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法腔镜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10-21步同静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腋窝单孔根治术

步同静

大连公安医院外科 (辽宁大连 116011)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早期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多实施改良根治术,虽可有效清除病灶组织,但是手术创伤性较大,会破坏女性形体,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创伤,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而单孔法腔镜保乳术具有创伤小、能有效保留乳房等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所接受[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法腔镜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35~65岁,平均(52.60±3.20)岁;肿瘤直径2.0~5.0 cm,平均(3.90±0.25)cm;病灶位置,左侧36例,右侧24例;TNM分期[3],Ⅰ期34例,Ⅱ期2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40例,Ⅱ级20例。试验组年龄33~67岁,平均(51.50±3.50)岁;肿瘤直径2.5~5.5 cm,平均(3.92±0.22)cm;病灶位置,左侧34例,右侧26例;TNM分期,Ⅰ期32例,Ⅱ期28例;ASA分级,Ⅰ级41例,Ⅱ级1 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4]中乳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均完整;符合单孔法腔镜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指征;心、肝、肾功能正常;单发病灶;肿瘤距乳晕>5 cm。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腋窝淋巴结有明显融合且与腋静脉、臂丛神经相连;近3个月服用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过敏体质;合并累及皮肤的活动性结缔组织疾病。

1.2 方法

两组均在进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患者取平卧及患侧上肢90°外展位,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全身麻醉。

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术中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Harmonic Focus-GEN 04弯型多用剪超声刀,并配备FOCUS刀头,取以乳头、乳晕为中心的横行梭状切口,长约20 cm,切口应距病灶外缘2 cm 以上,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使用组织钳钳夹切口皮肤作牵引,沿皮下及浅筋膜间游离皮瓣,上到锁骨,下到腹直肌前鞘,内到胸骨边缘,外到背阔肌前缘,皮瓣厚度为0.5 cm,将乳腺及基底胸大肌筋膜锐性剥离至胸大肌外缘,切开喙锁筋膜,将腋窝脂肪淋巴结组织完整廓清,然后按照腋窝静脉走向实施预防性清扫腋窝淋巴结,切除乳腺组织并清扫完腋窝淋巴结后进行止血,无活动性出血后在腋下及胸壁旁各留置1根负压引流管,间断缝合切口,敷料覆盖切口后酌情加压包扎。

试验组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术:术前15 min,在肿物边缘外1 cm 环周注射亚甲蓝0.5 ml(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85,规格10 ml∶0.1 g)对预切缘予以标记,利用腹腔镜免气腹器械悬吊手术区域表面皮肤,构建腹腔镜手术所需空间,在胸大肌外缘做一长度为2 cm 的戳孔,利用隧道器初步钝性分离皮瓣和腺体浅层间隙,经戳孔置入单孔腹腔镜专用Trocar 与手术器械,于腹腔镜下切除肿瘤病灶并送去进行病理检查,切缘阴性患者腋窝顺皮纹做切口并进行淋巴结清扫,范围为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深面,若切缘为阳性需扩大切除范围,待切缘为阴性后再次为其实施淋巴结清扫,术后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留置1根负压引流管,经单孔切口一端引出,腔镜下以倒刺线连续缝合剩余腺体,敷料覆盖切口后酌情加压包扎。

1.3 评价指标

(1)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下出血、上肢水肿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x-±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较为复杂,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发。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故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手术治疗通过切除乳腺肿瘤的方式控制病情进展,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升高、审美观念不断增强,女性患者不但要求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要求能够保留乳房外形。

改良根治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最传统、经典的手术方案,虽能使患者乳房得到保留,但是乳房表面手术瘢痕较长,而且腋窝手术需要再做切口,无法满足患者对外形美观度的需求,会影响其术后乳房满意度、性健康程度,降低生命质量,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5]。单孔法腔镜保乳术具有切口小等优势,逐渐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术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改良根治术的术野清晰,术中可通过触诊确定切除范围后使用超声刀切除病灶,手术用时较短;而单孔法腔镜保乳术无法通过触诊确定手术切除范围,需通过亚甲蓝标记切除腺体,且术中还需要安装免气腹腹腔镜器械悬吊手术区域标明皮肤,导致手术用时较长[6]。改良根治术中需做较长的手术切口,且术中需要完全切除乳腺组织及下方的胸大肌筋膜、Ⅰ区和Ⅱ区腋窝淋巴结,导致术中出血量多,手术创伤大,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而单孔法腔镜保乳术只需在胸大肌外缘做一戳孔,手术切口小,且利用腹腔镜专用Trocar 及手术器械便可切除肿瘤病灶及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对机体的损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利于缩短住院时间[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单孔法腔镜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意愿及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宜患者的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单孔法腔镜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与改良根治术相比,单孔法腔镜保乳术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住院时间更短。

猜你喜欢

腋窝单孔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