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2021-10-21曹青琳薛卫星王莲中邢高娃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高职院校

曹青琳 薛卫星 王莲中 邢高娃

【摘要】    为深化地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全面梳理了“双创”教育有效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现状,结合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实际,尝试从“重构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变革教学方法、建设术创新实践平台、培育教师创新团队、构建专创能力综合评价”等举措入手,以“双创”教育引领专业教育改革,以专业教育支撑“双创”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信息产业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类专业    专创融合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并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专创融合探索研究,提出了专业教育融合双创教育、双创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互融的观点,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将专创双向互融贯穿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作为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双创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以满足实际需求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专业教育是对社会分工进行的划分各类专业的专门教育。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行业应用地愈加广泛,导致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分类越来越精细,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复合,岗位工作要求越来越具有创新性,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是全面教育,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才能激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核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中起着主导作用,专业教育可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二者不能相互独立,有机融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完整性。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入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阶段,提出了专创融合是高职双创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1]。在创新创业循环体系中,学校是双创、技术和人才的交汇点,计算机类专业要服务地方信息产业,必须以专创融合、协同创新为支撑,才能培养出计算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类专业教育融合,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满足创新创业需求,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创新创业项目作为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教学案例或软件开发项目,通过教育与成果之间的有效转化,实现师生共赢共创,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切实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专创融合主要研究进展

2.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基于专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2015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教师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辅以专业课程,强调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阶段式构建,开设通识类基础以及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的创新创业课程[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融合专业建立了“通识类教学、专业类教学、创业类教学”三个维度为基础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戴裕崴等人提出了包含知识普及、模拟实训、大赛检验、项目扶持四部分的“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4]。张亚萍等人提出坚持思创融合、文创融合、双创融合、产创融合、专创融合、赛研创融合“六融合”, 围绕“品质、意识、知识、能力、思维、精神”六个维度,构建“全链条、全覆盖、全过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5]。游磊等人提出了将“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双创实践平台”和“双创成果转化”融合形成“三元耦合”协同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双创人才[6]。

2.2专创融合教育,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重构

计算机类专业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工程技术技能要求高、多领域交叉应用性强,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要与实际应用、创新需求相互融合,与软件开发及创新应用相结合,以课程作为支点,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作为拓展,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课程。根据计算类专业需求和课程“学以致用”的特征,将双创培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的最佳契合点,引领专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可以在课程教学模式融合、实践平台融合以及师资队伍融合等方面进行融合。王志凤等人结合具体专业进行专创融合研究,针对《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单元的开发,提出了以专业技能、双创能力以及意识方法三条主线进行了融合双创教育的专业课程重构[7]。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机械工程类专业进行了“一课一创新”的融入双创教育的专业课程重构研究,形成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适用性的专业苗子工程,提出以專业技术的专利发明来驱动创新实践[8]。李敭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搭建,更新课程内容加强专业技术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给学生提供基于专业的体验性的创新创业教育[9]。宣翠仙等人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提出将创业项目分类引入专业课授课课堂之中,根据专业群特点,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级工程通识课、专业方向课程、项目与商务管理三类课程[10]。

2.3专创融合教育,注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互融

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单一课程、单一专业(或学科,个别提到了专业群)专业(或学科)维度的研究,尽管很多学者提出了将专创融合践行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但最后的研究呈现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或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这类基于专业(群)、具体专业的专创融合研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姬忠莉等人进行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向互融”研究,在管理机制层面、教学改革层面、平台建设层面、进行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向互融,并提出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一方面,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改革专业教育模式,把“双创”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另一方面,从教学资源开发、实践平台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将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之中[11]。

三、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力度不够,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管理机制等方面缺乏有效融合,教师缺乏双创素质;在融合过程中,融合理念存在一定分歧。陈奡册等人进行了“专创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针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面临“两张皮”的问题,缺少结合专业背景、融合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课程的问题、融入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形式和方法亟待丰富等三大问题,构建了 “三阶梯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2]。

四、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育的研究界定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机技术创新、信息知识创新、信息思维创新的工匠人才,不论是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还是专业教育融入创新教育,不仅需要考虑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追求“创新”目标的特性,还需要考虑创新教育的普适性,故而将创新教育与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双向互融的研究将更加契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研究将“专创融合”界定为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互融的教育教学活动,双向互融可以将“双创”教育有效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双创”教育引领专业教育改革,以专业教育支撑“双创”教育发展。

本研究从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实践遇到的问题出发,重点加强计算机类专业专创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构建“互联网+”实践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双向融合,从六个维度进行创新改革实践,一是构建激发兴趣、跨领域综合且能成果化的课程内容。二是建设模块化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三是以多样化、生成性的教与学策略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四是建设纳入信息产业资源,材料丰富且区域合理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创新实践平台。五是培育掌握双创理念、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专业知识的教师创新团队。六是构建多元化及过程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专创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六个维度出发探索专创融合教育的路径,跟进信息产业的更替性和创新性,培育形成“一核心、二定义、三重构”的计算机类专业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教师在专创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功能,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参  考  文  献

[1]万是明.高职院校层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4):21-23.

[2]褚守云,李昆益,檀祝平.专创融合:高职双创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J].职教发展研究,2020(01):71-76.

[3]Nicole Seymou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Business Education, 2001,(9).

[4]戴裕崴,翟鸿萱,李云梅,刘建伟,杨玉兰,田洪军,吴冰,高莹,肖方,王称,李战强,魏所库,李国茂.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70-73.

[5]张亚萍,李曙生,朱鸿翔.聚焦“六融合”构建“六层次、全链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04):139-142.

[6]游磊,张洪,古沐松,周峻玄.地方高校“三元耦合”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双创人才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20(08):10-11.

[7]王志凤,王桂花.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课程重构研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79-83.

[8]戴飞铭,舒良荣.高职机械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08):49-52.

[9]李敭.融入“双创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2):79-83.

[10]宣翠仙,陈海荣,王成福,张雁平.专创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6):80-83.

[11]姬忠莉,吴烽,李昆益.基于“双向互融”的高职专创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20(10):40-45.

[12]陈奡册,李航,张崴,付冬娟,王国红,马荣康.专创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J].实验室科学,2020,23(05):236-240.

基金项目:青海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项目编号:19QJQ14)。

曹青琳(1973.11.01),女,汉族,河北藁城,副教授,教育碩士,西宁城市职业学院任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高职院校
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