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

2021-10-23张桃林

山东农机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高质量

张桃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确保粮食安全责任重大,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李克强总理、胡春华副总理也多次作出部署。6月下旬,唐仁健部长在河北调研夏收夏种时指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亿万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结着广大农机手、农机化管理及鉴定推广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机鉴定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鉴定能力布局不够平衡、技术发展不够充分、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比较明显,推广机构活力不足、推广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充分发挥农机鉴定推广的功能作用,有力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有效牵引农机工业高质量发展,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深刻把握“十四五”农机鉴定推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新阶段农机鉴定推广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做好“十四五”三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提出要求,明确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75%,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鉴定推广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各产业各区域对机械化的需求日益多样、更加多元,除传统农机企业外,工程、机电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企业纷纷进入农机行业,农机鉴定推广工作的领域空间不断扩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并与机械化、农机装备深度融合,农机鉴定推广工作内容更为丰富、工作重点更为聚焦。总的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广泛凝聚行业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农机鉴定推广的新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紧紧围绕“十四五”三农工作“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和机械化“支撑保供、聚力衔接、关注禁渔、助力建设、紧盯要害、融入改革”的主要任务,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紧盯农民新兴需求,引领农机科研制造补短板提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向绿色高效智能安全升级。

摘要:当前,我国三农工作正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站在新起点上,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切实为农民“有好机用”把好关、为农民群众“把机用好”引好路,科学谋划“十四五”各项工作,在农机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农机化 全程全面 高质量

在支撑保供方面,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的鉴定需求,抓好粮食等主要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全面加强救灾防灾及节粮减损能力建设。在聚力衔接方面,要加大优势特色种养业所需机具的鉴定推广力度,持续提升丘陵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疆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在助力建设方面,要立足补上农机装备短板,适时提出农机装备的技术和发展要求,推动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努力推进各区域各产业各品种各环节实现机械化全覆盖。要立足做大做强农机化产业群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农机维修及零部件供应等乡村产业。在盯紧要害方面,要加大先进适用制育种机械、保护性耕作等耕地质量建设机具的鉴定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对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技术指导,在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在关注禁渔方面,要主动了解、精准对接长江流域退捕转产渔民对农机装备的需求,开展好相关机具的鉴定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在融入改革方面,要立足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支持和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机械化在促进农业生产关系和经营模式创新中的先进生产力作用。

(三)奋力开创农机鉴定推广工作新局面。面向“十四五”,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切实把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的时代要求,主动适应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对鉴定推广提出的新要求,立足职责,准确入位,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农机鉴定推广工作新局面。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一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围绕中央部署落细落小,切实把鉴定推广工作融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动,以高质量的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要坚持系统谋划,融合发展。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协同联动,推动融合发展,构建新的工作格局,有效发挥农机鉴定在推广引领产品创新、保障质量安全、指导技术应用、服务农机化管理等方向上的重要作用。

三要坚持改革创新,科学高效。要深入贯彻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推进鉴定推广机制创新,统筹用好公益性机构和市场化主体两种资源,把公共资源、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能。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推进鉴定推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努力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全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机鉴定推广重点工作

农机鉴定推广是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立足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全面系统谋划农机鉴定推广工作。要着眼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要为全局的现代化发挥特有的引擎、引领作用,走在时代前面才能更好发挥作用。要根据“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深入研究鉴定推广工作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梳理鉴定推广工作中的薄弱点。目前,抓粮食生产、抓农业要求就是分品种、分区域、分时段来进行,分别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排出优先序、规划路线图、明确时间表,按年度细化“十四五”期间农机鉴定推广工作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二)落实落细机械化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举措。要充分认识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发挥鉴定推广的技术专长,按照“一个一个品种、一个一个区域、一个一个季节、一个一个环节”抓粮食生产的思路,加快提升鉴定推广能力,推出一批先进适用机具,推广一批高效实用技术,为粮食稳产增产机械化各项举措落地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撑。机收减损技术是今年“三夏”的一个主题,也是一个抓手,同时也是一个亮点,还是今后工作的一个着力点。采用以赛代训、以赛提技的方式,有带动作用,非常好,今后要扩大推广。特别是当前,“双抢”大忙在即,南方双季稻产区农机鉴定推广机构要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作业机械检修保养、收获与烘干减损技术培训,要做好收获机械质量调查、抗灾机具技术准备等保障工作,努力确保早稻收获、晚稻栽插顺利进行,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再立新功。

(三)持续加力机械化发展补短板。深刻认识补短板对推进农业各产业各区域机械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专业优势,找准“缺门断档”机具,牵引研发创新,推动扭转高端农机装备、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偏高的局面。要紧紧扭住粮棉油糖等主要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推广机制,持续提升水稻种植、甘蔗收获、马铃薯收获、油菜种植收获等目前还是薄弱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要认真落实畜牧水产养殖、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有关部署,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要努力为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和特色种养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久久为功,加快补上这一机械化发展最大区域性短板。

(四)有力促进农机安全生产上水平。要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风险可防可控、隐患可查可治”的理念,抓紧抓实抓细农机鉴定安全性评价。要紧密结合机械化生产实际,摸清广大农机手对农机安全检验的需求,推动研发和推广便捷精准适用的检验设备,促进提高安全检验效率,及时查排安全隐患,努力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五)有效支撑重大政策高效规范实施。长期以来,各级鉴定推广机构在支撑农机化重大政策项目实施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主管部门、农民群众和农机企业的广泛赞誉。2021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以及其他与农机化相关的各类政策项目均已启动实施,希望鉴定推广机构继续发扬苦干实干精神,积极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将政策实惠送到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使各项政策高效干净地实施。

猜你喜欢

农机化高质量
2022全国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天津市“三秋”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在天津举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天津农机化技术试验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技术服务 助力“三秋”农业生产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形势下农机化统计工作探微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