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10-15刘进清

医疗装备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散光巩膜晶状体

刘进清

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 (福建福州 350008)

晶状体后囊破裂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与先天性因素、医源性因素、意外伤害等密切相关[1]。若不及时治疗,容易诱发玻璃体疝、继发性青光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等,从而造成视力下降。目前,临床主要以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常规方法是在巩膜上做手术切口,植入并在巩膜壁上固定专用硬性人工晶体,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临床使用效果欠佳[2]。近年来,临床实践研究表明,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适应证广,手术风险低,不仅能恢复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视力,还不易出现术后并发症[3-4]。因此,本研究选取70例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70眼),探讨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对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福州东南眼科医院接诊的70例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70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4~67岁,平均(50.8±13.7)岁;右眼14例,左眼21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3~68岁,平均(51.3±12.7)岁;右眼12例,左眼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手术指征明显;前囊不完整,且后囊缺损超过5 mm;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血液疾病史;麻醉禁忌证、手术禁忌证;合并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术前于眼球周围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经巩膜做手术切口(长约7 mm),植入折叠型人工晶体,且在巩膜壁上固定专用硬性人工晶体。

试验组行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治疗: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固定人工晶体襻,固定时选择眼球2、8点钟位置,剪开眼球结膜,实施电凝止血操作;再于角巩膜缘后方行三角形巩膜瓣(腰长2.5 mm、底长1.9 mm);之后于11点方向行3.0 mm透明角膜切口,使用粘弹剂维持眼压,晶状体悬吊缝线自巩膜瓣(8点方位距离角膜缘后2.0 mm)以下穿入,2点(距离角膜缘后2.0 mm)方位刺入注射器(4号半),其内插入水平悬吊线长直针,于2点穿刺方位退出,拉出且剪断悬吊缝线,分别予以人工晶体前后襻缝合,行人工晶体折叠后植入后房,对人工晶体位置予以调整至水平中心位置,最后缝合巩膜瓣。

两组术后均定期复诊,主要检查人工晶体安装状况、散光以及视力等,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散光情况(采用散光表验光法评估)、裸眼视力(以国际标准视力表评估)、术后并发症(人工晶体移位、襻缝线滑脱、色素膜反应、角膜水肿等)发生情况[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散光情况比较

术后3、6个月,试验组散光度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3、6个月散光情况比较

2.2 两组裸眼视力比较

术后3、6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比较(例)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晶状体后囊破裂与先天性、医源性及意外伤害等因素有关。在医源性因素方面,往往发生在白内障手术中,考虑与切口不当、术中操作不规范、未连续环形撕囊等因素有关,若是破口不大,依然可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但若是伴有玻璃体脱出,则会增加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也可能会造成瞳孔上移[6]。临床常采用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效果确切,但该术式未建立眼内灌注,加之切口大、创伤重、人工晶体种类单一,术后角膜变形、散光大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临床推广受限。近年来,为规避上述弊端,有学者指出可以采用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进行治疗[7-9]。

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比传统手术更适宜于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认为,术后散光程度与人工晶体切口大小密切相关,即手术切口越大,患者术后散光会越严重[10]。本研究中,试验组采用的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切口较小,所以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散光度数均低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术中采用C型襻、单片式折叠人工晶体襻,稳固性较强,缓冲力强,不易使聚丙烯缝线松脱、断裂,十分牢靠,同时手术创伤小,前房稳定度好,眼内液不容易外漏,能够减轻眼内刺激,预防术后并发症,加之术中可建立眼内灌注,有助于避免因眼压降低过快而发生黄斑水肿、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等并发症[11-12];此外,术中能够选用多种晶体,只要符合人工晶体直径大、C型襻以及可折叠特点即可,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结果显示,试验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时,若术者经验不足,为避免深层悬吊线结被切断,需要打开切口,再次实施人工晶体悬吊,不过随着该术式临床应用范围的拓展,术者技术愈加娴熟,应当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散光度数,改善裸眼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散光巩膜晶状体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