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巴赫《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

2021-10-21

黄河之声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协奏曲巴赫和弦

刘 韫

一、巴赫的音乐与《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

(一)巴赫的生平

伟大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巴洛克时代德国杰出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小提琴和大键琴演奏家。在其儿时便学习和掌握了古钢琴、管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法,并在作曲方面展露出惊人的天赋。1703年后他受雇于教堂、宫廷及学校,先后任管宫廷乐队小提琴手、管风琴师、乐队首席、宫廷乐长,并长期在教堂任职。巴赫的作品大部分为古钢琴创作,代表作有被称为“旧约圣经”的《十二平均律曲集》、《创意曲集》、《戈登堡变奏曲》、《法国组曲》、《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等。

(二)巴赫作品的音乐特点

巴赫的音乐充满深刻性与人性的本质,人们从其间汲取灵感并找到音乐发展的未来空间,甚至认为他的音乐是每日聆听、体会的精神食粮。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的他,代表了键盘复调音乐长久发展演变的终点,可谓登峰造极者。不但延续和发展了前人得复调音乐,而且在创作上赋予了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性内容,将复调音乐提高和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重大突破。

巴赫所生活的时代受宗教思想统治,导致他的创作观念具有谦卑、质朴、内向、勤勉和坚强的宗教思想地特性。因此,其音乐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带有强烈浓厚的宗教性、民间性、国际性。不仅有德国民间音乐元素,且融合了法国、意大利等西欧不同的民族传统音乐。二、宏伟、巨大、深刻的音乐特色,表现出他音乐中悲、哀与痛苦的体验,光明与希望的追求。三、音乐规模感、体裁感、结构感和层次感,其作品中将节奏动力性、雄伟英雄性与抒情歌唱性贯穿始终。

(三)《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音乐由复调音乐趋向于单音、主调和世俗音乐风格,音乐作品旋律优美,风格清新明快,对巴赫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受到宫廷贵族的喜爱。到莱比锡后,他潜心研究意大利音乐,1734年这首为双层大键琴而作的独奏键盘作品《意大利协奏曲》(Italian Concerto ,BWV971)在巴赫笔下应时而生了。这部作品仿照当时意大利小提琴协奏曲,采用快-慢-快三个乐章地形式,通过改变声区和借着双手在键盘的连接、交替来充分地表现出富于变化的独奏旋律和织体丰富音响间的协同性与对立性,展现出键盘乐器亦具备乐队的音响效果。在这部作品中,其突破了这一时期大部分音乐家即兴使用双层大键琴上下键的做法,对如何运用双层键盘进行明晰的标示。

二、《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艺术风格

(一)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

巴赫把这部作品题名为“依意大利趣味协奏曲”,正如其名,首先该曲与明亮欢快、活泼轻松的意大利音乐密不可分,表现为清新明朗的主调风格。本作品极力模仿意大利音乐的主调趣味,旋律线条明朗直率,富于表现力。主题刚劲有力、大气恢宏,使得第一乐章音乐生机勃勃、精力充沛,意大利趣味充满在整个旋律中。

其次为世俗性与宗教性的统一,作曲家将强烈的主调音乐风格与结构规整严谨的复调织体相结合,使音乐风格更丰富鲜明,将世俗性与宗教的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最后也是最独特的特点为具有乐队思维与特征——独奏与全奏的对比,即音色与音响上的多重对比。《意大利协奏曲》将独奏协奏曲中独奏与乐队声部呈现在单一的双层大键琴中,第一乐章中巴赫竭力模仿了协奏曲中独奏与全奏音响厚度色彩的变化和音色的对比,并强调二者在键盘演绎中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展现出独奏与乐队合奏间的相互呼应,使音乐纵向感、旋律性更丰满。

(二)作品中体现的巴洛克风格

巴赫创作时代背景受到宗教思想统治,德国的键盘音乐具有明显的宗教风格。这部作品在创作手法中广泛地运用对位技法,体现出巴洛克时代协奏曲继承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并将其推到顶峰,更表现出这一时期崇尚理性以及极强的宗教感。

巴洛克一大特征便是“情感论”,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即通人性,倾向世俗化,通过鲜明强烈的强弱对比和动力充沛的主题,来表现人类情感。赋予华丽装饰的巴洛克风格,在本乐章中细节雕饰亦比比皆是。

三、《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二)主题和复调的分析

1、主题

第一乐章的主题(例1)为4加4的两个平行乐句,1-4小节是主题核心,以主调F大调主和弦开启整个乐章。开头弱起断奏,后半句切分节奏,小落提结束,第二句是第一句上方五度的模进进行,以属和弦开启,体现出主题热情饱满、严谨庄重的特点以及意大利音乐风格,整个乐章融合了多个插部与主题相交织相对比,使音乐增添了一些柔美生动的色彩。

