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农村文化振兴的关系探讨

2021-10-13梅贞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思想农村大学生

文/梅贞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非均衡的特点,其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而且也会成为未来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高等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研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农村文化振兴两者之间的内在和外在关系,相互吸引更多高校学生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力度,并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来[1]。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农村文化振兴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为农村文化振兴培养优秀的人才

虽然国家对农村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但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收入过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发展,而且很多学生之所以要考大学,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脱离农业。正是由于这一问题导致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活动中,即使是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他们也不愿意返回农村工作,种种原因共同导致当前农村文化振兴工作很难得到有效开展。高等学校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更好地运用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解决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要求,着力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文化振兴工作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农村文化振兴工作培养优秀的人才[2]。

研究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与农业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西方国家正是借助工业革命来加速城市化进程,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是传统农业生产大国,在解放初期,面对极端困难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借助农业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的逐渐恢复,正是由于当时对工业的支持,导致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农村经济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要借助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农村振兴战略计划中,为计划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要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我国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在很大的差距,这也给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要积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实施的要求,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高校学生能够成为农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建设力量[3]。

(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特别关注的一项建设活动,此项活动能否得到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项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高等学校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并对学生做好引导,使每一个高校大学生都能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学习,了解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尤其是了解到农村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在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巨大。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物产和发展经济的条件,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管理理念,导致农村经济一直无法得到发展,很多极具市场开发价值的特色农产品无法得到推广和销售。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产生新的认识,吸引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同时,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农村实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并积极投入到建设活动中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自身的专业特长,应用新的发展思路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全面推进。

(三)有利于吸引更多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发展

对某校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图

调查结果显示:18.05%的大学生表示决心回乡发展,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56.73%的大学生表示想回,但要等条件成熟;12.15%的大学生表示不打算回乡;13.07%的大学生表示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扩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日趋严峻,而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又需要大批优秀的大学生来参与,因此,高等学校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培养出一大批真正热爱农村、愿意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智慧的优秀人才。通过大学生积极深入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振兴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改变大学生对农村贫穷落后的错误认识,只要高等学校能够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将我国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给大学生,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中,在农村建设和建设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和对农村的认识一定会发生改变,他们会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来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促进农村文化振兴,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的战略计划的目标而努力。

二、农村文化振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在联系

(一)有助于解决农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过程中,农村文化振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单单依靠基层工作者去解决很不现实,因为大多数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都很低,很难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许多先进的方法也无法得到有效应用,所以这是农村基层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但高校大学生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高等学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文化振兴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要紧紧围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从农村实际出发,做好对高校大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农村解决文化振兴面临的思想问题,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有助于改变农村的精神风貌

农村的精神风貌问题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中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长期以来许多人对农村有一种误解,农村经济之所以无法得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农村人都非常相信科学,因此对于有文化的人也非常尊重的,所以,广大农村群众也迫切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借助积极参与来促进农村文化的振兴,从而改变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落后面貌。但由于农村社会关系复杂,高校大学生在参与相关建设活动过程中很难正确应对,所以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围绕农村居民在精神风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探索改变农村精神风貌的策略,促进农村文化振兴,使农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融入农村文化振兴工作中,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可以从内在层面和外在层面两个不同角度做好对大学生的引导,使更多优秀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事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实现农村文化的振兴。

猜你喜欢

思想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