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白癜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10-14白亚娥

甘肃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白癜风负性情绪

白亚娥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白癜风为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因患者皮肤内黑色素细胞受损,黑色素减少,导致皮肤表面出现白色斑块。此病不具传染性,亦不会使患者遭受躯体上的痛苦,但可损害患者皮肤健康,影响其容貌、婚恋、社交等,继而可给其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致其出现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1]。研究表明[2],心理因素在白癜风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不佳除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外,还可能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疗效。因此,需针对白癜风患者心理因素进行干预。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白癜风患者护理中,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医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诊治的104 例白癜风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有关白癜风的诊断标准[3];(2)年龄为18-65岁;(3)自愿接受调研,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严重功能损害;(2)患有黄褐斑等其他皮肤病;(3)患有传染性疾病;(4)正参与其他调查研究;(5)认知异常或精神异常。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成常规组、研究组,各52 例。常规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18-63 岁,平均(41.36±5.73)岁;病程1~17 年,平均(9.26±2.54)年;具体类型:节段型16 例,局限型7 例,散发型11 例,泛发型12例,肢端型6 例。研究组男28 例,女例;年龄18-64岁,平均(41.80±5.92)岁;病程2~16 年,平均(9.31±2.62)年;具体类型:节段型14 例,局限型9 例,散发型12 例,泛发型10 例,7 肢端型例。对两组基线资料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常规讲解疾病诊疗过程,并说明配合要点;给予用药方面的指导;在生活上给予一些建议,如起居方面,保持作息规律,勿过劳过逸。饮食方面,多进食酪氨酸、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少进食维生素C 含量高的食物,禁食鱼虾、曾致自身过敏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注意勿在烈日下曝晒,勿用过热或过凉的水洗澡等。

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认知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在面对患者时保持真挚友好的态度,给予细致入微的关怀,以拉近护患沟通。根据患者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等差异给予不同的认知教育,如对于受教程度低、理解力差者,护理人员可采取一对一讲解、多媒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且在讲解中注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于患者理解有困难的内容进行反复讲解,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教育内容。(2)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因治疗失败、病情反复而产生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使患者知晓心理因素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向其说明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调动机体康复潜力,改善机体免疫力。同时和患者共同剖析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基于患者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等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疏导。另外,向患者讲解成功治愈的临床实例,并将治疗前后对比照展示给患者,以增强患者抗病信心。(3)加强家属教育:家庭支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心理健康。故护理人员应利用好家庭力量,向家属进行心理知识的讲解,引导其为患者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多体谅、关心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慰藉及精神的支持,以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沮丧等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1)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5]对两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当上述量表评分分别达到50、53 分时表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评分愈高,负性情绪愈重。(2)于护理前后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DLQI 包含10 项均按0~3 分4 级别评分法评分的项目,总分30 分。所得分值愈高,生活质量愈差。(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问卷评分项目包括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技术、认知教育等,每项评分范围均为0~50 分,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焦虑、抑郁评分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2.2 比较DLQI 评分

两组护理前DLQI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DLQI 评分均较护理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DLQI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DLQI 评分比较 (±s,分)

2.3 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s,分)

3 讨论

白癜风可使患者面颈及其他身体部位的肌肤受到损害,因外貌毁损,患者常担心遭受社会歧视,拒绝与他人交往等,易导致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出现。加上受多次治疗无果、病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可造成负性情绪加重。患者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可导致机体分泌肾上腺素的量增多,使酪氨酸大量损耗,从而会抑制黑色素合成,导致病情加重。此外,负性情绪过重可影响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从而不利于病情控制。病情控制不佳,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情绪,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相关调查研究显示[7],每4 例白癜风患者中约有1 例存在抑郁情绪,每7 例患者中约有1 名存在焦虑情绪。张艳红等对398 例白癜风心理状态调查发现[8],210 例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发生率为52.76%。因此,有必要对白癜风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调控。

心理护理是一种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状态的护理手段,对于患者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白癜风患者护理中,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低,提示实施此护理可更好地缓解白癜风患者负性情绪。原因可能如下,患者情绪状态与自身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密切相关;而患者认知水平及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受自身文化程度、理解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认知教育,尤其对于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的患者,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且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细致讲解,可提高健康教育成效,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就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根源做深入分析,并运用有效的心理学方法进行疏导,必要时结合临床实例来对患者解释开导,从而可有效化解患者负性情绪[9]。另外,家庭因素亦会影响患者情绪。而通过引导家属多给予患者亲情呵护,以及精神上的抚慰及鼓励,则能够使其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疾病治疗[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DLQI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较常规组低,表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可能与患者以更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以积极的方式对待生活有关。此外,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常规组高。提示应用心理护理还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认可。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白癜风患者中应用,可使患者情绪状态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白癜风负性情绪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白癜风的治疗进展
308nm准分子光治疗36例白癜风患者临床观察
情绪认同
儿童白癜风和成人白癜风临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