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2021-10-12刘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

摘要:构成基础作为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各设计专业方向的构成基础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内容单一等问题。本文针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式、教材、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构成基础;教学;改革

“构成基础”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设计理论知识运用到建筑室内设计的实践练习中,这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的适应专业学习的需求。因此,找寻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的问题,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力争构建适应本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1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形式较为传统

20世纪80年代,三大构成引进我国,成为了各大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目前部分院校将三大构成综合成一门《构成基础》课程,其实际教学内容仍然是传统的三大构成内容。

当前构成基础课程普遍的教学模式是讲授为主,通过理论知识讲解的形式传授知识内容,穿插的教学案例也多为构成元素手绘制图,缺少实际案例及与专业的相容性。课后学生根据每一个板块的任务进行实训练习,然而,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构成形式、内容相似度较高,作业过于依赖网络媒体等资源,缺乏创作性。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较好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构成基础的实质内涵,从一定基础上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

1.2.教材选择单一化

针对国内高校设计类专业,包含名称为构成基础、三大构成,或单独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教材较多,但其实际内容都大同小异,重复率较高,或者是对外文教材的翻译,缺少一定的文化特色。部分教材虽有不同专业的相关案例,但大多仅为简单的图例欣赏,知识延伸及专业领域的应用方法并没有涉及。且教材中的教学案例也过于陈旧,缺乏专业性和时代性。学生通过教材难以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导致构成练习的作业多为临摹类型。

1.3与学科专业方向结合度不高

构成基础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设计类包含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多类方向。不同专业方向通过设计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构建基本知识框架,具备基本的艺术设计能力,并帮助其从基础设计递进到专业造型、色彩、空间、材质等方面的设计能力。但目前实际的构成基础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人才培养方式,基本都是从艺术设计整个大方向出发的,无论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甚至教学课时都无差别化。这使其构成基础的教学过于艺术化,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并不能有效的衔接,构成基础课程开设的意义也并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

2改进方法

2.1紧密联系专业,构架课程知识体系

构成基础作为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培养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化设计的延伸,是各专业方向的一个坚实基础。因此对于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因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其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职业能力,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作为高职类专业,着力培养具备较强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制作、施工图绘制等职业能力。针对此专业方向,构成基础课程可将室内设计中的空间结构、色彩搭配、材质材料、比例尺度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平面构成部分的点、线、面,不再是九宫格模式中三种元素的符号化构成,而是将三种元素合理的在室内设计制图中进行运用,及从室内空间中提取相应元素,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最终进行设计再创造。这样整个环节可以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领域有效的衔接起来,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尝试,能够较为清晰的认识专业,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到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

2.2以项目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

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将实际或虚拟的项目融入课堂,模拟设计公司形式,让学生从业务洽谈、基础信息与资料的收集、项目设计,再到方案评选等整个过程都参与,并通过互动参与逐步提高设计能力。以项目为导向,学生按角色进行分工,深入每个部分,组织讨论,共同合作,从自身的参与中去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引,规范操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激发潜力,树立自信心,最终提高学习与探究专业的积极性。

3结语

构成基础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设计与艺术审美能力。构成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当下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找寻适合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整体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多形式、多维度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力求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专业整体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文婷.面向产出的构成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1(12):126-127.

[2]黄苗苗.混合模式背景下的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富时代,2021(05):151-152.

[3]杨晓笛.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天工,2019(10):34.

[4]陈楚楚,徐丽,王海瑩,李万兆.基于工科背景下“三大构成”基础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改革[J].包装世界,2018(02):65-66.

[5]晁洪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7(05):146+148.

[6]杨小英,刘丹,许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36):162-164.

[7]高友飞.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131+93.

[8]盛菲菲.整合与链接——设计构成基础教学的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08):178-179.

[9]李亦文.设计基础课教学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J].美苑,2002(03):36-37.

作者简介:刘璕(1989),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绵阳市,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