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彩超探头互呈90°同时定位心包积液穿刺的应用

2021-10-21张志梅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包积液成功率

张志梅

于都县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2300)

心包积液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包疾病之一。心包穿刺置管是目前治疗该病患者的有效手段,不仅可快速缓解心包填塞症状,还可准确判断积液的性质。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包积液患者的诊疗中,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1]。但常规单个超声定位仍存在定位不准确、需多次反复穿刺等不足,给患者造成痛苦。本研究探讨两个彩超探头互呈90°同时定位心包积液穿刺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包积液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9岁,平均(53.78±6.06)岁;心包积液程度,中度12例,重度18例。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8岁,平均(54.26±5.97)岁;心包积液程度,中度10例,重度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心包积液;意识清醒;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严重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有严重内科疾病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治疗,仪器采用PHILIPS 公司生产的IE33及HD11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探头C5-2及专用穿刺架,设置频率2~5 MHz。

患者取半卧位或者坐位,于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点,一般取距体表最近、液平段最大处,再确定最佳方向及进针深度。试验组采用两个彩超探头互成90°定位心包积液,一个放置于心尖部,另一个放置于腋中线位置,同时定位心包积液;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一个彩超探头定位心包积液。定位完成后,进行局部麻醉,然后以18G 中心静脉穿刺针指向预定方向缓慢进针,超声实时监测进针深度及针尖到达的位置,见液即停;送入导丝后取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7F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直至心包腔内;拔出导丝,超声下确认导管位置无误后,连接引流器,并采用皮肤缝扎固定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术后将引流液送细胞学、细菌学检查。注意,引流过程中,首日放液不超过300 ml,重复放液可逐渐增加至300~500 ml/d,待心包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1)临床效果:于治疗7 d 后进行评价,患者气短、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引流管内无液体流出,超声复查无明显积液为治愈;患者气短、胸痛等症状有所改善,超声复查积液显著减少为显效;患者气短、胸痛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超声复查积液未见减少甚至明显增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治疗期间感染、出血、胸膜破裂、膈肌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

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超声仪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术在心包积液的诊疗中已能较好实现实时显示和精准定位的效果,从而能为医师进行穿刺手术提供参考,并能最大限度降低穿刺风险,避免损伤重要脏器,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更易于被患者接受[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单个超声探头进行定位,操作中往往需要频繁移动探头才能进行准确定位,增加了定位的难度、延长了定位时间,部分患者需要多次反复穿刺,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发生风险[3-4]。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两个彩超探头互呈90°同时定位心包积液穿刺,能同时从多角度、多方位清晰地显示积液所在位置及积液的范围,便于准确选择穿刺点,穿刺过程中可实时观察进针深度和方向,避免因患者体位限制影响穿刺置管,最大限度避免单个探头频繁更换探查部位,保持了操作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了对患者重要脏器及血管、动脉造成损伤的风险[5-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个彩超探头互成90°定位心包积液显著提升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可迅速缓解病情,促进患者康复;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个彩超探头互成90°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两个彩超探头互呈90°同时定位心包积液穿刺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包积液成功率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