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2021-10-22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福建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花松材线虫病

文/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2021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建设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福建省林业局高度重视,及时传达学习,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落实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互花米草治理等具体措施,坚决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一、全面部署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

(一)及时动员部署。2021年10月22日,福建省林业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门召开松材线虫病防控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省林业系统以习总书记讲话为遵循,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实行分区分类管理,统筹抓好“治、改、防、检、罚、封”工作,坚定不移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二)强化责任落实。紧紧抓住全面推行林长制契机,高位推动责任落实,强化林长制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压紧压实地方政府松材线虫病防控主体责任。针对2021年出现政府防控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的13个县(市、区),发函提醒警告,督促整改落实,要求迅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势头;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将约谈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实行更加严厉的重点县整治管理。

(三)坚持标本兼治。在2021年完成松林改造提升100万亩基础上,2022年将加大力度,继续实施松林改造提升200万亩,并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1000万亩松林改造提升任务,着力优化林分树种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抵御松材线虫病疫情的能力。同时,围绕特殊生态区位保护,计划从2022年开始实施《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松林改造提升规划(2022-2025年)》,集中力量逐步改造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四县(市、区)毗邻国家公园的松林,更好地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森林生态安全。

(四)加强协同协作。坚决贯彻落实全国绿化委员会等13个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主动加强与电力、通信、公路、铁路、矿业、水利、邮政等部门沟通、协作配合,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及其工程建设单位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要求不使用松木包装材料,监督调进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和其他工程建设单位建立健全台帐管理、使用地点时间报备和用毕销毁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严防疫木通过调运长距离扩散传播。利用沪、苏、浙、皖、赣、闽五省一市联防联治平台,指导边界县(市、区)联合行动,共同推进县际间疫情除治,不跨省调运疫木及其制品;深化检疫执法联动,加强省际间调运松木及其制品和绿化苗木(花卉)的检疫管理,形成联合打击合力。

(五)开展专项督查。压实内部监管责任,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作为福建省林业局局领导9个服务基层工作组督促指导的一项主要内容,紧盯任务,聚焦重点,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同时,福建省防检局集中力量,将着力点放在抓牢任务落实与质量提升上,由6位处级干部带队挂勾9个地市、蹲点包片,分头深入清除山场、除害场所和涉木单位,特别是对枯死松树分布广、疫情发生较重的县(市、区)开展针对性的检查指导,督促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按序时进度抓好落实,确保防控提速提质。

二、积极防御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一)强化监测体系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组织开展预测、预报等工作,做好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依托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区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完善监测站点布局和建设。加强监测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巡护监测、信息报告、值班值守、物资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技术培训,筑牢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完善快速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强化主动预防预警。科学规划重点监测区域,确定重点监测期和重点监测疫病种类。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列入护林员、巡护人员日常巡护巡查工作内容,密切监测、收集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死亡等情况,及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协助做好处置工作。在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布设红外监测设备,对候鸟迁徙路线重点区域和沿海越冬水鸟组织开展年度监测,深入调查掌握野生动物本底资源状况和活动规律,扎实做好野生动物疫情监测防控的基础性工作。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采样检测,探索建立野鸟高致病性禽流感、野猪非洲猪瘟预警机制,实行积极防御、主动治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

(三)强化保护执法宣传。充分发挥省级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和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野生动物执法监管,严惩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严密防范动物性疫情通过非法贸易渠道在人、畜禽和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感染、传播。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普及野生动物保护、动物防疫防控科学知识,让公众充分认识滥食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增强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卫生饮食习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三、持续抓好互花米草治理

(一)加强调查监测。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沿海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加强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的调查监测,及时掌握各自然保护地内外来物种的种类、分布及扩散情况,为精准开展互花米草等外来有害生物除治提供支撑。

(二)加强系统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2021〕1号)《福建省林业局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树林保护管理的通知》(闽林文〔2021〕73号),结合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合理规划,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内的互花米草等外来生物除治,科学种植红树林等乡土植被,修复自然保护地湿地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安全。2022年继续重点推进闽江河口、漳江口和泉州湾、宁德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等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除治,有效控制互花米草在自然保护地内的扩散蔓延。

(三)加强保护宣传。结合“世界湿地日”“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教育基地或宣教中心及各种传媒,持续深入组织开展防控湿地外来生物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科学认识外来生物,增强湿地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营造维护湿地生物安全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互花松材线虫病
2009—2018年互花米草对广西榕根山滩涂时空格局的影响
滩涂互花米草生长盐分区间及其化感作用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浅谈互花米草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