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剧戏服结构工艺及活态化数字教学研究

2021-10-22陈诗栩

纺织报告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剧戏服工艺

赵 燕,陈诗栩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1 汉剧戏服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汉剧服装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汉剧服装也是汉剧艺术的物质载体之一。汉剧的发展推动了汉剧戏服和汉绣的发展,汉绣也因汉剧而出名。精美浓艳的汉绣符合戏曲文化,华丽的装饰突出了戏剧服饰的美感,汉剧戏服将汉绣通过一种舞台效果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在汉剧戏服的发展历程中,汉剧戏服作为载体承载着汉绣的发展,汉剧戏曲的发展也为汉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二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汉剧源于明末清初,经历了起落浮沉的发展时期,由于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汉剧与汉绣基本上同步发展[1]。

汉剧戏服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同时汲取了唐宋元清的一些服饰特点,经过数代演员和汉剧服装艺术家结合戏曲表演的需要进行适用性的改良,形成了完整、程式化的汉剧戏服服装。汉剧戏服样式多为明代常服的原因大致是汉剧形成于明末清初,百姓不能亵渎皇权,故穿前朝服装并表演前朝故事。随着汉剧的发展,戏服形成了具有满族服饰特点的戏衣,如马褂和箭衣等。汉剧戏衣大致可分为蟒袍、靠、褶子、帔、衣。

2 汉剧戏服的特点

不同剧种的戏服,装饰手法不同,戏曲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法便是图案刺绣,汉剧戏服的特点很大程度地体现在其结构和制作工艺上。汉剧戏服多采用汉绣进行装饰,汉绣针法粗犷且配色浓艳,使汉剧戏服具有很强的舞台观赏效果。此外,汉剧戏服的结构也值得研究。

2.1 结构特点

戏服结构以戏中角色要求为主,与西方服装结构不同的是,汉剧戏服结构不以人体结构为主导原则进行设计,而是以古老的中华传统民族服饰结构为主体风格,如楚文化中的汉服结构,皆有所形似。戏服结构中没有完整处理的整片面料,而是将戏服进行分片分割,每一片都有各自规定的形状,且以行话命名。考虑到演员的活动幅度,传统戏服在结构上不进行收腰处理。

在研究汉剧戏服结构的过程中,笔者走访了武汉江岸区台北二路戏服工作坊的剧装工艺制作师李秋菊老师和编织世家的叶幼如老师,了解到所有汉剧戏服的裁剪方式均为传统平裁,汉剧戏服的结构整体呈通袖线的“十”字形结构。戏服裁片平铺展开后呈“十”字形,两边接袖和水袖展开后呈“一”字形,戏衣的肩部并没有裁开连接身前身后为一体,衣身呈“丨”,如图1为汉剧戏衣中男蟒的结构图。戏服衣片全片剪裁,只有前片重叠的部分会补上形状相同的一片裁片,汉剧戏服基本上都是在案板上进行打样,缝合以直线为主。由于大部分戏服面料幅宽比较窄,在制作戏服时,师傅们会在衣袖上做纵向拼接的接袖设计。衣身以整块面料的最宽处为参考进行剪裁,在剩余面料上截取接袖,最大限度地保护衣身面料的完整性。这样的裁剪方法体现了节约意识,既较好地保持了衣料的原生状态,也尽可能地节省了面料[2]。

图1 男蟒结构

2.2 工艺特点

2.2.1 汉剧戏服的制作工艺

素色戏服与花色戏服在制作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素色戏服不需要刺绣,而花色戏服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耗时较长。一件花色戏服的完整制作工序包含设计、选料、染色、开料、刺绣、篦浆、劈剪、成衣和后道9个步骤[3]。戏服制作突出了服装的装饰性风格,衣裾进行各色镶边和滚边,特别是在领、袖、口内、下摆和衣襟处。戏曲纹样遵循对称美,通过反复律动等手法突出形式美,同时使用夸张的手法处理图形来渲染舞台气氛。

李秋菊老师提到,汉剧戏服结构制作工艺流程为根据要求先定用料多少,再染布料,根据角色需要,定位印花后进行绣花,最后进行裁片,在制作过程中,一般是边裁边做,一边整烫一边制作。经过各裁片比对、上浆、拼合后,最后确定与制作里衬。不同的角色配合不同的制作工艺,比如戏服中的靠、蟒等裁片需要上浆工艺。所有裁片进行缝头的处理,包括滚、包、崁3种不同处理方式。所有衣片完成之后进行完整戏服的拼合比对,再做上浆处理或进行修改,最后根据完整戏服的型做出里衬。

