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2021-10-22

工程与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防水材料屋面建筑工程

张 健

(安徽金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滁州 239000)

0 引 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国人生活品质有所上升,居民对建筑物质量需求增加,因此建筑行业若想得到快速发展的契机,需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将防水防渗工艺落实到建设施工现场,完善建筑质量新时代的表达形式。建筑物发生雨水渗漏现象,不仅造成建筑物存续寿命降低危害,还会对居民生命财产情况形成危机,不利于居民居住体验,因此建筑施工应重视防水防渗设计,提高建筑质量。

1 建筑工程渗漏情况易发位置

建筑工程在其发展阶段,需要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落实到工程首要地位,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筑项目的质量验收标准,提高业主居住满意度同时,增长建筑开发商口碑,为建筑行业正名。建筑工程中发生雨水渗漏情况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工程建设期间未对重点位置进行妥善防护,因此造成建筑工程渗漏现象,不利于居民居住,对常见发生位置进行如下分析。

1.1 屋面

某建筑项目一期商品房建设完毕后,对其进行防水防渗性能检测,发现其屋面位置处理存在渗漏隐患,因屋面未处理好防水措施,导致浇筑层和屋面材料之间存在渗漏点,由此发生了渗漏现象。由此可知,建筑施工质量的保持中,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特点有一定关系,比如钢筋材料质量不达标,则剪力墙建成后会发生形变位移变化,另外浇筑过程使墙面平面结构不够均匀,由此导致屋面渗漏现象发生。

1.2 门窗

建筑门窗位置也是较易产生渗漏现象的场所之一,因建筑应力统一集中在建筑门窗部位,导致该位置下较易产生结构裂缝,由此产生渗漏问题。混凝土结构在雨水冲刷下,虽然内部结构依然稳定,但雨水随外部缝隙蔓延至内部构造,将导致构造损毁隐患较大,严重时雨水则可进入到室内环境中,不利于建筑物寿命保持。另外在门框、窗框等设备安装阶段,其与墙体之间产生缝隙也影响了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

1.3 厕浴

厕浴场所较易产生渗漏行为的原因是该部位下设置管线较多,水管、电气管道预埋在厕浴场所的墙体内,一旦管道破裂或发生故障,则液体将从墙体内部向外侵蚀,导致室内结构受损,降低墙体寿命。另外当建筑用途为民用住宅设计时,浴缸的安装位置附近是发生渗漏现象的重要场所,尤其浴缸底部,一旦发生渗漏则发现、处理难度较大,产生危害也相对较大。

1.4 地下室

现阶段多数建筑在设计时便以开发地下停车场、地下室为项目卖点,而地下室结构由于直接与地下水系统相距较近,则发生渗水情况比例较高,不利于地下建筑结构的防潮性能。地下室周边围绕着众多管道线路,在其建设施工期间若未进行妥善的防水处理,则地下室结构较易发生质量问题,影响建筑投入运行后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1 防水防渗材料

在防水防渗技术施工开展前,应对技术所需材料进行充分准备,以此将建筑防水的性能体现建立在优质材料的选择阶段,从基础层面提高建筑防水性能。现阶段市场中各类防水材料更迭速度较快,说明科技进步之下,材料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良到优的转变,高科技新型材料包括高分子、高强度、高性能特质下的防水、密封、堵漏材料,能在建筑施工阶段实现良好的防水应用。

防水防渗材料选择阶段,采购人员应以施工需求及项目预算作为选择依据,通过在设计中提出的防水办法,结合现场实际,来挑选性价比最高的适宜材料,比如刚性混凝土、沥青卷材等[1]。另外在挑选阶段还应注意不同材料的防水性能、使用特点,让施工操作过程也变得相对轻松,分清各类材料优势劣势,最终选择出与建筑项目最为匹配的材料。施工前,需要对防水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在每处防水部位上都进行高强度防水测试,以此确定防水材料使用厚度、范围,以此求得最佳建筑防水效果。图1为市面上某常见类型的防渗材料。

图1 防渗材料

2.2 防水防渗设计

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则所需防水防渗的相关设计便也有所不同,比如针对建筑屋面进行防水设计,设计方案应选择结构找坡方法,来将屋面的防水坡度找好,并结合底部混凝土导墙,以此完善整个屋面结构的防渗措施。

建筑外墙进行防水设计时,应选择具备认证等级的防水材料做以施工操作,从全面化提高外部防水性能基础上,改善建筑物所具备的抗雨水冲击能力。外墙防水施工,首先清理表面,避免防水材料因墙面浮灰而造成黏合性降低危害,影响防水材料性能发挥。而墙体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在结构相交场所对其进行紧固处理,比如采用电焊网设备将节点结构包裹,该施工项目高度以300 mm为宜,采用该种加固方法还能有效避免墙体受到渗漏危害时产生裂缝,保障结构统一性。

除墙面结构,对伸缩缝、应力裂缝等部位的防水工作也要严格进行处理。比如在某工程项目中其厕浴部分进行防水防渗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防水的砂浆材料进行墙面施工,而且露面与墙根的交接位置要进行导墙设计,或使用防水砂浆进行墙体施工。厕浴部分是相对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的位置,施工中首先可以将厕浴中涉及的管根进行封堵,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这样通过双重保障可以有效防止渗漏问题,在封堵施工时要预留20 mm左右的凹槽,封堵施工使用普通混凝土即可[2]。图2为防水措施的施工现场。

图2 防水施工现场

2.3 施工质量管控

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控制上,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管理促质量,严格控制好各项施工行为。

一方面,在施工技术上的控制与管理,技术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施工中的每项技术都做好管理,发现不满足技术标准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调整,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质量。

另一方面,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时,如果出现了问题,将很难进行补救,所以施工中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进行质量检测,待质量过关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施工内容[3]。

以某防水工程为例,其进行地下室结构的防水措施时,要将防水层构建成封闭的防水系统,当在回填土施工流程时,管理人员发现既往流程后的防水性能未达到建设标准,则应勒令施工人员进行整改,待合格后才可继续按照设计流程进行防水施工操作。另外施工质量的管控过程,应对施工完毕后的养护工作进行充分控制,在结构混凝土材料施工完毕后,需将防水混凝土材料做以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内部的温差过大现象造成结构收缩,产生裂缝,滋生雨水渗漏隐患,严重情况下雨水可经由毛细管流经地下室,造成极大隐患。

3 结 论

综上所述,建筑防水防渗的施工工作,需要在前期材料准备阶段便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材料,施工中加强对放水措施的监管,并通过各项施工技巧,提高屋面、门窗、厕浴、地下室等较易发生雨水渗漏危害位置的安全。改进防水施工工艺,将防水防渗意识落实到建筑的所有位置,以此提高整个建筑的防渗性能,针对防水质量不过关场所,务必及时发现及时改善,力求建筑工程的防水质量使业主满意,促进建筑行业声誉发展。

猜你喜欢

防水材料屋面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场屋面火灾引起的思考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