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1林雪梅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肺部依从性康复

林雪梅

福建省漳浦县医院 (福建漳浦 36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作为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多发于老年人[1-2]。目前,临床治疗COPD 患者尚无特效方法,一般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肺部康复锻炼,改善临床症状。但多数COPD 老年患者缺乏对肺部康复锻炼的正确认知,导致锻炼依从性不甚理想,影响肺部康复效果,给康复护理提出更高要求。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是用于研究个体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型,能够促使个体向健康方向进行行为改变[3-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TTM 的康复护理在COPD 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COPD老年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0~78岁,平均(67.13±4.45)岁;病程2~17年,平均(9.45±2.17)年。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1~78岁,平均(69.72±4.49)岁;病程2~15年,平均(9.47±2.1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5]中COPD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及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病变;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知识宣教,示范并指导肺部康复锻炼内容;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

观察组实施基于TTM 的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康复护理方法:于患者出院后第4、8、12、16、20、24周,利用微信或电话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康复指导;于患者出院后第6、10、14、18、22周,组织患者回院复诊,并通过一对一指导等方式给予患者行为支持,25~40 min/次。(2)康复护理内容:前意向阶段,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询问其不愿进行行为改变的原因,并讲解肺部康复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引导患者回忆发病时身心的不适感受,帮助树立锻炼意识;意向阶段,肯定患者进行肺部康复锻炼的意识,对于存在的进步给予称赞与夸奖,嘱其积极付诸实践,并邀请患者进行规律的肺部康复锻炼,同时邀请预后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分享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坚持肺部康复锻炼对自身身心状态的改善效果等内容;准备阶段,结合患者病情与个性化情况为其制定具体的肺部康复锻炼方案及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护患共同讨论与分析锻炼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采用发放锻炼手册、播放视频等方式,教会患者相关锻炼方法,嘱患者添加护理人员微信,如锻炼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进行咨询;行动阶段:鼓励患者坚持进行肺部康复锻炼,并针对患者锻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锻炼建议,同时建立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的网络交流平台,邀请患者加入COPD 病友群,鼓励患者间互相给予鼓励与帮助,此外,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了解患者肺部康复锻炼的规范性,纠正错误,督促患者家属发挥监督作用,协助患者正确进行肺部康复锻炼;维持阶段:对持续进行肺部康复锻炼的患者给予物质、精神奖励,鼓励患者感受长期进行行为改变对身心状态的影响,并积极进行随访监督及针对性指导。

1.3 观察指标

(1)锻炼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的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3,重测效度为0.861,包括抵触情绪、配合度等方面,满分100分,≤60分为不依从,61~89分为部分依从,≥90分为完全依从。(2)肺功能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SA100)检测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锻炼依从性

观察组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锻炼依从性比较(例)

2.2 肺功能 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比较(%,x-±s)

3 讨论

临床主要依靠药物缓解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但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患者仍需加强肺部康复锻炼,以达到促进肺功能康复的目的[6]。但肺部康复锻炼耗时较长,且见效较慢,加之多数患者缺乏对肺部康复锻炼的正确认知,导致锻炼依从性降低,进而影响肺部康复效果。

TTM 认为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于患者不同行为转变阶段采取对应的转变策略,可提升其参与改变的意识,以促使其参与到行为改变中[7-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的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TTM 的康复护理用于COPD 老年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将TTM 引入COPD 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使得患者的肺部康复锻炼内容拥有明确的实施架构与理论支持。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肺部康复锻炼行为所处的不同阶段特点,采取多种宣教方式进行肺部康复锻炼的理论与心理支持,从而提升患者对肺部康复锻炼的认知,增强患者进行肺部康复锻炼的意识,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肺部康复锻炼中,进而利于提高锻炼依从性,保障康复效果。同时,护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健康宣教,可巩固与强化患者的康复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肺部康复锻炼相关知识;结合患者康复情况拟定定具体的目标、方案及实施步骤,可使其在锻炼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向心态,进而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此外,护理人员定期随访,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及锻炼情况,并实施针对性的纠正指导,能够巩固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念和依从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持续进行肺部康复锻炼,利于保障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TTM 的康复护理能够提升COPD 老年患者的锻炼依从性,改善肺功能。

猜你喜欢

肺部依从性康复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