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以高校研究生教学为例

2021-10-14王姗姗

甘肃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线下研究生疫情

王姗姗

(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1 概述

2020 年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打破了高校研究生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防疫方针的指引下,各个高校纷纷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1]。这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对于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水平,推动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2]。为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后疫情时代高校研究生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是重新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主动融合在线教育的优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这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学中亟需探讨的问题。

2 线下与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2.1 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

传统线下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进行,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十分便捷,尤其是在研究生小班教学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眼神交流、语气、问答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进度。传统线下教学是在一个固定场所——教室中完成,课堂集体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专注力。

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存在明显弊端:一是灵活性差,无法应对紧急突发状况,这个问题在新冠疫情中尤为凸显。二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极易造成“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教师兢兢业业讲了45min,可是学生却一脸茫然。三是教学反馈滞后,教师往往到了最后考试之后才了解到教学成效,这时已经为时晚矣。

2.2 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线上教学是通过在线网络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教学活动。疫情暴发之前,慕课(MOOC)等线上教学模式只是锦上添花,但在这次疫情之下,人们不得不通过线上学习代替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线上教学从幕后走向台前,逐步被高校师生所接受。目前线上教学的主要手段或平台主要包括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会议等。

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相比,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是灵活。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原来在教室进行的集中式学习,转变为在线的分散式学习,这对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要求更为弹性灵活。其次,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留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数据,方便学生复习回顾以及教师反思总结。此外,由于缺少线下教学的强制性教学环节约束,线上教学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但线上教学模式并不是完美的,在2020年度疫情期间纯线上教学的弊端凸显,其实施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疫情期间中国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问卷”及其相关研究显示,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是开展线上教育的最大阻碍因素,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3]。

线上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第一,由于缺乏线下监督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原因,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无法高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二,学生学习效果受所处环境影响较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注意力不集中。第三,线上教学互动方式十分受限,主要采用语音和视频形式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和现场互动较为困难,无法实现眼神交流和情感交流等互动,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第四,在线学习必须具备电脑硬件和网络稳定两个基本条件,学习成本相应提高,对于偏远地区家庭会造成一定负担。第五,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或电脑屏幕会对师生视力和肩颈等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传统线下教学和新兴的线上教学都各有优劣势,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新常态。

3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3.1 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

混合式教学(Blend Learning),就是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线上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国内最早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他提出既要发挥教师的传统引导监督的角色,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的优势,将教学的多种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度融合[5]。

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和,而应该是对教学模式全方位的创新和改革。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上均有较大突破,具体详见表1。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吸收翻转课堂和讲座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逐渐从以老师为主导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同时教师要提炼授课内容,以专题模块化方式代替传统的章节授课方式,并构建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课程周期评估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表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3.2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尽管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难,集中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6]。高校应该在提升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主动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树立榜样示范,同时建立全面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建设。

基于对疫情期间高校大规模线上教育实践的总结思考,同时结合郑州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研究生教学目标,笔者在2020-2021 年秋季学期所承担的《能源与节能管理》研究生课程中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本次教学改革探索成效显著,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能源与节能管理方向的国内外进展与动向,掌握了清洁生产、能源审计、能源管理体系、生命周期评价、物质流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等思维习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在课前开展引导性学习,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笔者通过建立课程微信群,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优秀开放教育资源发送到微信群中;并设计自学任务单,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能源与环境关系”等基础知识,并在课程开始之前诊断监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努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在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专题化教学为依托,针对每个专题展开多方互动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思维习惯的养成。笔者在本次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以章节来划分内容,而将课程内容分为专题讲座形式来进行,主要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能源环境影响专题”“能源革命专题”“清洁生产专题”“能源管理体系专题”等多个专题视角展开。并组织学生以三人小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针对授课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学生要根据专题延伸内容制作对应汇报ppt,并当众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解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课程结束后提交专题课程学习论文一篇。以专题为模块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合高校研究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分析能力。

第三,在课后开展个性化学习。除了在课堂答疑之外,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在线课堂平台,切实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研究课题关联情况。笔者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发现高校研究生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最大的差异是学生思想较为成熟独立,且学生精力分配和学习兴趣受其研究课题影响较大。针对这一特征,在本次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课题相关性将学生分为四大象限,分别是“研究课题关联性强且学习兴趣强”“研究课题关联性弱但学习兴趣强”“研究课题关联性强但学习兴趣弱”以及“研究课题关联性弱且学习兴趣弱”四大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差异化管理和精准辅导,例如对“研究课题关联较强且学习兴趣强”的学生进一步深化其对能源与节能管理领域关键问题的认知理解,并推荐对应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而“研究课题关联性弱且学习兴趣弱”的学生要耐心查漏补缺,帮助其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力争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定制教学。

4 结语

自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至今,我国冬季新冠疫情局势依然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严峻而艰巨,当前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实施“错峰”放假,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要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后疫情时代,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必将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新常态。

今后,高校教师应该注重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策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升高校研究生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线下研究生疫情
战疫情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