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本位”的汽车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

2021-10-20赵岩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汽车专业项目化教学

赵岩

摘要: 汽车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人们对于汽车运行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对于汽车的故障检测与维修,必须由专业人才进行检测其故障原因,进而采用科学的方法予以修复,从而降低汽车的安全隐患,提高其出行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就必须突出“能力本位”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建立以项目化教学为基本模式的能力培养体系,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

Abstract: Automobil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ffic tool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people for car running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re also rising, especially for fault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ar, the fault reason was must be tested by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and adopt the scientific method to repair, and reduces the safe hidden trouble of the car, raise the level of its travel safety. In this context, the importance of "competency-based" must be highlighted in the talent training of automobile majo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skills.

关键词: 能力本位;汽车专业;项目化教学

Key words: competency standard;automotive major;project-based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20-0225-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在逐年递增,同时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汽车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其安全性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点,因此必须通过更加完善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作为支撑,才能保证汽车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也要以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能力与维修水平为主要目标,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项目活动,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1  创建汽车检测诊断项目,提升学生诊断能力

汽车检测诊断是针对汽车安全性能的综合检查,主要通过对汽车的性能、外观、发动机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检查,排除安全风险,找出其中存在或可能存在故障的因素,进而通过维修技术解决其中的问题。在汽车专业中,则要围绕学生的诊断能力建立项目活动,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1.1 创设开放项目,建立诊断标准

在项目创建过程中,汽车检修项目必须保持其开放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全车进行检测,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安全隐患或故障因素。因此在项目建设环节中,需要将具体考核内容隐藏于项目之中,而通过建立诊断标准,明确汽车运行状态与形式性能的基本表现,以此实现有效考核与能力训练的目标。

首先,要建立汽车的动力性检测标准。根据汽车的基本构造可知,发动机转矩以及有效功率是决定汽车运动性能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动力性检测过程中,主要的检测标准体现在最快驾驶速度与最大爬坡能力两个方面,如果存在加速、动力等问题,则需要从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方面进行依次检查。其次,要建立汽车的经济性标准。汽车经济性评价指标主要为整体油耗量,一般以百公里的燃油量为计算标准;同时,内部润滑油的消耗量也是检测与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汽车内部系统运转、离合器磨损等有着直接影响。其三,需要对汽车的安全性建立标准。这也是汽车检测与诊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针对汽车安全相关的所有部件与系统进行检查,一方面要检查零部件是否出现损毁现象,另一方面则要检查其质量是否依旧达到运行标准,是否存在损坏可能。此外,在当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还要对其系统安全性能进行全面检测,以保证汽车达到安全标准。

1.2 确定问题核心,开展具体诊断

基于上述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则需要学生采取两种方式先后进行诊断。首先,应采取人工诊断的方式。该方式主要依靠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维修经验展开,通过对汽车外况以及运行状况的观察分析,以一种直观地方式对汽车故障作出判断。在该方法下,学生无法通过参数对比,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动手拆卸或者听音闻味等方式,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故障存在的部位等。该方法主要用于强化学生的诊断经验,并能够将经验转化为感官所敏感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人工诊断的能力基础。

其次,需要学生利用现代仪器进行检测诊断。该方式可以避免对汽车的拆卸过程,通过现代化检测设备分析汽车的各项参数,比如万能表、测速仪等,进而找到其中的异常状态数据,并得出故障问题结论。例如在实践项目建设中,教师可以设置前轮摆振故障问题,而学生在诊断过程中,通过对方向盘稳定性检测可以发现其安全风险,进而可以展开更为细节的诊断过程。第一步,需要利用仪器对汽车传动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内容包括传动结构连接处、汽车轴承密实性等,同时要对汽车前轮轮毂进行金策处理。第二步,要检测汽车的端面圆最大跳动量与径向圆最大跳动量。一般家用汽车的最大跳动量在1.0mm左右,径向圆最大跳动量则保持相同。如果檢测结果超出标准规范,则需要进行维修,一般维修过程至少需要将端面圆最大跳动量缩小在2.0mm以内,而径向圆最大跳动量则要缩小到1.5mm以下。第三步,在维修完毕后,需要重新进行参数检测,如果端面圆与径向圆都达标,那么需要对汽车前轮稳定性与平衡性进行检查,如果其数据同样存在问题,则要采取对应的维修措施进行修理。通过这样的开放式项目建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汽车诊断岗位的工作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其诊断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创建汽车故障维修项目,提升学生维修能力

汽车故障维修是建立在诊断基础上的操作,当检查出汽车存在故障问题后,需要维修工作人员根据诊断问题找到实际存在问题的零部件或结构,通过对应的维修操作去除故障因素,从而还原汽车的正常运行状态。因此在汽车专业中,教师还应创建各类型的维修项目,以针对性提高学生对不同故障的处理能力。

