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的三个维度

2021-10-15

大众文艺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维度传统音乐

孙 琦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传统音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的缘起、丰富、跃进和升华。传统音乐蕴含的不仅是单纯的音符和旋律,更代表了中华民族人民生活抒怀、情感表达、对外交流的特有方式,传承与创新传统音乐文化,就是弘扬当代中国精神,对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与历史相伴相生,每一部曲目都是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艺术创造。然而,由于多年以来其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尚没有更加便利快捷的留存方式,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历史遗存的数量越来越少,需要做好传统音乐的发掘、整理、阐释和传承,以更加清晰、全面的呈现传统音乐文化对当地社会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贡献。从历史、人民、融合三个维度入手,激发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历史维度:着眼传承,审视传统音乐文化特有功用

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作品如星光璀璨不可胜数,饱经时间的考验与岁月的沉淀,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早在三千年以前,上古歌谣和先秦民歌产生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在自身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帝尧时期,民间传唱的《击壤歌》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自然中见淳美,质朴中透真情;西周时期,《康衢童谣》之“立我庶民,莫匪水尔,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对清平盛世的歌颂、对仁德之君的礼赞,意境与现实呼应,通俗与高古并存。《尚书》所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对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传统音乐不仅交融着百姓的情感和愿景,也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哲思。

网络订餐这种饮食方式时尚快捷,消费者在享受方便的同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订购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食品。如需进行二次加工,一定要彻底加热,保证熟透后再食用。

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经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沉淀、内涵的升华,更显历久弥新、难能可贵。艺术在于宣扬,文化在于传承,又因新时代的发扬而彰显新的生机活力。对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而言,传承和发扬都是其增强内涵底蕴并催发生机活力的双轮两翼,不可偏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长于历史长河,流传于日常岁月,又必将升华于美好未来。

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生态保护。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点聚居,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的特色,在韵律、节奏、调式、配器等要素表现方面特征各异。我国传统音乐主要以民间音乐的形式存在,记载着民族地域风情的强烈印记。应倡导挖掘式保护,充分尊重民间音乐,进行广泛的、辩证的、对比的分析论证,挖掘不同地域民间音乐的特色,带领广大受众共同鉴赏。应倡导净化式保护,要以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判断标准,提炼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改进不符合时代价值追求的部分,弘扬当代中国精神。应倡导发扬式保护,坚持最大的发扬就是更好地保护的思想,加强音乐文化教育,融入新的传播理念和技术,提升受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程度。

当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邂逅,包罗万象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进一步突破自我、同频时代、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积极溯源挖掘,在回归传统文化、表达时代风潮的过程中融合创新,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当代文明里呈现出交融性的人文认知。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媒体平台迅速兴起,传统音乐文化“云剧场”“云直播”成为传播的重要途径,且快速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传统音乐文化创新性传播迎来历史性机遇。

Shrinkage and sulfate corrosion of anti-corrosion concrete

证明如下:假设存在一个概率多项式时间的被动敌手 A,已获取Alice和Bob的与交易相关的随机数tA和tB。现假定Alice和Bob交互过程中选取的随机数分别为wA=φ,wB=φ。给定一个计算型Diffie-Hellman 问题 (gφ,gφ,gφφ),假定敌手 A能成功计算K,由可得则困难问题CDH可解,与实际矛盾。

