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院士”守望阔别23年的父子情

2021-10-14杨春富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21年5期
关键词:赵鹏伊琳娜院士

杨春富

赵鹏大是著名数学地质学家、矿产勘探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地质最高奖——克伦宾奖章的亚洲人,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他的儿子赵联强是俄罗斯籍医学博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医疗工程院院士。父子俩分离23年后重逢,共同促进中俄医学交流,被人们称赞为“中俄院士”。

跨国情缘遭遇骨肉分离

1954年,辽宁青年赵鹏大从北大地质系本科毕业,后因工作表现出色被单位公派到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这年冬天,在一次乌拉尔山地质勘探中,赵鹏大偶遇苏联姑娘伊琳娜,他们相谈甚欢,发现彼此竟然还是校友。越往乌拉尔山海拔高处走,山上积雪的冰面越滑,他们像壁虎一般贴着岩壁行走。“哎呦!”伊琳娜一个趔趄,赵鹏大及时伸手拉住了她。伊琳娜回眸一笑,乌黑的大眼睛里闪着温柔的光。

乌拉尔山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但它无法阻挡中国小伙赵鹏大和苏联姑娘伊琳娜心底熊熊燃起的爱情火焰。1957年底,赵鹏大和伊琳娜从青葱校园走进婚姻殿堂,在学院宿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夜晚,两人喝着伊琳娜的姐姐从格鲁吉亚带来的葡萄酒,幸福的醇香流淌在心头……

次年,赵鹏大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学有所成的赵鹏大觉得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毅然归国,携妻子进入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工作。

时光匆匆而过,甜蜜的爱情有了幸福的结晶。1959年1月,他们的儿子在北京协和医院呱呱坠地。伊琳娜问赵鹏大:“取什么名字?”“就叫联强吧,意为两个强大国家联合的结晶,象征中苏两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伊琳娜望着襁褓中的儿子,满意地点点头。

小联强是混血儿,有一双澄澈的大眼睛和高高的鼻子,顽皮淘气的他和小伙伴一起滑冰、游泳、捉迷藏。赵联强的中国话说得很好,他喜欢和母亲乘公交去十三陵、故宫、颐和园游玩。夏日炎炎,他就光着膀子和母亲在后海公园的湖里划船,感受依依垂柳,观赏盛放的荷花。赵鹏大工作忙,只有当他下班时,小联强才有时间和他说说话。过年的时候,小联强最喜欢和父亲一起放烟花,每当烟花升上夜空炸裂,幻化出如被风吹散的绚丽花朵,他会欢快地蹦起来。

然而,幸福的小家庭生活没能持续,一场别离悄然降临。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恶化,伊琳娜希望赵鹏大和她一起回苏联,赵鹏大说:“我是共产党员,要留在中国,不能离开。”他希望伊琳娜加入中国籍,伊琳娜摇摇头:“我的妈妈和其他亲人都在莫斯科,我不能丢下他们。”

1966年3月,两人决定分手,伊琳娜抱着赵鹏大哭得很伤心。“再见了,伊琳娜!”赵鹏大眼眶湿润地对她说:“孩子给你吧,好好抚养他长大。”在自己常年出差的日子里,都是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赵鹏大深感母子情深,选择忍痛割爱。伊琳娜重重地点头,说:“我会好好抚养他长大的,让他永远记住在中国有一位很爱他的父亲。”

分别当天,赵鹏大把自己的日记本、乒乓球拍、钢笔、灯笼等物品送给儿子,说:“联强,你把它们带回外婆家,有时间可以拿出来玩。”在他的眼里,这是一场永别。7岁的小联强丝毫没有感受到生离的悲伤,还天真地问父亲:“什么时候给我买那把玩具枪?”赵鹏大闻言,默默地转过身,偷偷擦拭夺眶而出的眼泪。

