020)[4],结合当前养殖现状,编写了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要点,用以促进黑龙江省兴凯湖大白鱼增养殖技术更加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这有利于兴凯湖大白鱼养殖生产再上新台阶,力争为渔民增产增收做出新贡献。

1人工繁殖

1986年,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开始承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于1991年首次成功应用天然野生幼鱼驯养性成熟的亲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1年实现了兴凯湖大白鱼的全人工繁殖。之后,黑龙江省鸡西市水产研究所、哈尔滨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银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都成功进行了兴凯湖大白鱼的人工繁殖[5]。

1.1亲鱼的准备

1.1.1亲鱼的采捕

亲鱼的采捕时间以秋末和初春(水温7℃~10℃)为宜。在采捕、挑选和运输亲鱼的过程中,应严格要求操作温和、细致,防止损伤。采用封闭式活鱼充氧运输车运输,可以增大亲鱼的活动空间,减少相互碰撞机会,减轻鱼体受伤,提高成活率。

1.1.2亲鱼的选择

兴凯湖大白鱼一般5龄左右性腺才能发育成熟。选择达到性成熟年龄的鱼作为亲鱼,要求鱼体肥满、体大、无伤、无病、体色正常。雌雄亲鱼配组比例一般以1:1.5为宜。

1.1.3亲鱼的处理

亲鱼入池前应进行药物处理,伤势较轻的可涂擦龙胆紫药水。伤势严重的还应加注青霉素,每尾亲鱼注射10万IU~20万IU。待伤势恢复后再进行培育。

1.2亲鱼的培育

亲鱼培育以活的野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同时辅以优质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8%以上)。日投饲率1%~8%。最适水温22℃~28℃。水体中溶解氧应不低于5mg/L。

1.3催情产卵

1.3.1催产池

催产池采用椭圆形或圆形水泥池,面积20m2~40m2,池深1.0m~1.2m,水深0.6m~0.8m,池内壁光滑。

1.3.2药物选择

常用的催情剂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一般注射HCG剂量为1000IU/kg,注射LRH-A剂量为10μg/kg~20μg/kg。

1.3.3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选在亲鱼的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进针深度1.0cm~1.5cm。雌亲鱼多采用两次注射法。第1次注射总剂量的1/10,间隔8hrs~12hrs注射剩余剂量。雄亲鱼一般第1次不注射;第2次注射时,雌雄同时注射,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

1.3.4人工授精

采取人工干法受精。采卵時先用干毛巾将雌亲鱼体表擦拭干挣,用力挤压鱼体腹部,将鱼卵挤入采卵器中。采完卵后,马上取雄亲鱼用干毛巾将鱼体表擦干,挤出雄亲鱼精液与采卵器中的卵充分搅拌授精,然后加入与卵等体积的水,搅拌均匀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1.4孵化

最适孵化温度为22℃~26℃,溶解氧6mg/L~8mg/L,水的流速一般在0.1m/s~0.2m/s即可。孵化用水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为宜。孵化缸水应经筛绢网的严密过滤,防止剑水蚤、小鱼、蝌蚪等敌害生物进入孵化缸。在孵化过程中用浓度5mg/L~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受精卵消毒一次,浸泡受精卵时间为5mins~10mins。在适温范围内,兴凯湖大白鱼胚胎经24hrs左右就能孵化,孵化后第4d,仔鱼长约7mm~8mm,可迅速游泳,各器官系统己基本发育完备,开始摄取外界食物,即可转入鱼苗培育池进行人工投饵饲养。

2鱼苗培育

2.1环境条件

2.1.1场地选择

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场所。

2.1.2水质

水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的要求。

2.1.3池塘要求

池底平坦,不渗水。应用20目~40目的细尼龙筛绢罩住进排水口,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和鱼苗逃逸。

