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1-10-18高平李志红宋苗苗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乙组

高平 李志红 宋苗苗

【摘 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1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5例)与乙组(55例),对甲组患者实施颅内夹闭术治疗,对乙组患者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其临床恢复效果、GOS评分以及免疫功能进行记录观察。结果: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更优(P<0.05);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更高(P<0.05);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lgG、lgM以及lg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相较于颅内夹闭术,予以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促进患者恢复、提升其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85%[1]。根据WFNS分级标准,该病可分为低分级与高分级两种,而高分级aSAH的危害更大。现阶段,临床常应用手术夹闭或是介入栓塞治疗高分级aSAH,达到恢复载瘤动脉壁完整的目的,但在临床上对手术方法选择仍尚存争议,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是提升高分级aSAH患者预后的关键。对此,本研究将对我院110例高分级aSAH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现将结果行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10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5例)与乙组(55例)。甲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51岁~64岁,平均年龄(51.25±7.47)岁;乙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50岁~63岁,平均年龄(50.82±6.19)岁。以上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者实施颅内夹闭术治疗,内容如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定动脉瘤位置选择手术入路。逐层切开头皮并进行分离,打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查看脑血管解剖部位,分离瘤颈,使用罂粟碱处理大血管,并进行止血,最后逐层缝合切口。对乙组患者实施颅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利用弹簧圈栓塞及支架辅助栓塞,在治疗前给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患者阿司匹林治疗,药量为100 mg~200mg,口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依照血管造影结果测量动脉瘤直径,将微导管慢慢置入,并确定微导管放置部位,将弹簧圈放好后结束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尼莫地平治疗,1次50 mg,1天2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其临床恢复效果、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以及免疫功能进行记录观察。GOS评分:大于>4分代表病情恢复良好。免疫功能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免疫球蛋白M(IgM)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效果比较

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更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

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治疗后的lgG、lgM以及lg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3。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类型,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第3位。动脉瘤出血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病后可在1个月内发生死亡,死亡率高达45%,部分幸存者常伴有神经心理障碍。高分级aSAH危重性更高[2]。以往临床常常采用保守治疗对高分级aSAH患者进行干预,但其未能达到临床预期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当高分级aSAH患者行保守治疗病情改善后,可加以手术治疗。而颅内夹闭术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均能够治疗高分级aSAH,其中颅内夹闭术可能会影响局部组织血管及内分泌系统,在损害患者免疫系统的同时,还会增加炎性反应,不利于临床治疗,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通过利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更优,且乙组患者的GOS评分、lgG、lgM以及lg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综上,与颅内夹闭术相较,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能够有效改善高分级aSAH患者临床表现,还能减少对免疫功能造成的伤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旭辉,吴安华.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1):76-77.

[2] 李辉,黄志坚,刘国静,等.颅内压波形參数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大脑半球肿胀的预测价值[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10):1031-1035.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乙组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