2.1 建立项目任务,展开故障分析

故障维修与汽车诊断不同,诊断需要对车辆进行全身分析,而故障维修只需要针对性解决问题。因此在项目建设中,可以采取主题式规划方法,针对汽车的发动机启停故障、油耗故障、尾气故障、噪音故障、机油变质故障等问题,设置不同的项目方案。在该类项目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学生进行故障分析,先从理论层面上建立深刻认知,避免出现操作上的失误或问题。发动机启停故障主要指的是汽车在发动或熄火时出现的故障,该方面的故障与发动机直接相关,一般表现为发动机内部出现线路短路、蓄电池点量出现问题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引起启停环节的运行问题。油耗故障主要指汽车发动机对于油气资源消耗超标,进而影响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或环境,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因素则较多,包括燃油与空气混合不充分、活塞质量出现问题、其他零部件存在磨损或阻塞等。尾气故障主要表现在尾气的颜色效果上,正常情况下汽车尾气为无色状态,当燃油出现不足状态时,会排出灰色或黑色的尾气,同时由于内部活塞磨损严重,甚至还会导致出现蓝色尾气。在维修时需要结合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噪音故障指的是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噪音现象。正常发动机运行时不会产生或只产生较小的噪音,如果使用离合器时发动机出现类似鞭炮声的噪音,或者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发动机与底座撞击而引起换挡卡顿时,都呈现为常见的噪音故障。具体的故障发生原因包括油塞故障、汽油燃烧不充分、发动机支架不稳定等。机油变质故障指的是汽车系统内部的机油出现质量问题,包括机油类型选择、滤芯堵塞、滤芯破坏等方面,而机油质量出现问题后,就会直接影响汽车的经济性与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其安全性,同样需要提高关注。根据以上的故障分析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每一种故障产生基本认知,进而在实践中拥有更充分的理解与把握。

2.2 组织小组实践,参与故障处理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一般则要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比如在维修发动机启停故障项目中,学生通过故障分析,可以判断其与发动机内部的火花塞有一定关联,因此需要检查火花塞是否损坏或者存在粘连燃油的情况。于是学生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先对汽车进行拆除火花塞处理,并检查是否存在小组提前作出的判断。如果火花塞未损坏,学生需要继续探讨,进而选择利用电路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内部电流情况检查,如果火花塞可以正常放电,则需要进一步探讨,并针对喷油嘴零件进行检查,如果其发生堵塞,同样会造成发动机的启停故障。在油耗故障维修项目中,学生在故障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一般故障主要存在配气机构或燃油供给系统之中,因此需要优先并重点检查这两个部位。首先,学生需要对这两个系统结构及其内部零部件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磨损问题,并将出现磨损的零件进行更换,并通过维护降低其内部磨损的情况。其次,油耗故障与车主的日常使用习惯也有一定的关联,因此除了维修过程之外,还需要学生给出科学的维护保养建议,比如推荐使用的油料质量、规范保养频率等。在尾气故障项目里,学生需要根据尾气排放效果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启动车辆,并观察其尾气颜色,并根据颜色状态作出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比如发现颜色偏蓝黑色,就要检查活塞是否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情况,进而进行快速维修。其次,如果发现排气管出现放炮现象,学生则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否存在燃油与空气混合浓度过高,发动机缸体是否存在问题等,进而根据维修顺序依次检查点火装置、发动机油压、发动机缸体等不同部位,实施有序的故障排除与维修过程。在噪音故障项目中,学生需要向根据发动机噪音音色进行故障判断,重低音噪音一般表现突出,需要逐步排查汽车发动机的点火装置及相关系统,比如发动机点火装置内部的零部件是否存在损坏后严重磨损情况、风叶扇转动是否正常等。如果不能直接发现问题根源,还可以借助短接火花塞的方式确认噪音源头。此外,多数发动机噪音故障都是由于内部零部件的摩擦所致,因此在维修检测过程中,还需要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或添加处理。

在机油变质故障项目中,学生首先需要解决导致机油变质的故障因素。一般需要从发动机冷却系统入手,检查是否存在温度调节失控的问题,具体维修的内容包括冷却液使用情况、冷却装置运行状况、冷却系统运行效果等。与此同时,机油变质故障还会受到日常使用的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学生提出定期进行既有更新的规范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应当作为教学本位,因此需要教师设计针对汽车诊断与维修能力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之中通过实际演练与合作参与,逐步掌握对应的技术能力与操作技巧,成为一名具有突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福清.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思考[J].湖北农机化,2020(17):85-86.

[2]鲁学柱,吴明达.基于“岗位式教学”的高职汽修专业项目化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1):31-32.

[3]陈思宏.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汽车网络技术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践[J].广西教育,2018(43):159-160.

[4]王娜,袁诚坤.以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248.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汽车专业项目化教学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