2.2.2 编织工艺

汉剧戏服的配饰用到了许多编织工艺,如凤冠上的幕须与云肩上的网须等,戏服中的编织工艺体现出不同的配饰工艺。以凤冠上的幕须为例(图2),以两种不同颜色的线挑经显纬进行编织,形成不同的图案或具有吉祥寓意的文字,工艺较复杂的有“囍”字。网须是汉剧戏服配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云肩(图3)边缘都会镶上网须。垂下的网须材料都由黏胶人造丝进行定色染色、手工编织而成,制作时,先编织好再染色。网须编织的形状除普通的网格形状,还有工艺较为复杂的金钱网子(图4)。再如武生用的蓝袋或髯口,其编织工艺也有所不同。

图2 凤冠上的幕须

图3 云肩

图4 金钱网子排列模式

2.3 汉绣工艺特点

汉绣作品大多表现在汉剧戏服上,汉绣是汉剧戏服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汉绣重色重彩,采用分层破色,用色大胆,表现力极强。这与武汉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关,大气、浓墨重彩,是一种意识层面的精神体现。与细腻柔美的苏绣不同,汉绣是实用的,对牢固度的要求较高,所以汉绣绣线较粗,一般不劈丝,线条粗狂硬朗,装饰性极强,突出了楚地的热情奔放。造成汉绣粗犷质朴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戏服订单井喷,汉绣在发展过程中基本放弃了其他表现形式,全力赶制订单。所以,汉绣也在戏剧没落后随之没落。

汉绣在针法上具有特有的技术特征,其针法十分丰富,因此,汉绣作品显得层次感分明,图案清晰明了,画面干净利落[4]。汉绣的主要针法为运用齐平针进行打底,用滚针进行轮廓的勾勒,下针边缘整齐,一般为整个色块,用同色系中深浅不一的色线对花进行绣制,花瓣与花瓣之间留出一条细小的凹槽,露出绣底的颜色,两色之间少有参针,色块边界自然形成一条凹槽,便是汉绣中常见的“留水路”针法(图5)。在“水路”上有时会用金线装饰(图6),彰显华丽富贵。还有极具特色的针法“盘金绣”(图7),是将金线沿原先画好的图案在绣底上罗列好,然后用线钉在绣底上。该针法使作品极具立体感,十分炫目,突出了汉绣的华丽和汉剧戏服的舞台表现力。

图5 “留水路”针法

图6 金线装饰

图7 蟒袍上的“盘金绣”

3 汉剧戏服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武汉戏剧服装厂在市场中逐渐消失,汉剧戏服的发展日渐衰落。2006年,汉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汉剧戏服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得以提升,引起了学术界和行业内的重视。汉剧戏服结构工艺得到了相应的政策保护,相关部门和传承人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在汉剧戏服的发展传承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中国现已呈现现代化发展趋势,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汉剧戏服的冲击力越来越大,人们不断追求新颖的事物,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没落。据剧院工作人员介绍,武汉汉剧院近几年发展不景气,剧院财政紧张,观众老龄化严重;汉剧在年轻一代的流传度较小,年轻人对汉剧与戏服的认知是空白的。尽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但缺少新鲜的“血液”对汉剧的发展以及汉剧戏服的保护传承都极其不利。

(2)在汉剧服装制作方面,很多传统汉剧服装制作厂家相继倒闭,懂得制作汉剧戏衣、汉绣的手艺人越来越少,戏服制作老手艺人也陆续离世,传统汉剧戏衣的工艺传承已出现断层现象,传统汉剧服装的制作手艺及裁剪方法面临失传。汉剧戏服从业者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导致艺术创新力不足,从业人员较少,高精尖人才缺乏。以汉绣发展为例,从业门槛较高,大众认可度较低,全职从事此项工作的人较少,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选择这门职业。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是目前主要的任务,保护汉剧服装文化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3)现代汉剧戏服的地域性逐渐淡化。由于长期受到京剧、昆曲等知名度更高的剧种影响,汉剧戏衣在图案纹样、色彩等方面与其他剧种具有一种共性,失去了自己特有的个性。汉剧戏衣在发展中应求同存异,在与其他戏曲文化融合碰撞的同时,保留自身独特的荆楚文化[2]。

4 开设汉剧戏服结构工艺活态化数字教学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汉剧戏服的保护和发展,但许多资料只是纸本研究,无法真正起到传承手工艺的作用。现存汉剧戏服工作坊迫于生计,很少对汉剧戏服进行创新研究。若对汉剧戏服的结构工艺进行深层次数字化研究与创新开发,只能选择与专业艺术高校进行合作,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

