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护理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1欧阳小鹃张丹凤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压氧发生率满意度

欧阳小鹃,张丹凤(通信作者)

赣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西赣州 34100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多发于颅内动脉管壁上,表现为异常膨出,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原因[1]。该疾病多发于40~60岁女性,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并辅以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是围手术期护理缺乏对患者病情的干预,导致神经功能无法获得有效改善,因此需要在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高压氧舱治疗以提高预后效果。高压氧舱治疗是指让患者在大于1个大气压的环境中间断性地吸入100%氧气,该治疗方法能提高脑组织氧分压,减轻脑组织坏死情况,从而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就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联合高压氧舱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2~58岁,平均(51.62±1.40)岁。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1~60岁,平均(50.85±0.9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颅内动脉瘤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等严重疾病;精神疾病;血凝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患者术前得到充足休息,提醒患者取合理、舒适的卧姿,以减少卧姿不当造成的颅内压上升;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类似疾病的成功案例,认真讲解与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疑惑,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术前6 h 禁食,适当听音乐或广播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术前状态。(2)术中: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做好手术区清洁、消毒等相关工作,调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前将手术所需各类器械清点完毕;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协助麻醉师做好麻醉准备工作,同时以聊天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放松心情,配合完成麻醉;准确无误地向主治医师传递所需的手术器械;密切关注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遵循医师安排采取应对措施;术毕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确保无一遗漏,避免因此引起的医疗意外感染和风险。(3)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用药等情况;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床头抬高15°~30°,利于减轻脑水肿、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叮嘱家属适当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饮食上以流食为主,后转为软食和普食,对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营养液补充,同时告知患者应食用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等;密切观察患者头皮下是否有积液、头部引流管是否阻塞、引流量与性状是否正常、切口愈合是否良好等;引流量应维持在300 ml/d,若有血性物质流出,应以肝素稀释液进行冲管,2~3次/d,避免引流管阻塞;叮嘱患者出院后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预防脑出血,若病情突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嘱咐患者出院后坚持做康复训练,按时到院复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术后,使用医用高压氧舱(烟台朗格高压氧舱有限公司,LYC 系列),在使用高压氧舱前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首次治疗时佩戴生命体征监护仪,在患者入舱前安装好呼吸回路连接装置,并准备好急救物品,将负压吸引瓶连接好,同时备好吸痰管、无菌手套、冲洗液等,也可以采用无线遥测心电监护仪实施全程监护,将压力设置为0.2 MPa,加压时间为25 min,减压时间为15 min,予以持续吸入纯氧80 min,1次/d,连续治疗7 d,每次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地板及舱内座椅、舱壁、附属设备等进行消毒,然后使用电子消毒仪消毒1 h。

两组均于干预7 d 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表格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和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积水、颅内出血、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脑积水1例、颅内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1例),低于对照组的27.50%(脑积水2例、颅内出血3例、脑血管痉挛5例、颅内感染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

3 讨论

90%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瘤体破裂出血前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只有少数患者由于动脉瘤影响脑部结构或邻近神经,会产生特殊表现[2-3]。临床中,瘤体破裂出血后的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脑脊液引流,外科治疗通常采用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动脉瘤包裹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4]。但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容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因此,重视并加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为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除了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外,术后对患者实施高压氧舱治疗也是一种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高压氧治疗属于无创治疗手段,其可使患者脑组织的供氧量迅速增加,对其线粒体功能进行保护,使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维持[5]。此外,高压氧舱治疗能够令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少,使脑组织炎症反应减轻,同时释放氧化应激和兴奋性脑神经介质,产生保护神经和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结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饮食、体位、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等进行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全面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可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高压氧发生率满意度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