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古桥千年历史 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10-19孟德成

中国火炬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陈老古桥讲解员

本刊记者 孟德成

“听陈老讲洛阳桥的故事,会让你有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关工委的同志们这样介绍区关工委副主任陈德杉。

与陈德杉聊天,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洛阳桥的“百科全书”。走在通往洛阳桥的路上,陈德杉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踏上桥头,随手一指,便是千年。

长在桥边 洛阳桥的故事他讲了30年

陈德杉是洛阳文史研究会会长、福建省非遗《洛阳桥传说》传承人。从小生活在洛阳老街的陈德杉最喜欢听父亲讲洛阳桥的故事。走进陈德杉的办公室,看见的是满满的书和文件资料,两个书柜已经放满,桌上也摆了一排又一排,放不下的就直接在地上摞起来。一半是洛阳桥的资料,一半是关工委的资料。

“我第一次讲解洛阳桥是在1991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来泉考察,其中一站便是洛阳桥,我为领队迪安博士讲解洛阳桥筏型桥墩的设计巧思和原理。”陈德杉回忆道。他的讲解,让专家们对洛阳桥促进泉州古代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见证多元文化交融有了深刻印象。

从那之后,陈德杉就结合史料与民间传说为参观洛阳桥的游客义务讲解。

“从1993年开始,我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寻找、收集有关洛阳镇、洛阳桥的相关资料,又用2年进行走访核实整理。”陈德杉说。1996年以来,陈德杉共编著《洛阳桥撷趣》《洛阳桥传说》等十多本有关洛阳桥文史的书籍。其中,《洛阳桥传说》入选福建省第4 批非遗名录,《洛阳桥古今诗词选》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作为洛阳桥义务讲解员的陈德杉,一讲30年。桥上一草一木、一石一碑的故事,他都烂熟于心。

讲在桥上 让“海丝”文化代代传承

陈德杉在洛阳桥上记录心得(图/陈晓东)

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城东13 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建于北宋年间。桥长834 米,宽7 米,有桥墩46 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洛阳桥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历史。今天,洛阳桥仍发挥着交通作用,21世纪海上新丝路未来还将从这里向世界延伸。

“洛阳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但现在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我要把洛阳桥的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这一座‘海内第一桥’。”陈德杉说。

每年暑假,陈老都要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上桥感受古桥风姿,了解古桥传说。

“给孩子们讲比给专家、领导讲更难。”陈老笑着说,“如果不能讲得通俗有趣易懂,孩子们听了便会忘。经常要打比方、作解释”。在一遍遍的讲解中,陈老学会了如何和孩子们更好地交流。“天气热、桥也长,不能让孩子们白走一趟。”每次讲完他都会问孩子们哪里不懂,哪些还想了解,竭尽所能让孩子们有所收获。

今年暑假两个月时间里,陈老已经在桥上讲了十几趟。学生一批一批地来,他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

带孩子们走趟洛阳桥,边走边讲至少要1 个小时,常常是从桥这头走到那头,衣服就湿透了。“不好讲也要讲,这是责任,也是使命和光荣。”陈德杉说。

从2008年开始,陈德杉开始对区内社会志愿者进行洛阳桥讲解推广。他每年都到中小学生中开展讲解活动,培养了不少小粉丝。“培养‘小讲解员’时,我都要在教室与实地讲解培训5 次以上,还得让他们在现场讲给我听。”在陈德杉的努力下,已有10 多名志愿者能较为熟练地讲述洛阳桥的典故,承担洛阳桥讲解员的角色。

他的讲解在助力泉州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起到了作用,陈老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教科文杰出贡献奖”。“洛阳桥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藏着时代的辉煌,我们要将这段历史展现给世人,把洛阳桥传说传给下一代。”陈德杉说。

猜你喜欢

陈老古桥讲解员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博物馆当讲解员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心态·读书·运动
中国农业博物馆讲解员培养模式探索(英文)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唤醒
百岁老翁的“养生套餐”
陈伯老同志的“认真”
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