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凉州区家长对儿童牙外伤认知水平的调研

2021-10-14令春艳苏万林

甘肃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武威市恒牙乳牙

韩 冬,令春艳,苏万林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儿童牙外伤多发生在7-9 岁的儿童,如果处理不当将对会儿童颌面部发育及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家长作为儿童第一监护人,其对于牙齿外伤的认识水平将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外伤牙齿的处置方式,从而影响后续治疗效果[1]。本研究选取武威市凉州区儿童家长,查阅文献设计问卷,了解武威市凉州区家长对儿童牙外伤的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以期为武威市今后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武威市凉州区3 所小学,每所小学中再随机抽取2 个二年级班级的学生家长,对于牙外伤相关知识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为家长的个人情况,家长对于儿童牙齿替换程度的了解及对于牙外伤紧急处理的了解情况。问卷包含一个假设病例,假设一名9 岁孩子跌倒致部分前牙折断或前牙全部脱位,请家长判断该前牙是乳牙还是恒牙,并调查家长对部分前牙折断和前牙完全脱位的处理方式。

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对所有问卷进行整理分析,问题回答不全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对于整理出的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样本之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实际发放调查问卷300 份,收回296 份,其中有效问卷285 份,问卷有效率为96.3%。调查显示学生家长年龄在25-34 岁有230 人(80.7%),35-45 岁家长有55 人(19.3%);家长高中及以下学历有201 人(70.5%),本科(包括专科)及以上学历84 人(29.5%)。

2.2 对儿童前牙类别的判断情况

285 名家长对于问卷病例中9 岁儿童前牙是乳牙还是恒牙的判断情况中发现,有116 名(40.7%)家长判断为乳牙,有142 名(49.9%)家长判断为恒牙,有27 名(9.5%)家长选择不确定。在对前牙类型的判断上,不同年龄段的家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儿童前牙类型的判断情况

2.3 对冠折牙齿紧急处置的认知水平

对于儿童牙齿部分折断的处理,有159 名(55.8%)家长认为应保留折断牙,立刻去医院;有80名(28.1%)家长选择不保留折断牙,立刻去医院;有32 名(11.2%)家长选择不去医院,观察看看;有14名(5.0%)家长选择不清楚如何处理。在对儿童牙齿部分折断的处理情况上,不同年龄段的家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的认知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冠折牙紧急处理的认知情况

2.4 对儿童前牙全脱位紧急处置的认知水平

2.4.1 对全脱位牙的处置

有162 名(56.8%)家长认为应该保存脱位牙齿,立刻去医院就诊,有99 名(34.7%)家长认为不需要保存脱位牙齿,立刻去医院就诊;有14 名(4.9%)家长认为可以丢掉脱位牙,伤口自行止血即可;有10 名(3.5%)家长不清楚该如何处理。不同年龄段家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水平家长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对儿童前牙全脱位急诊处置的认知水平

2.4.2 全脱位牙的保存媒介

114 名(40.0%)家长选择干净的纸或塑料袋来保存脱位牙;53 名(18.6%)家长选择用清洁的水来保存脱位牙;36 名(12.6%)家长选择牛奶保存脱位牙;19 名(6.7%)家长选择将脱位牙放入孩子口中来保存;有63 名(22.1%)家长表示不清楚。不同年龄段家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对全脱位牙保存媒介的选择

2.4.3 最佳就医时间

家长对牙齿外伤最佳就医时间的认知情况,142 名(49.8%)家长认为在30min 内就诊为最佳;64名(22.5%)名家长认为应在30min~2h 内就诊最佳;39 名(13.7%)家长认为在24h 内就诊为最佳;40 名家长选择不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家长之间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牙外伤损伤牙位主要为上前牙,以上颌中切牙最多见,其次为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同时发生,占94.6%[2]。如果家长不能准确地判断出外伤牙为恒牙还是乳牙,将受伤恒牙误认为乳牙而不采取积极治疗,对外伤牙的预后将产生很大的影响[3]。本研究发现,武威市凉州区的学龄儿童家长中有超过一半的家长143 名(50.2%)分不清楚乳牙和恒牙,表明学龄儿童家长对于儿童前牙类型的不了解,这与陈宏吉[4]等人调查的佛山市学龄儿童家长对9 岁儿童前牙类型的判断情况相比正确率更低,可能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同时发现随着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儿童乳牙和恒牙的判断正确率上有明显的提高。

表5 对牙外伤最佳就诊时间的选择情况

儿童恒牙发生冠折后,在对牙髓进行合理的处理之后,断冠再接可以较好地恢复冠折牙的外形,保持健康的咬合关系,防止发生牙列畸形[5]。因此,儿童发生牙齿冠折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保留好折断牙片后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断冠粘接[6]。调查中发现,只有55.8%的家长选择保留折断牙,立刻就医。徐秀敏等[7]人在对合肥市320 名学龄儿童家长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71.5%的家长选择在就诊时携带断裂牙,相比而言武威市学生家长对于断冠再接技术知识了解不足。加强外伤恒牙断冠再接知识的宣传,使断冠再接技术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将是口腔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牙齿发生全脱位后能否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包括牙周膜的活力维持,储存牙齿的媒介以及就诊时间[8,9]。本调查显示,有63.8%家长选择保留脱位牙且立即就医,说明武威市学生家长在对于全脱位牙的再植意识较好。但是在对脱位牙保存媒介的选择上,仅有19.3%的家长选择了正确的保存方法,大部分家长不清楚正确的保存方法。在全脱位牙就医时间的选择上,仅有13.7%的家长选择在30min 以内就诊,选择在2h~24h 内就诊的家长(49.8%)最多,这与王晓敏等[10]人调查的西安市儿童家长牙外伤后就诊时间情况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脱位牙的储存介质和离体时间影响牙根吸收及牙髓愈合,炎性吸收主要发生于干燥储存的脱位牙再植牙,离体时间在15min~60min 再植牙成功率72.22%,离体时间超过60min,牙周膜存活率极低容易发生炎性吸收[11]。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对外伤全脱位牙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儿童牙外伤的预后高度依赖于伤后的紧急处置,研究表明武威地区学龄儿童家长对于儿童牙外伤的认知程度较低,牙外伤知识的普及推广依然很缺乏,提示相关机构应加强牙外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牙外伤认知程度。

猜你喜欢

武威市恒牙乳牙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人为什么要换牙?
调皮的牙齿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小刺猬的秘密
乳牙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你知道吗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