例1

2、复调

对比复调的写作手法在第一乐章中被运用多次。在例2中,左右手都有各自的旋律且这三组音都按照各自的规律上行进行。插部2中的例6、插部3中对应类似的地方都用了对比复调的手法。

四、《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技巧探析

(一)第一乐章的触键

在触键方面,声音应做到饱满干净有力且清晰,要注重断连的对比,笔者将通过断奏、连奏、和弦、装饰音方面具体阐述第一乐章的触键。

1、断奏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基本触键方式为断奏触键技术,本曲第一乐章便大量使用了这一技术,弹奏时要注意线条的清晰度与连贯性。

在例1中,前面两小节三个音谱面上标记为跳音,弹奏为断奏。此处应避免只是手指单纯的断奏,这样容易造成发力点靠后,使整体声音压抑且不清晰。而巴赫时代的断奏时值要长一些,需用小臂来带动落健,且力量集中在指尖,有思考的去落下这三个音。紧接着,个音程上方有保持音的标记,应使琴键保持更长时间,至少把时值弹够。此外要想音色有改善,落键时须有推的动作,手腕稍往外带,手臂松弛些,使声音富有弹性。

在例3中左手伴奏织体为连跳,弹奏容易敲击感强。练习时需要左手贴键,音程两个音要同时推着落键,要非常整齐,并有线条性,应突出一指冠音旋律线。第一乐章中还出现过两次这样的左手连跳,应特别讲究,小心地去演奏。

例3

2、连奏

第一乐章中有很多16分音符的连奏,如例4中,忌弹奏颗粒性太重,手指抬的过高,敲击的意味就会很明显。这里左右手均为连奏,手指贴键并缓慢下键,音与音之间要无缝衔接,手腕和小臂要具有向外扬的带动性和方向性,达到力量的转移。在慢练时,手指可以高抬指缓慢下键以保证每个音的清晰度,下一个音可以在上一个音未起来时落下,来做到音与音之间的连接,然后帖键练习。

例4

例5中的左右手的连线就是句子的划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都小幅度抬手,但与下一句的首音要连接自然流畅,不能留下缝隙。

例5

3、和弦

和弦如只是手指框架摆好直接下键,容易造成僵硬沉重的效果。可结合哈农39条的和弦及其转位练习。在手型摆好后,落键时一定要有手推、手腕带动且有上扬的动作,从而使和弦听起来不是刺耳、向下砸的音效,而是上扬、明亮和有方向感的音色。手腕、小臂、大臂保持在相对放松的状态,内紧外松。在下键时,手指力量要集中在指尖上、如例1开头主和弦要整齐集中且积极,有一种开门见山、打响号角的意味。

4、装饰音

巴洛克时期装饰音与其他时期迥然不同,一般第一个要强调,弹奏时要稍作突出,如例6中F。

例7中,右手有大段的颤音,每个音应弹得平均整齐且清晰,与左手要搭配均衡,可结合哈农46条颤音练习,以变换节奏、重音为主并配合节拍器由慢到快,这样不仅能提高每个手指的独立性、颗粒性和手指的均匀度,还能锻炼每两个手指,尤其是薄弱的四五、三四、一三、二四,达到力度、速度均衡。

例7

(二)第一乐章的处理和练习方法

开始(例1)作品情绪是欢乐、有活力的,左手应积极有力,想象在羽管键琴上演奏和弦,把主和弦亮出来,但也要控制一点,不要用力生硬,为后面更强的属和弦留有空间。右手多用指尖点要小一点,第3—4小节右手的多声部需清晰地把控。高声部旋律线条要清晰表现出来,同时注意切分节奏。高、中声部要有情感、有起伏地表现,低声部保持够时值。第4小节落提的两个八分音符要弹得时值相同,忌后一个音短,并做明显的减弱。左手2、3小节的两组音,弹奏时要有从上往下走的感觉,触键点应小并有感情地演奏。第2—4小节就像一句话,单独弹也是有自己的旋律性的,第5—8小节是前一乐句的加强版,手指下键要更深一些。

接下来两句(例8),右手的g²和c³上方都标记了重音,但不能理解成完全重音,要特别注意这两个音为加深突出,是一种音色的处理。十六分音符按谱面上的表情记号来弹,要有律动感。左手两个和弦第一个弱一些,第二个加深、强烈些,注意一指上方连音符时值的保持。此后上行八分音符的跳音,演奏时为稍微短一些的断奏,并有渐强的趋势。

例8

13-14小节中(例9)左右手整体渐弱,尤其是左手四个和弦一定要做好渐弱,依次为f、mf、mp、p的力度变化,且保持够时值。右手要特别小心地落下每一个音,弹出灵动精巧的感觉及渐弱的力度。

