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术后低温患者复温的护理干预

2021-10-20魏甲卫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

魏甲卫

【摘 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术后低温患者进行复温护理的有效干预手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并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复温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对其施行针对性的临床复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复温表现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温速度、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率等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躁动、恶心及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几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全麻术后低温患者的临床复温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可起到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全身麻醉手术;术后低温;复温干预措施;临床表现

全身麻醉手术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患者进行较为复杂的临床手术之前对其施行准确且具有针对性的全身麻醉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术中痛苦,并可大大增加手术成功的概率,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全身麻醉同时具备一定的副作用,即全麻术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其中术后低温是一种几乎所有全麻患者都会出现的临床症状,是全麻手术过程中人体产热减少且散热增多所导致。相关研究表示,若麻醉术后低温患者未能及时恢复原有体温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进一步威胁,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对于全麻术后低温患者来说十分重要[1]。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探讨全麻术后低温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并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3岁~80岁,平均年龄(41.3±5.7)岁,手术治疗所需时间3h~8.5h,平均时间(5.2±1.2)h;对照组100例,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岁~82岁,平均年龄(42.9±6.1)岁,手术治疗所需时间2.5h~9h,平均时间(5.7±1.1)h。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经委员会对研究流程进行审核后开会批准进行本次护理研究。选取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进展确认患者需对其进行较为复杂的临床手术,并需要施行全身麻醉;②手术后出现低温的临床症状;③患者及其(或)家属清晰了解本次研究的具体目的及其具体操作流程,并由患者本人(患者不便时可嘱其直系亲属代签)亲自签署知情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肺炎、高血压以及严重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素质以及最终研究结果的相关病症;②对研究所使用的相关麻醉药物过敏;③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對照组100例全麻术后低温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安排专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麻醉患者未清醒时助患者取侧卧体位或者平躺去枕侧头体位以防误吸情况的出现;术后对患者展开健康知识教育;实施一定的保暖措施。

1.2.2 观察组100例全麻术后低温患者则对其施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①PACU(麻醉后检测治疗室)环境。全身麻醉后出现体温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室温过低,因此为保证患者术后有较好的复温环境,应对患者所处病房实时针对性的干预,特别是在外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这种需要会更加凸显。保证病房内温度略高于适宜温度,即24℃~28℃,湿度则控制在50%~60%之间;②外部影响因素。患者进入PACU之后,专职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检查其基础健康状况,并根据其身体情况在其病床之上放置电热毯或适当覆盖保温毛毯、棉被等,最大程度上减少其暴露皮肤面积,以保证患者体温不会流失过快;③内部影响因素。治疗后患者需输注药液或血制品时,应保证输注液体的温度高于患者自身体温,采用水浴加温器对输注液体进行加温,温度不宜大于39℃以免伤害血细胞。此外术后患者由于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因此应在PACU内对患者实施常规氧气吸入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适当加压给氧,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代谢功能;④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与其一同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复温情况,并为其术后饮食及运动等方面提供详细的介绍。麻醉药效消除后6小时内禁食,之后可食用简单的半流食或者流食如米汤、蛋花汤等,待其消化功能基本恢复后,可安排专业营养师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要严格控制患者高脂肪、辛辣刺激类食物的摄入,例如牛肉、海鲜等荤类食物尽量少吃,辣椒、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不应出现在患者的食物清单上,还需注意避免摄入性冷的食物,如绿豆、豆腐、冬瓜等。患者需要摄入的食物应较清淡、性温,如黄瓜、冬瓜、豆腐、紫菜等,需要发动患者家属对患者起到共同监督,使患者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计划进行饮食。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患者的复温速度、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率等评判指标进行统计,并展开相应的对比分析。

1.3.2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所统计的不良事件包括:切口感染、躁动、恶心及呕吐等。

1.3.3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判定标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患者+基本满意患者)/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

患者术后恢复相关评判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复温速度、苏醒所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率等四方面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情况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躁动、恶心及呕吐等不良事件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护理满意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96.00%(96/100)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9%(79/100)的护理满意情况,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医学上,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将麻醉药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等途径进入体内,使之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功能,达到神志消失、(手术时)无痛的目的,称之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需注意的是,全麻这一过程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可逆的,即进行麻醉的过程中患者神经系统受到干扰,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基本为零,而当麻醉药物被代谢排出体外之后,患者的神经系统会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且几乎不存在后续的神经损伤。相关研究报告显示,麻醉药物单次少量的使用对人体大脑损伤非常有限,某些程度上其损伤程度甚至不如饮酒,根据现有的临床数据以及相关的动物实验表明,只有当持续数十天大量使用相关麻醉药物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损伤。尽管麻醉药物对于人体大脑的损伤有限,但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明确的一点为:麻醉药物最主要的作用是配合相关临床治疗以及缓解患者痛苦,相对来说麻醉药物对于大脑的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能够大大增加手术治疗成功的概率,全身麻醉可将其作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然而全麻不仅对于麻醉医师的专业要求较高,而且在术后身体恢复方面也存在不少难题[2]。

全身麻醉手术的并发症及不良影响较多,包含气管堵塞、低氧血症、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病症,同时也可能会出现高热、咳嗽、恶心呕吐等影响相对较小的症状。全麻在应用麻醉剂的过程中會对患者的中枢温度调节系统造成暂时性抑制,使机体的控温能力受到干扰;且麻醉时患者脊髓反射能力也受到抑制,相应的骨骼肌不再紧致而变得较为松弛,使机体血管扩张,进而表现为体温流失的情况;手术过程中若患者体表皮肤暴露在外则更加速了体温流失,手术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冷液体输注入机体内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体温变化。在以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全麻术后患者多会出现体温较低的状况,对患者的基础血细胞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且不利于基本代谢功能的恢复,导致药物在患者体内留存过长,从而推迟其苏醒时间,此外还会增加术野渗血不止及血液不凝等状况的出现概率。对于全麻术后低温患者来说,针对性强且有效的临床病房护理十分重要,首先是护理环境方面应始终将温度保持在较为温暖的范围之内,如病床之上放置电热毯可有效保证患者体表温度能够迅速恢复,从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至正常状态,以尽快恢复其代谢功能及基础的脏器功能,将输注药液或者血浆经热水加热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温症状,但需注意的是输注液体温度不宜过高,最多不应超过38℃,以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饮食、心理护理等方式也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干预手段,在护理过程中,应将“以患为本”作为基本干预理念,以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状况作为第一目标,严格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3]。在全麻术后低温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的复温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复温速度及心率指标,并可明显缩短苏醒所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用干预性复温护理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躁动、恶心及呕吐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积极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于护理干预手段的满意情况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后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对于全麻术后低温患者的临床复温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可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情况,还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葛兰.全麻术后低温患者复温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3):278,284.

[2] 张妙丽.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温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2):122-123.

[3] 邴兴梅.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室腹部手术全麻患者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1,16(8):138-139.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肾炎住院患儿的变应原测试与临床表现、病理的关系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研究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
60例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分析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