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管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2021-10-22谭夏墉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9期
关键词:延性力学性能钢管

谭夏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0 引言

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缩写为CFST)具有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突出的力学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1]。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超高层、超大跨逐渐成为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CFST因其力学性能优越、经济效益好、施工便捷等因素[2],进一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得到更深入的应用和研究。

1 CFST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特点

CFST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所形成的组合材料,如图1所示。其中钢管与混凝土共同承担荷载并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钢管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并相互弥补对方的缺陷。CFST构件的承载力相较于钢管和混凝土各自独立承载时有所提高,在结构设计中可优化截面尺寸,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图1 钢管混凝土构件

CFST构件在承受压力时,钢管对核心混凝土产生约束,限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而形成套箍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提高核心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延性,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核心混凝土局部开始被压碎时,由于套箍作用的存在,钢管会出现局部鼓曲,但构件整体的承载力仍未达到极限,并且在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后,承载力下降得较为平缓,CFST构件相较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延性更好;同时,钢管在核心混凝土的支撑下,稳定性得到提升,受压时能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CFST柱具有饱满的滞回曲线和良好的变形能力[3],抗震性能远优于钢筋混凝土柱。在施工过程中,钢管作为混凝土的浇筑模板使用,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建筑综合经济效益。

2 CFST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CFST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CFST柱常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中,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框架核心筒结构,能充分发挥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超高层建筑中,竖向构件承担的荷载极大,CFST的抗压性能被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内筒和CFST外框架协同作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可在底部加强区布置圆钢管形成CFST剪力墙,提高筒体的延性和承载力[4]。

地铁站、地下商业街等地下空间,会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采用CFST柱可减小截面,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CFST施工较为便利,在地下空间逆作法施工中常被采用,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

2.2 CFST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

传统工业厂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竖向构件,一般具有跨度大的特点,并且需要与吊车梁、柱间支撑等构件相连,这使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影响空间使用率。CFST柱,具有承载能力高以及延性好的特点,可在大跨度厂房中使用,与同等承载力的钢柱相比,可大幅降低钢材用量,节约成本。

对于高耸工业建筑,如水塔和风电机组塔筒,以钢管作为模板,在其中浇筑混凝土可大大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加快工程推进速度。

2.3 CFST在桥梁建筑中的应用

拱桥是一种以拱肋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建筑,在自重和车辆行人等竖向荷载作用下,拱肋以承受轴向力为主,因此拱肋的承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拱桥的跨度。CFST拱桥以CFST作为拱肋的材料,多采用圆形、矩形和哑铃型截面,充分发挥CFST优越的抗压性能。在短短三十年间,CFST拱桥的跨度迅速提升,目前已突破500m。

在桥梁工程中,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桥墩传向基础,桥墩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并且相较于上部结构,桥墩极易受到地震作用而被破坏。因此,桥墩不仅需要具有极高的抗压承载力,还需要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能力。CFST桥墩不仅具备承载力高、延性及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并且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值得大力推广。

3 CFST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3.1 核心混凝土脱粘脱空

CFST构件是通过钢管约束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产生套箍作用,使钢管和混凝土能协同工作,以此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部分CFST构件存在钢管和混凝土之间产生空隙或孔洞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为脱粘脱空。当CFST构件出现脱粘脱空后,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无法完全接触,套箍作用减弱,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受到影响。

导致CFST构件产生脱粘脱空现象的原因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混凝土在硬化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收缩和徐变,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减小,钢管和混凝土在相接面处发生分离。

(2)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缺陷以及排气孔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会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部分空气无法排出,混凝土硬化后在管内形成空腔,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无法完全接触。

(3)当构件所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钢管和混凝土会产生较大温差,这将导致钢管和混凝土的径向变形不一致。如受到阳光直射后,构件受热膨胀,钢管的温度远高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相较于钢管的径向变形更小,导致混凝土脱粘脱空现象。

核心混凝土脱粘脱空现象普遍存在于已建成的建筑结构中,如何防止CFST构件出现脱粘脱空现象,以及如何对已出现脱粘脱空现象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评估和修复,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3.2 尺寸效应显著

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与钢管和混凝土的材料强度、面积以及截面形式等因素有关,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目前,我国学者主要以套箍系数ξ体现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套箍系数ξ的定义如下:

式中:As和Ac分别是构件横截面上钢管和混凝土的面积;fy是钢材的屈服强度;fck是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我国学者在大量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套箍系数ξ和构件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建立我国现行的钢管混凝土计算理论体系。然而,以往试验大多采用缩尺模型或小尺寸模型,本文收集到部分学者进行的圆形CFST构件试验数据,构件截面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圆形CFST试件截面尺寸

从表1中可见,本文收集到的一千多个试验构件截面直径最大为600mm,而我国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圆形CFST构件截面直径最大已超过2m。由于CFST构件的尺寸效应显著,且目前缺乏对大尺寸构件的研究,现有的理论体系是否仍适用于大尺寸CFST构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 CFST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随着CFST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兴起,越来越多学者对其开展研究。近年来,除了圆形和方形等CFST构件常见截面形式外,为了满足建筑要求以及更好地发挥CFST的力学性能,十字形、L形和T形等异形截面形式也开始出现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在外钢管内加入肋板、箍筋和型钢,进一步提高CFST构件的强度和延性;同时,不同截面形式的CFST构件之间相互连接的节点,以及与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5];为了完善CFST构件的计算理论,大尺寸CFST构件的力学性能开始被各国学者所关注并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真空辅助灌注工艺和二次灌浆等新材料和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为解决CFST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脱空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保证浇筑质量。

5 结语

CFST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已在各类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随着CFST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断增多,伴随而来的是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大量研究,并完善计算理论体系和施工方法,使CFST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猜你喜欢

延性力学性能钢管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安徽省《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解读
Mn-Si对ZG1Cr11Ni2W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建筑结构基于抗震对混凝土构件的延性研究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矩形钢管截面延性等级和板件宽厚比相关关系
B和Ti对TWIP钢热延性的影响
MG—MUF包覆阻燃EPS泡沫及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