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混合体系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10-15白智峰孟德涛孟凡文边海宁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机电证书技能

白智峰,孟德涛,孟凡文,边海宁

(1.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272000;2.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

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颁布,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积极选择和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1]。同时支持推行现代学徒制,有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和推进。将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面向现代装备制造业,培养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但是,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许多问题。

1.1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专业定位不清晰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落后等问题。专业定位要求“机与电都要会”,但是“机”与“电”相关的课程间却界线分明、联系很少,与实际工作应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2 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略有欠缺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动手实践水平相对较弱,对行业内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变化掌握不够,对这部分的实践教学需要向企业外聘教师寻求帮助。“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对于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经验需进一步加强。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与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要求脱节。课程结构没有实现对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有效衔接与覆盖,在学时的设置上存在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课程内容上,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迭代速度太慢,师生无法及时掌握行业内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在课程评价上,还未形成课证融通的教学体系,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课程评价缺乏客观性、准确性。

2 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混合体系下综述

2.1 1+X证书制度与其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1+X证书制度,其中“1”是学历证书,而“X”代表的是技能技术资格证书,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讲,包括机电工程从业资格证、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助力机电工程师等[2]。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产教研融合发展,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将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和积极促进作用。

2.2 现代学徒制与其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对接,充分发挥校企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反哺行业的能力,拓宽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是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选择。

2.3 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产生的影响

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在内在上具有导向一致性,1+X证书制度避免了学生技能单一化的倾向,强调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首先要获得学历证书和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学习和技能提升;现代学徒制着重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结合,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混合体系下,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选择上将有更多机会和竞争力,比如选择一些高端的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工作。

3 “双主培育,双标并行,三体四融,能力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

(1)“双主培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学校作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校内主体,企业作为校外实施主体[3]。双体合作,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学生在工作之前,学校和企业全程参与教学环节中,每位学生都拥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师傅,双师共同培育。

图1 “双主培育,双标并行,三体四融,能力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2)“双标并行”,“双标”指的是“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即为学业标准,另一方面要参考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和标准即为学徒标准。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对标学业标准,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渗透学徒标准,与企业高度对接,达到双标准并行培养。

(3)“三体四融”,“三体”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比赛和实训一体化技能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其中实习包括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1+X培训等。技能大赛包括每年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级各类行业技能赛等。

“四融”包括学历证书+技能证书(1+X)的融合、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的融合、技能提升+双创教育的融合、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同时这四部分也是相互融合,对接企业,促进学生的全方面提升。基于1+X证书制度的推行和岗位需求,将职业等级证书融入学生校内学习过程中,发挥“1”的基础功能和“X”的拓展功能,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是新时代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创新精神等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中,打开育人格局,丰富学生思想境界。技能的提升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技能大赛、校内导师和校外师傅带领、参加教师项目等方式提高技术技能;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向往,树立职业自信心[4]。

(4)“能力贯通”,根据职业岗位情况,工作任务和过程,专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岗位需求能力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始终。参照“学业标准”和“学徒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实现教学情景和工作场景的良好对接。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混合体系下,探索并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后续将继续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机电证书技能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收录证书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