三、人民维度:着力发扬,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核心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泥土、熔铸创新,立足人民、为了人民,向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学习,是当代音乐艺术获得创新动力的必由之路。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游戏说、模仿说、巫术说和情感说等,而最为深入人心的当属劳动说。正如《毛诗序》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民族音乐文化源自生活的洗礼和磨砺,生活带给民族音乐文化无尽的滋养和灵感,而广大的人民就是艺术瑰宝最为忠实的传播者和观赏者。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传承、发展,都必须培养观众群体。有了观众群体做基础,才有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市场,才有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经久不衰、代代传承。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具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力量;音乐也是听觉的享受,是无形的精神食粮。投身生活,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选取创作题材、激发创作灵感,应视为所有音乐文化工作者创作的灵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传统音乐艺术的根本价值所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品位、定位、质量、层次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更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扎根泥土、熔铸创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坚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神圣职责,着力增强民族音乐的时代性、感染力和传播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民族、更受欢迎的音乐文化盛宴。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乡村性降低,硬质驳岸边植物群落在稳定性、典型性和乡土文化性方面都受到了明显破坏,而自然驳岸植物群落受影响相对较小。原因可能是乡村原有硬质驳岸以当地石材建造,驳岸周边有较多水生植物,村民也多种植构树、水杉、朴树、哺鸡竹、菖蒲、茭白等适地植物。而随着乡村发展,河道驳岸多为混凝土固堤,河岸植被带的宽度也不断变小[11],使得植物群落生态功能降低、景观特色消失。

深耕民族文化土壤,是传统音乐艺术获得创新动力的另一条有效途径。鉴于对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诗经》被誉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更是一部歌谣总集,它与音乐韵律关系甚密,“诗三百”皆有曲调,皆可吟唱。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秉承与《诗经》民歌相似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真实反映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融合维度:着重传播,赋能传统音乐文化多元创新

重新定位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功用。文以载道、歌以咏怀、乐以明心,音乐不仅陶冶心性、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更是衡量和培养个人素质、品格和修养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儒家强调的个人修养,要求必备6种基本才能,即通常所说“六艺”,其中之一便为“乐”。我国古代,甚至将“乐”提至“礼乐治国”这样的社会政治高度,体现了音乐文化对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之大。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音乐承载了重要的传承和传播功能,新的历史时期,应充分认识传统音乐文化在政治、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音乐文化。

推动传统音乐产业与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打造“传统音乐+”共生体系,构建传统音乐产业的和谐生态是当前传统音乐传播发展的重要命题。围绕着“传统音乐+”业态融合的转型升级,“传统音乐演出+新消费领域”“原创民族音乐+影视传媒”“数字音乐+娱乐生态”“传统音乐产品+文化体验”等拓展模式持续推出,“传统音乐+”共生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音乐产业与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代表着传统音乐文化生产方式、传播路径、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是传统音乐文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响应音乐受众服务的分众化互动化。传统音乐受众群体视听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趋势不断增强,要求音乐内容生产必须在分众化、定制化、互动化上下功夫。对标受众的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定制化的音乐文化产品,力求按需生产、精准响应、快捷传播,提高音乐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发挥新兴媒体的社交化突出优势,将互动思维渗透到线上传统音乐生产和传播各个环节,在用户的互动和反馈中实现音乐生产的优化和转型,实现“反馈—优化—传播”的正向传播激励机制。

推动构建现代化的传统音乐立体传播体系。积极应对媒体融合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加强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渠道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发挥新兴媒体传播的特色优势,把握互联网传媒视频化、社交化、便捷化的基本特质,努力把新兴媒体先进技术纳入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媒介,打造音乐传播强大合力。把握新兴媒体传播“快捷精简”的技术特点,运用好短视频、微视频等创作手段,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平台,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传统音乐产品,使传播方式多样化、快捷化,实现内容产品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交流、从线下传播到线上线下结合、从“和盘托出”到“化整为零”的升级融合,以多媒体传播形式满足人民的多种体验需求。

五、结论

传统音乐蕴含着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情感表达、生活抒怀、认知世界的独有方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历史瑰宝,创新性的传承、发扬与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对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塑造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立足对创新性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战略布局角度,由历史、人民、融合三个维度入手,探讨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价值。从历史维度看,要着力做好传承,重新定位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功用,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生态性保护。从人民维度看,要着力扎根发扬,响应人民需求、贴近人民心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融合维度看,要着力立体传播,响应音乐受众服务的分众化互动化,推动构建现代化的传统音乐立体传播体系。

猜你喜欢

维度传统音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少年力斗传统
音乐
人生三维度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