2.1.4药物清塘

渔药使用应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要求。

2.1.4.1生石灰(CaO)清塘:分干池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 干池清塘石灰用量为60kg/亩~75kg/亩。带水清塘是将溶化的石灰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生石灰用量为池塘水深1m用125kg/亩~150kg/亩。

2.1.4.2漂白粉清塘:每亩池塘平均水深1m时用量为13.4kg。

2.2饵料生物培养

一般每亩池塘施发酵好的粪肥300kg~400kg,轮虫到达高峰时,興凯湖大白鱼鱼苗适时下塘。培育期间可根据水质和鱼苗生长情况施用追肥,每亩池塘施发酵好的粪肥50kg或生物有机肥2kg,全池泼洒。每2d~3d加注一次新水,水深加深10cm~20cm。

2.3鱼苗放养

2.3.1鱼苗来源

鱼苗应来源于省级原良种场或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性鱼类繁育场。

2.3.2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鱼苗10万尾~15万尾,放苗时水温差应不超过2℃。

2.3.3投饲与施肥

放养后3d~5d开始驯食,应用粉碎的新鲜野杂鱼碎肉或香味较浓的配合饲料破碎料进行辅助投喂,每天定时撒在水面上,投喂前和投喂时给以固定信号,使鱼形成条件反射,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

2.3.4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前水深注到50~60cm。下塘一周后开始注新水,池塘水深逐渐加到80cm~100cm,以后采用换水方式,使透明度保持在20cm~30 cm。

2.4出池

2.4.1出池时间

一般鱼苗经20d~30d培育,体长达到3cm时出池。

2.4.2拉网锻炼

鱼苗出池前2d~3d要进行拉网锻炼,这样有利于提高鱼苗抗应激能力,运输成活率高。

3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3.1环境条件

3.1.1 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毒、无污染。水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的要求。

3.1.2土质和底质

土质以粘壤土为佳,透气性好。底质平坦,应有10 cm左右的淤泥,以利于保持水质肥度,有利于物质循环和饵料生物生长。

3.1.3池塘面积和深度

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水深以2.5m~3.0m为适宜,透明度在30cm左右。

3.2放养前的准备

3.2.1清塘

用生石灰清塘。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60 kg/亩~75kg/亩。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水深1m的情况用量为125kg/亩~150kg/亩。

3.2.2注水和施肥

清塘后7d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可注新水70cm~80cm。施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每亩池塘施发酵好的粪肥300kg~400kg。鱼种入池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注新水至7月份到适宜深度。

3.3鱼种放养

投放规格应为150g/尾的兴凯湖大白鱼鱼种300尾/亩~500尾/亩全长10cm以上,要求大小均匀、体质健壮、体表光洁、无病无伤无畸形。同时搭配放养规格100g/尾~250g/尾的鲢鳙鱼种50尾/亩~100尾/亩[6]。鲢鳙放养比例3:1。

3.4饲养管理

3.4.1投饲管理

3.4.1.1饲料种类:兴凯湖大白鱼属肉食性鱼类,人工养殖以全价膨化配合饲料为主,搭配投喂鲜活饵料鱼、虾或冰鲜饵等动物性饵料。要求全价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6%以上。

3.4.1.2投饲:人工配合饲料采用驯化投饲方式,2次/d~3次/d,日投饲率为2.5%~3.5%。活饵料鱼、冰鲜鱼等动物性活饵料体长不应大于兴凯湖大白鱼体长的1/5~1/4,冰鲜鱼每次投喂量以1h内吃完为宜。

3.4.2水质管理

放养后一个月内注满池水, 视温度、水质情况适时换水,每次换水量20cm~30cm,使沲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30cm.