阔别23年父子情深

回到莫斯科后,伊琳娜告诉赵联强:“我们很长时间回不了中国,你也见不到父亲了。”赵联强并未多想,毕竟以前也常和母亲回莫斯科看望亲人。但有一天,母亲的朋友告诉他:“你爸爸已经死了。”“不可能,”赵联强咬着嘴唇,非常生气,本能地抗拒这种说法,说道,“爸爸不会死的。”

后来,伊琳娜重新组建了家庭,亲戚们建议赵联强改姓,遭到他严词拒绝:“我的父亲是中国人,他姓赵,我也姓赵,这是不容置疑的!”有同学取笑赵联强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他攥紧拳头,大声说:“我有爸爸,他在中国,他是个优秀的科学家!”

日子久了,没有父亲的陪伴,赵联强心情很低落,怀疑父亲是不是真的抛弃了他,是不是再也不会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了。

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时常跟他聊起父亲赵鹏大的点点滴滴,讲关于父亲勤奋刻苦、不怕困难、孜孜不倦研究学问的事情。赵联强天真地问母亲:“何时才能见到爸爸?”母亲告诉他,你要好好学习,学有所成就更有机会见到父亲。”赵联强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努力学习,成绩始终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1983年,中苏关系恢复。赵联强在莫斯科第十五医院当实习医生,一个中国医学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到赵联强所在医院参观。赵联强兴奋地想,中国代表团里可能有人知道父亲的消息。认识中国代表团里一位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王教授后,赵联强拿出当年父亲送给自己的乒乓球拍,问道:“这是我爸爸给我的,他是中国人,叫赵鹏大,您认识他吗?”赵联强一边用殷切的目光望着王教授,一边用手温柔地抚摸乒乓球拍。王教授被他这份父子情谊打动,连忙发动朋友帮忙打听赵鹏大。多方努力之后,王教授终于联系到一位訪问学者,他是赵鹏大的硕士研究生,这名研究生立刻给赵鹏大写了信。

自从和儿子分别后,赵鹏大在农村度过了一段艰苦岁月。可以继续搞研究后,作为“数学地质”学术带头人,他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成为武汉地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并组建了新的家庭。

赵鹏大得知儿子找他,非常开心,又有些担心:十几年来,我没有抚养他,他会不会觉得我抛弃了他?他的妈妈、外婆会不会怨我?赵鹏大不敢直接跟儿子联系,便请自己的那名研究生学生代为拜访赵联强一家。赵联强和母亲、外婆都非常高兴,忙要了赵鹏大的地址。邮路迢迢,那时一封信寄到中国要花两三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赵联强连续写了6封信。

赵鹏大收到信后,激动万分,赶紧给赵联强发了一封官方邀请函,让他去莫斯科的中国大使馆办理签证。拿到签证后,赵联强立刻动身来中国。赵鹏大要去火车站接儿子,担心儿子认不出自己,就写信告诉他:“左手拿着风衣外套的就是我。”

1989年4月的一天,天空湛蓝,和煦的暖风吹过,赵鹏大拿着风衣,静静站在北京站的月台上,等待从莫斯科过来的火车。

火车穿越乌拉尔山时,赵联强想起这是父母年轻时恋爱的地方,母亲曾在他面前讲起这段甜蜜的时光,脸上散发幸福的光芒。赵联强想,父母在乌拉尔山相遇后才有了我,生命多么奇妙。

赵联强坐了五天五夜火车却丝毫不觉得累,内心始终被久别重逢的喜悦所充盈。火车进站后还没停下,赵联强就远远地看到父亲了,父亲的样子一点也没变,表情还是那么严肃,只不过头发全白了。在汽笛声中,列车缓缓停下,一如23年前父亲站在月台上向他们挥手告别。岁月匆匆,往事如烟,分别多年,积累的感伤筑成一垛墙,满载的思念织成一张网。此刻,墙塌了,“网中人”如此真切地站在眼前,赵联强掐了掐自己,确认这不是在梦中。

赵联强下了火车,快步走到父亲面前,用中文笑着说道:“爸爸,您不用拿风衣,我一眼就能认出您。”那句在梦中在心海呼唤过千次万次的“爸爸”,此刻亲切自然地脱口而出,赵联强紧紧抱住了父亲。赵鹏大激动得全身微微颤抖,泪水早已填满眼角的皱纹。赵联强热泪盈眶,对父亲说:“爸爸,我真的好想你,做梦都会梦见你。”赵鹏大喃喃答道:“是啊,联强,我何尝不是这样?”

