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战王者”的克星:反坦克导弹

2021-10-13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1年9期
关键词:克星反坦克制导

刚一诞生,便成为“明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坦克已经大规模应用于战场。到了二战后期,苏联坦克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形成绝对优势,德国为了应对苏联的钢铁洪流,付出巨大代价。于是,德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研究高效反坦克武器。

反坦克枪、破甲弹等很快研制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武器最终都在坦克面前败下阵来。只有反坦克导弹,经过数次战场检验,成为坦克真正的“克星”。

俄罗斯反坦克导弹性能非常好

最早成功研制的国家要属德国,其研制的“X-7”反坦克导弹是这类武器的鼻祖。它的构造并不复杂,由战斗部、动力部、制导部三部分组成,制导部、战斗部在导弹头部,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则在尾部。由于当时二战已经结束,所以这款导弹并没有应用到部队中。但是,德国的技术却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法国在此基础上率先研制出了“ss-10”反坦克导弹,并投入了实战。“ss-10”一经推出,便成为名星,远销世界各国,连续生产数万枚,各国相继开始加大研制投入。

反坦克“克星”的优点

目前,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制衡坦克的武器。那么,它们的优势体现在哪儿呢?

第一,对于它们来说,无论是坦克这样机动的目标,还是陆上固定目标,它们都能实现精准打击,一招制敌。第二,反坦克导弹破甲能力超强,这也是它们反制坦克的杀手锏。第三,经过多年改进研究,过去战场上靠着接近坦克,用炸药包炸的战术已经彻底被抛弃了,反坦克导弹已经实现远距离、不接触的打击。第四,它们发射平台多样,既能在直升机上发射,也能在装甲车上发射,更能单兵携带操作发射,这就是它们身上所具有的最突出优势。

一代更比一代强

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三代,一代比一代有进步,性能更加先进。

第一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导弹后面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实际上,它们是控制导弹飞行的导线。导弹操作手通过瞄准镜锁定目标,将导弹射出,然后通过瞄准镜跟踪导弹飞行。如果发现有偏离,便给出修正指令,然后通过导线传输给导弹调整飞行。第一代技术,可以说主角是操作手,导弹命中率取决于操作手的水平。而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大多只能用固定阵地发射,容易被摧毁。

一名炮兵正在发射导弹

第二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可以多平台发射。既可以由车载发射,又可以机载发射,尤其是可以挂在直升机上发射。而实现多平台发射的原因,是它们采用了红外瞄准半自动控制技术。只要操作手利用光学瞄准仪瞄准目标就可以发射,命中率一般在90%左右。但是,還需要人继续跟踪瞄准,调整传输指令控制飞行,因此大长尾巴导线还是必要的。

第三代,则彻底甩掉了尾巴,因为采用了激光制导、红外成像等技术控制导弹。导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能够自动追击目标,即使在夜里,命中概率也达到99%以上,长尾巴彻底退化掉了。

不仅如此,有一些更为先进的导弹,还实现了可视制导,导弹与目标的偏差将被反映到飞机驾驶员面前的荧光屏上,射手可以根据荧屏显示情况按钮发射。

猜你喜欢

克星反坦克制导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三)
健忘克星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九)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八)
“低头族”克星
卫国战争苏联反坦克步枪史料(一)
“宅生物”克星
“红箭9”自行反坦克车方队
航空母舰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