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卓越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10-13伍小梅肖红玉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全科学科

文/伍小梅 肖红玉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乡村师资水平的提高[1]。

“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口持续不断转入城市生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将继续减少,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尤其是偏远山村学校的学生人数也会减少,这样,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小班化”的现象继续存在。基于现实情况,农村基础教育学校迫切需要能实施全科教学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需具备什么知识、能力与素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某高校近5年师范毕业生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100%。

一、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工作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一)乡村小学教师任教多个学科,需要全面的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31.58%的乡村小学教师担任一门学科的课程,68.42%的乡村小学教师需要担任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的课程,甚至有17.89%的乡村小学教师担任了四门及以上学科的课程(见表1)。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以及“小班化”现象突出,只能由一名老师担任多个学科课程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乡村小学需要能教多个学科的小学全科教师。

表1 乡村小学教师担任学科课程门数情况

(二)乡村小学教师以教语文、数学为主,兼教其他学科

调查显示,乡村小学教师以教语文、数学为主,兼教其他学科(见表2)。在兼教课程里面,音乐、体育、美术等排在前面,说明乡村小学越来越重视艺体课程的开设,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表2 乡村小学教师担任具体学科课程情况

(三)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应更注重贴近农村教育实际

调查显示,76.84%的乡村小学教师普遍认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与普通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不同,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应更注重贴近农村教育实际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见表3)。

表3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与普通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有何不同

二、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的价值取向

(一)需求性取向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是为我国乡村基础教育学校输送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工作的需求,决定了师范院校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方向。需求性应成为师范院校设计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尺。

(二)实践性取向

乡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乡村小学的全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任教学科多,要求他们有很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此,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应着重训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达到上岗就能胜任工作,适应乡村基础教育环境的要求。教学具有互动性、生成性、实践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所以,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应体现实践性价值取向[2]。

(三)创新性取向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需要一种积极融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因,让师范生把这种创新的基因带到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从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三、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卓越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体现“专”与“全”相结合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卓越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全”的特点,因为乡村小学“小班化”“包班制”的现实状况,需要实施全科教学。“全科教学是指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3]。当然,要把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成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是全部都能教的。“全科”是指与“分科”相对而言,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指能够同时承担语文、数学及其他部分科目教学的“双科多能”的教师。所以,在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卓越课程”体系中,既要有能体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的教育教学人才的课程设置,又要有能体现专业特长的课程设置,“全”与“专”需要相互协调,有机融合。

(二)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入职后的学校为乡镇小学,甚至在小村或教学点,乡村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新教师入职后就要求能够胜任全科教学,并且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或者教学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卓越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工作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要体现能帮助师范生形成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及“乡土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4]。教学技能实训、教育见习、教育研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类课程,应与基础教育学校深度合作,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实施教育教学实践;同时,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要做到前后一致,既能学好扎实的理论,又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三)体现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相结合

在构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卓越课程”体系时,还应体现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相结合。大学的师范专业应规范专业内容设置,选好教科书,重点关注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哲学和教育史,以及现实教育中突出问题与教育研究的前沿。大学师范教育承担的是教师专业化职前课程的供给任务[5]。职前教育是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调查,笔者发现,58.42%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教科研能力不足。因此,“卓越课程”体系应该体现职前职后一体化设计,职前培养应为职后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全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超学科”来啦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