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疼痛护理管理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1熊海燕刘渊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分型穴位

熊海燕,刘渊(通信作者)

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12)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1]。该病病程长,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腰背四肢伸长缩短、骨折等症状,其中疼痛是其最为直接且常见的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2]。目前,临床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疼痛部位和程度的不同,止痛效果常不明显,需要结合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夯实治疗效果[3]。中医护理以中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类型采用针对性的中医干预措施,在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的护理干预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该病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4]。本研究探讨中医疼痛护理管理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化中医护理的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16例,女25例;年龄55~75岁,平均(67.52±5.4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3例,中学14例,本科及以上4例;婚姻状况,已婚35例,未婚或离异6例;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37±0.75)年。对照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53~77岁,平均(68.14±6.0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中学13例,本科及以上6例;婚姻状况,已婚36例,未婚或离异5例;病程7个月至6年,平均(2.44±0.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标准[5];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4分;神志清楚,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依从性高,能配合治疗及护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可能导致腰背部、四肢疼痛的疾病;入组前1个月内使用镇痛类药物;严重的精神或行为异常,明显智力障碍;有严重心血管、肺部、肾脏基础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预防并发症护理、遵医嘱给药等,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每2周1次,了解其康复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疼痛护理管理。(1)构建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科主任、5名高年资护师、3名中高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组成,负责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2)培训与考核:对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中医疼痛护理管理培训,内容包括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疼痛护理等,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操作培训等,培训完毕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参与管理小组的工作。(3)病情评估及方案制定:患者入院后充分了解其病情,进行中医辨证诊断,根据其情况制定疼痛管理相关规范化中医护理方案。(4)护理措施:情志护理,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应用情志疏导、陶冶情操、情志相胜等方法进行情志护理,如对肝郁气结患者护理人员需耐心、亲切与其交谈,避免激怒患者的因素,使其保持心态平和,对心肾不交患者护理人员需运用鼓励、安慰的语言与其沟通,以提升患者信心,对心虚胆怯患者护理人员需以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其沟通,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获得克服疼痛的信心和决心;中医饮食护理,在骨质疏松症饮食宣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饮食护理,如肝肾阴虚型可适当进食枸杞、山药、芝麻、核桃仁等食物,脾肾阳虚型可进食莲子、芡实、羊肉、桂圆、海虾等食物;推拿按摩,运用按摩的捏、摇、扳、拔等手法,根据疼痛部位取穴,每个穴位按揉由轻到重,15 min/次,2次/d;耳穴压豆,选取皮质下、神门穴及疼痛部位相关穴位,将药丸、药籽贴于穴位上并按压3~5 min,2~3次/d;穴位敷贴,选取名门、腰阳关、肾俞、关元俞穴及疼痛部位相关穴位,药物选肉桂、丁香、吴茱萸、丹参、白芍、茯苓等,粉碎后制成圆形药饼状的中药药膏,对准穴位后用透气敷贴固定,持续敷贴30~60 min/次,1次/d。

两组均护理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1)疼痛程度:于护理前和护理2、4周后采用VAS 评分进行评价,以一条长10 cm 的直线来表示,由无痛到无法忍受的疼痛分别为0~10分,患者根据主观感受的疼痛强度来标记,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2)生命质量:于护理前、护理4周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36,SF-36)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3)护理满意度:护理4周后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判定,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关爱患者、护理管理、健康教育、业务水平等,总分100分,分为满意(>90分)、一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点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护理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4周后,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x-±s)

2.2 生命质量

护理前, 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x-±s)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4周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多以慢性腰背疼痛为首发症状,长期疼痛症状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困扰,给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沉重负担。研究表明,在对患者实施有效及时治疗的同时,护理干预也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疼痛必不可少的环节[5]。常规护理主要是提供基础的医疗护理,对疼痛的干预效果不明显[6]。

祖国传统医学中,骨质疏松症属 “骨枯”“骨痿”等范畴,其基本病因与“气血紊乱、五脏虚损”有关[7]。中医护理将中医辨证融入日常护理工作,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在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技术优势[8]。本研究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个性化中医辨证疼痛护理管理,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情志护理,使人体七情调和、气血通畅、补益肝肾,有利于患者心理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减轻主观疼痛感[9];中医饮食护理则根据不同辨证分型指导患者摄入针对性的营养物质,达到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康复速度的目的[10];结合推拿按摩、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措施,起到畅通脉络、修复静脉的目的[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2、4周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4周后的SF-3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辨证疼痛护理管理有利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缓解,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观察组护理4周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易于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医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中医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分型穴位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