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1陈波郑丹萍郑亚平潘建芬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神经功能

陈波,郑丹萍,郑亚平,潘建芬

溧阳市人民医院 1 神经外科 ,2 护理部,3 神经内科 (江苏溧阳 213300)

颅脑外伤是指跌倒、撞击或高处坠落等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软组织(头皮)损伤、颅骨损伤(骨折)和颅内组织(脑血管及脑膜)损伤,三者可独立出现,也可合并存在,临床多见三者合并发生[1]。经临床治疗后常存在较长时间的康复期,这一时期因受疾病及疾病带来痛苦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负性情绪,影响康复进程,因此,于颅脑外伤康复期予以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3]。有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在减轻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4]。为获得更理想的康复效果,临床一直在探究更科学的康复护理模式。阶段式康复护理是指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予以针对性强的分阶段干预,充分发挥康复护理作用,可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的108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17~80岁,平均(55.48±5.27)岁;疾病类型,脑挫裂伤20例,颅内血肿34例。对照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17~80岁,平均(55.39±5.42)岁;疾病类型,脑挫裂伤19例,颅内血肿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颅脑外伤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或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依从性差或对酒精及药物存在依赖;拒绝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有效识别与干预、心理疏导及康复锻炼指导等。

观察组采取阶段式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脑水肿期(缺乏自主意识):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取得认可后向其讲述协助患者展开被动锻炼以预防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而出现肢体功能退行性改变的方法,如指导家属以肩外展或肢体屈50°及内旋15°正确开展患者上肢伸展运动,以定时改变患者体位(一般间隔2 h 左右)预防褥疮,运动强度及频率均应根据患者实际循序渐进。(2)病情稳定期(意识逐渐清晰):通过按摩形式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增强、保护肌肉代谢,避免长时间不运动而出现肌肉萎缩;由于患者意识逐渐清醒,此时还应考虑心理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因此应密切关注患者应对疾病的心理状况及对康复锻炼的认知情况,及时识别负性情绪并采取个体化共情、鼓励、案例分享等方式改善情绪状态,促使患者更积极地应对疾病与康复锻炼(此阶段的康复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如练习起坐、翻身、肢体伸展等,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予以有效控制),同时还应讲解、分析康复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增强患者对康复锻炼的重视程度,强化康复运动意识,调动康复锻炼积极性。(3)恢复期:此阶段患者多已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内容可增加床边站立运动,逐步开展站立、行走、步态调整、上下阶梯等活动,从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至鼓励、锻炼患者自主完成洗手、脱衣、进食等生活技能,逐步恢复自主生活能力。(4)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保证患者出院后正确、正常地进行康复锻炼,同时通过沟通鼓励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以及积极面对生活等。

1.3 评价指标

(1)神经功能: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价,包括意识水平、最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项目,总分42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6]。(2)运动功能: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进行评价,包括上、下肢能否做出反射活动、能否进行屈肌协同运动、能否进行伸肌共同运动等,上肢总分66分,下肢总分34分,共100分,评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7]。(3)并发症:比较两组褥疮、口腔感染、应激性溃疡、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

护理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NIH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x-±s)

2.2 运动功能

护理前,两组上、下肢F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上、下肢FM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FMA 评分比较(分,x-±s)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康复期较长,所占用的公共医疗资源较多,成为了目前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且由于脑组织生理功能的特殊性,颅脑外伤患者往往存在感觉、运动、意识等多种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患者在颅脑受创后对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等均存在重塑、再生需求[8-9]。有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时机予以神经元刺激,可有效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充分发挥重塑及再生功能[10]。分阶段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予以个体化并具强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有利于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更有效的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后,两组NIH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阶段式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研究指出,阶段式康复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各种运动锻炼刺激,可有效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且在运动功能改善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后,两组上、下肢FM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东玲和刘雪平[12]的研究结果相似,均表明阶段式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运动功能。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阶段式康复护理可减少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阶段予以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有关,如脑水肿期的体位更换可减少褥疮发生[13-14]。

综上所述,将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神经功能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