就目前的调研情况看来,现有的关于汉剧戏服结构工艺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存在推广力度不大、受众群体较少等问题,汉绣的宣传教学相对成熟,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在于虽然汉绣团队已开设培训课程并进行宣传教学,让汉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但这些课程都只是社区开设的免费教学课程,如汉阳的江欣苑社区和磨山社区等地,受教人群普遍年龄偏大且专业素质不高,和学校联合的模式也只是以实践课的形式展开,开设系统性相关专业课程的院校较少。所以,未来汉剧戏服结构工艺的相关课程应侧重于与大学合作,力争培养更多有美术功底和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大学生来传承汉剧戏服结构工艺和弘扬汉剧戏服文化技艺。从汉绣的推广教学模式可以看出汉剧戏服发展传承应解决的一些问题,也突出了汉剧戏服课程数字化进入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在汉剧戏服传播中,通过现代化、年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剧戏服的内涵,传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质。高校具有科学文化研究能力,高校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具有更高的文化自觉性,集保护传统文化与依托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于一体,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汉剧文化[6]。

5 汉剧戏服结构工艺的活态化数字教学设计

5.1 制定活态化数字教学方案

通过查阅详细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从汉剧的制式入手,在对汉剧戏服的结构、裁剪和缝制工艺有了深入研究后,对不同时期汉剧戏服款式种类、色彩、纹样图案、衣料材质进行收集整理,找出与其他地方戏曲戏服的结构与制作工艺的异同,对汉剧戏服历史演变下累积沉淀的工艺方法与所受荆楚文化地域特色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3]。同时,开展汉剧戏衣结构的考据、复原与记录,在教学中对保存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征和传统技艺的戏衣实物藏品进行系统、科学的结构信息采集与记录,从戏衣平面结构蕴含的立体思维等方面,归纳和分析戏衣的结构和裁剪方式,更全面、直观地体现戏曲服装的结构特点[2]。对汉剧戏服手工制衣工艺进行深入、系统、科学的结构信息采集与记录,为研究者和使用者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字、影像、多媒体等形式的活态化整理,使教学物料形成特色的教学体系和完整的数据库,力求将汉剧戏服的结构与制作工艺的精华传达给学生。在完成基础理论研究与结构工艺学习后,将汉剧戏服从材质、设计、款式、色彩搭配、纹样内容、服饰搭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数字化记录,制作成数字教学课件,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活态化地呈现在教学课堂上。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三维立体动画的展示效果,让学生更加详细、真实地了解汉剧戏服的结构与工艺部分,运用当代科学技术,让学生们产生共鸣。

在对汉剧戏服结构工艺活态化数字研究课程的设置中,主要教学内容分为数字理论教学和活态化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课程包含“汉剧的起源”“汉剧戏服的起源发展”“汉剧戏服的艺术特点”“汉剧戏服的制作工艺特点讲解与实践”“汉剧戏服结构数字化讲解”;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制作一套完整的汉剧戏服。

5.2 开办系列专题讲座

邀请汉绣传承人姜成国先生和王燕老师来校面向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交流,向学生科普汉绣工艺并分享工作经历,同时邀请传承人在校内进行教学,让学生直面非遗传承人,感受汉剧戏服与汉绣文化的魅力,了解其发展现状,增强学生们对汉剧戏服结构工艺的保护意识,促使其主动投身于传承保护工作。同时,在高校成立专项课题研究小组,依托高校的环境与资源,对汉剧戏服结构工艺进行课题项目研究,开展专业化科研活动,为汉剧戏服结构工艺的传承增添新“血液”、注入新力量。

5.3 工作室实践考察

在课程中,组织学生到汉剧戏服工作室和汉绣基地参观,开展校外非遗实践活动,了解汉剧戏服的制作环境和汉绣作品的生产流程,参观汉绣优秀作品,对汉剧戏服和汉绣的制作形成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汉剧戏服工作坊的调研考察,将汉剧戏服结构工艺融入现代艺术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新事物,导致传统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现代化发展对汉剧文化的冲击力越来越大,汉剧戏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堪忧,传统汉剧戏服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汉剧戏服的传承保护任重道远。在高校开设汉剧戏服结构工艺相关课程,建立完整的活态化数字教学课堂体系,让传统汉剧戏服和汉绣文化走进大学课堂,将老一辈戏衣手艺人心口相传的汉剧戏衣的结构与制作工艺,通过文字、影像和实践等方式,活态化传授给学生,让新一代的服装设计学子了解汉剧,深入了解汉剧戏衣的历史与制作工艺,激发年轻一代对汉剧文化的兴趣,力求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不断传承,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汉剧戏服工艺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汉剧研究新成果
——读陈志勇《汉剧与汉派文化》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大型船舶T型材焊接工艺试验及工艺再造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曾经的米高梅有15个服装仓库,15万套戏服......
“南国牡丹”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从卖二手货到获得37座奥斯卡小金人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