“中俄院士”携手促进医学交流

分别多年再次相逢,赵鹏大已经58岁,赵联强30岁。父子俩促膝长谈,回忆将他们拉回从前的峥嵘岁月,也拉近了分离后的遥远距离。父亲一边嘘寒问暖,一边为儿子斟茶倒酒,一如儿时般疼爱。儿子则时而懂事地叮嘱老父亲注意身体,时而孩子般问起北京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他想象小时候那样尽兴玩尽情吃,惹得父亲开怀大笑……

由于在数学地质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赵鹏大获得国际数学地质協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1993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和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2011年5月,赵鹏大教授获得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AMG)“终生荣誉会员”称号。

虽然父母亲都是地质专家,但赵联强从小特别喜欢生物,高中毕业后攻读医学外科。赵联强与父亲相见之后,结识了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的外科医生,邀请他们到莫斯科第十五医院参观,并促成两家机构的医学合作。

工作之余,赵联强研发了许多手术工具,还发表了很多医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论文。2015年,赵联强成为俄罗斯医疗工程院院士。赵联强的俄罗斯朋友和同学因为他而喜欢上中国,其中很多人都来过北京,与赵鹏大也成了好朋友。赵鹏大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联强是“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熟悉他们的人常叫父亲“大院士”,叫儿子“小院士”,合称“中俄院士”。

2019年5月,赵联强到河南信阳新建的圣德医院参观,回莫斯科后,俄罗斯卫生部希望他加强与中国医院的合作。赵联强牵线与圣德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来此进行学术交流、医学研究和临床手术。

10月25日,赵联强从莫斯科前往河南参加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火车站转车时,发现了一个风尘仆仆、亲切熟悉的身影。那不是我的爸爸吗?赵联强激动地跑上前,紧紧拥抱赵鹏大,兴奋得像个孩子。两人互问目的地,得知竟然都是前往河南参加创新大会!这次不期而遇,让赵联强念念不忘,直感叹亲情的妙不可言。

第二天,在创新大会信阳专场上,赵联强在致辞中介绍自己:“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俄罗斯的海外游子,我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祖国所取得的一个个伟大的成就,都令我无比激动、骄傲和自豪。”

2019年底,这对“中俄院士”父子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满头银发的赵联强说:“我第一次回北京时,那时候路上的汽车还比较少,自行车多,我很喜欢坐自行车去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玩,颐和园、故宫……”一旁的赵鹏大微笑着纠正道:“是骑自行车,不是坐自行车。”

“对于父亲,我印象最深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态度。”赵联强说,“尽管我有俄罗斯名字,但我坚持随父亲的姓,我喜欢我的中国姓。”赵鹏大则说:“中俄两国的友好对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两国人民非常重要,所以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友好关系。希望中俄友谊世代相传。”

如今,赵鹏大微博、微信、抖音都玩得很好,通过这些快捷的即时通讯工具,他能和远在莫斯科的亲人们保持流畅的沟通。每逢父亲生日和春节,赵联强都会带妻女回中国陪父亲一起度过。2020年春节,赵联强说:“过年,我们给父亲磕头,父亲会给我们红包。”未来,他希望能在俄罗斯也办一家中俄合作的医院,把他的专业以及他与父亲、中国的纽带带到俄罗斯。

李铁摘自《恋爱·婚姻·家庭》

猜你喜欢

赵鹏伊琳娜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欧洲有个武则天
“同分异构体”知识解谈
社团少年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俄富豪竞选人姐姐大选中蹿红
冰峰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