3.4.3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和鱼体摄食、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残饵、死鱼。高温季节、闷热天气中午开机增氧,防止浮头。

3.5鱼病防治

3.5.1水霉病的防冶

3.5.1.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3.5.1.2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操作中应避免鱼体受伤,并进行鱼体消毒;

3.5.1.3用五倍子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成4mg/L;

3.5.1.4使用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的,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防治水霉药物。

3.5.2烂鳃病的防治

3.5.2.1发病季节应加强预防,药物使用应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并使用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防治烂鳃病的药物。

3.5.2.2可使用海因类、季铵盐、碘制剂等类药物。

3.5.3锚头鳋病的防治

生石灰带水清塘,1m水深用125kg/667m2~150kg/667m2可杀灭水中锚头鳋幼虫及带有成虫的鱼和蝌蚪。放养的鱼种寄生有锚头鳋,用10mg/L~20mg/L的高锰酸钾浸洗10mins~15mins后放养。在锚头鳋繁殖季节可用阿维菌素类杀虫药物进行全池泼洒,间隔14d泼洒一次,连续泼洒2次~3次。用马尾松枝扎成捆按20kg/亩散放池中。

4成鱼池塘套养技术

4.1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毒、无污染,池底平坦,底质淤泥少,面积3500m2以上为宜,池水透明度25cm~40cm,水深2.5m~3.0m。

4.2放养前的准各

秋季排干塘水,通过冻结、干燥、曝晒清除细菌和敌害 ,改良土质,清除杂草、杂物,清出过多淤泥,平整池底,加固堤坝。用生石灰清塘,清塘7d后,加注新水70cm~100cm。鱼种入池后,逐步加深池水,至7月份加至最大深度。

4.3鱼种放养

套养以规格150g/尾的兴凯湖大白鱼鱼种为宜,放养密度为10尾/亩~20尾/亩,其它应为大规格鱼种,防止被大鱼所食。同一种类的鱼种规格应整齐,便于集中投喂。

4.4鱼病防治

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培养和调节好水质,使鱼种入池后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运输和放养鱼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应避免鱼体受伤,每个品种入池前都要进行严格消毒,禁防病菌带入,坚持科学投饲,经常巡塘,注意观察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是否异常,在发病季节定期用漂白粉等药物进行预防。

5大中水面增殖技术

5.1水面选择

选择面积在35hm2以上的水面,并且小型野杂鱼、虾等低值鱼类资源丰富的养殖水域。

5.2鱼种质量、规格

兴凯湖大白鱼鱼种要求大小均匀、体质健壮、体表光洁、无病无伤无畸形。规格以8cm~10cm为宜。

5.3鱼种放养前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min~10min。

5.4饲养管理

生产过程中不投饵、不施肥。加强日常管理,注意检查防逃设施,防止逃鱼;设专人看护,防盗。

5.5捕捞

一般第三年开始生产捕捞,捕捞规格一般在80g~1500g,回捕率一般在30%~60%。

参考文献:

[1]孔令杰,张旭彬,杨秀. 北方名特水产品养殖技術[M].北京:海洋出版社,2020:112-113.

[2]DB23/T1593—2015 兴凯湖翘嘴鲌人工繁殖技术规程[S].

[3]DB23/T1102—2007 翘嘴鲌增养殖技术规范[S].

[4]DB2303/T002—2020 兴凯湖大白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S].

[5]从连军. 兴凯湖大白鱼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J]. 黑龙江水产,2004,(1):2-3,8.

[6]从连军. 兴凯湖大白鱼池塘养殖技术[J]. 黑龙江水产,2006,(2):11-12.

Key points of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of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in Xingkai Lake

YANG Zhenm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Jidong County, Jidong 158200,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is native to Xingkai Lake, Misha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s one of the four most famous freshwater fish in Chin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fry cultivation, main rearing in adult pond, adult pond nesting and medium and large surface breeding of large white fish in Xingkai Lake,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farmers.

Keywords: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reeding;discipline

猜你喜欢

清塘白鱼鱼种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退思白鱼
卢华
春山闲话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提高水花鱼苗成活率的四措施
多看一眼都不行
冬放鱼种技术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