以下乐段中(例10),右手为伴奏、左手为旋律且很重要。右手这里全部连奏并按P的力度弹奏。谱面上渐强渐弱的标记主要是为左手而标,因而突出旋律线条尤为重要。如第一组带连线的c¹d¹e¹要有明显渐强,后面的e¹c¹渐弱,四分音符的c¹也是同例8的两个音处理相似,一定要弹够一拍。最后一行左手,要做小小的渐强。练习中,双手分开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为防止出现不平均和渐快的现象,每天练习变换节奏、重音及跟节拍器是必不可少的,左手要单独练出旋律性,强弱处理要正确。

例4中,27到28小节的第一拍,此处的稍微渐慢要注意,因此处是个问句,后面到30小节是对问题的回答。从30小节起,主部结束,插部1弱起开始(例3)。第一个主和弦注意保持够一拍,而且要强有力做腕部推动发力。左手应处理为立即弱奏并具有线条感与类似脉搏的节奏感。右手为中强且需突出。①句右手要弹好乐句,通常先上后下,即先做渐强再做渐弱,表情要丰富,起伏要更明显。②句整体以弱力度为主,整个右手弹奏要均匀,第三小节三十二分音符容易弹得像嘴里含着食物说话那样含糊不清,要像演奏前面两个音那样均匀、清晰,避免出现粘指。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应每日单独练习,由慢到快,尤其是过渡速度。此句以每两个小节为一组,都是先渐强后渐弱,在弱的前提下是很难弹奏的。练习时手指动为主,即保持三关节的灵活与积极性,平稳地进行整句弹奏。总体看,①②句要做对比,①强②弱,一句明一句暗。

例2中,容易出现处理太过平缓之现象,应注意左右手都有连线,说明都有连奏与起伏。左手每个小节不仅第一个音要加深和保持,且后面连线的三个十六分音符和一个八分音符为上行音阶,自然要有小小的渐强弧度,到最高点的八分音符也是整小节左手力度的最强音。左手要做到一小节比一小节强,,故开始弹奏要弱。左手单独练习上述的音乐性,注意听低声部四分音符f、g、a的和中声部八分音符f¹、g¹、a¹的渐强。右手这里应非常平稳均匀地进行弹奏,为避免此问题,要以四个音为一组采用变重音、变节奏及变速度之方法来练习,手指独立性练好了均匀度自然随之更好。

主题第一次回归(例11)为齐奏,左手十六分音符进行为连奏且需渐强,到第三个小节力度要逐渐减弱些。右手奏法同例1,注意第四个小节a¹保持够时间,整体应有纵向和声听觉之感。

例11

本曲61-64小节(例12),双手每个小节的最高音都应稍作强调,右手之b²a²g²和左手之g¹f¹e¹相呼应。65-68小节,右手d²要适当做强调,强弱对比要明显,整体动机与例5中35-38小节动机一致,右手这里的三十二分音符与37-38小节类似,都需每日多加练习。

例12

在第一次主题回归结束的地方(例13),不能仅是依照谱面上那样强奏,要注意这里是终止式,应避免弹奏生硬,腕部在做推的动作时发力要缓一些,手指落键要深一些。这里处理得要有终止感,坚定地结束,这样与弱起开头的第二插部形成显著的对比。

例13

进入第二插部(例14)后,91-96小节是弱的基调,笔者认为这三组都为弱奏毫无变化是错误的。每组都由装饰音、十六分连奏、八分音符断奏的两个小节组成,每组的第一个装饰音小节均为弱奏,手指需积极且弹得精巧清晰。每组第二个小节的十六分音符应适当稍作渐强,且一组比一组强,到最后一个八分音符都要收回来些,做到有紧驰有序的张力,收放自如。

(三)第一乐章不同演奏家版本之比较

匈牙利钢琴家安德拉斯·席夫注重音乐的表现力,由于他学习过古钢琴且专心钻研巴赫作品中乐句的划分,是具有权威性的巴赫诠释者。第一乐章中分句处理清晰,层次划分细腻,注意各声部间力度与音色的均衡的同时强调主题声部的旋律线条,用丰富、柔美的音色来突出主部与插部间的变换和对比。在其演绎下的此曲清新悦耳、通透精致。

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公认的演奏巴赫的权威之一。其手指具有极高超的声部控制力,第一乐章中左手旋律清晰,且每个断奏都好像融合了他毕生对巴赫研究的思考,尤其是小指的低音特别加深突出,让和声感与织体立体感好更强烈、厚重。而右手旋律生动、指尖颗粒性强,这样使得独奏与乐队总奏同时进行时,独奏声部突出,对位处理细腻。古尔德的演奏精湛而不失炫技,且给予了强大的生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中,巴赫不仅继承了活泼热情的意大利主调音乐,而且还融入了德国严谨的复调结构,使得整体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同时展现出协奏曲中独奏与总奏的对立统一和丰富多彩的音色、音响效果。通过对此协奏曲第一乐章风格特征、结构、演奏处理和不同演奏家对比等方面进行浅析,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巴赫的协奏曲创作风格及演奏要点,便于学习者更好地演绎这首作品。■

猜你喜欢

协奏曲巴赫和弦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春日协奏曲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