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系专家助力河北肉鸡产业发展大会

2021-10-12河北综合试验站

北方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白痢支原体肉鸡

河北综合试验站

标准化肉鸡养殖专栏

动物疫病是影响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种畜禽疫病净化工作对全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规模化养殖不到位造成的疫病则严重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阻碍蛋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降低肉鸡养殖风险,加强主要疫病防控水平以及养殖端安全用药,提升肉鸡产品质量,进而解决制约肉鸡健康养殖瓶颈问题,7月28日,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河北试验站邀请了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岗位专家、湖北省农林科学院邵华斌副院长团队成员罗青平博士,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许传田研究员在燕赵禽业论坛——肉鸡健康养殖与产品安全技术培训会上就种源性疾病净化、肉鸡规模化养殖痛点与疫病防控等问题作了深入交流。

罗青平在《家禽种源性疫病的防控与净化》报告中指出禽类种源性疾病是一类由多病原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可造成禽胚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肉鸡增重减慢、胴体降级和废弃增多等现象,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预防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从源头开展净化。其中详细讲述了“禽白血病的防控与净化”、“种禽鸡白痢的防控与净化”以及“家禽支原体病的防控与净化”。

禽白血病发病时间在150日龄左右。肿瘤导致的死亡率高达50%,并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发育迟缓、污染疫苗。禽白血病分为外源性病毒和内源性病毒。外源性病毒不会通过染色体传递ALV,其类型包括A、B、C、D和J亚型,致病性强。而内源性病毒可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因而可通过染色体垂直传播。它可能是不完全基因组但不会产生传染性病毒,与致病性无关,也可能是全基因组因而能产生传染性病毒,但通常致病性很弱,SPF鸡也普遍带毒。

鸡白痢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可存活数年,对热和化学消毒剂等药物敏感,耐低温的能力较强。尤其在患病鸡排出的鸡粪中可存活10天以上。所以这一疾病很难防控。对于鸡白痢的检测技术可分为病原分离鉴定法、特异性PCR法、血清学检测方法,其中血清学检测方法最为方便快捷。因此在鸡白痢防控方面,一定要保护易感鸡群,使用益生素、酶制剂、中草药或疫苗进行预防,同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家禽支原体病的防控与净化,他指出,1~7日龄的鸡群用支原体活疫苗接种,60~110日龄接种支原体灭活苗1头份,可大大降低支原体的发病率,实践证明免疫保护率达85%以上。建议鸡场合理布局,严格做到全进全出制度;鸡出栏后彻底冲洗、消毒等。

许传田在《肉鸡规模化养殖痛点与疫病防控关系》报告中深刻剖析了肉鸡规模化养殖痛点与疫病防控关系。他指出了设备自动化不断提高与饲养管理者设备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饲养管理者不能正确使用先进的设备;从而导致不能正确判断鸡群体感温度,影响了鸡舍通风,出现温度控制偏差,鸡群出现冷应激或热应激,轻者鸡群出现感冒及呼吸道症状,重者造成鸡群继发混合感染,造成疫病防控失败。同时提出了三点应对痛点的措施,一是研究疾病是怎样发生的,因为疾病防控措施的好坏决定了养殖的成败。二是设备、管理、鸡共同进退。三是协同作战规避风险。掌握好饲料、饮水、管理协同作用,避免养殖相关环节各自为战。

本次体系在河北省针对性地深入培训,对完善养殖场饲养管理、有效疫病防控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将河北省畜禽种源疫病净化工作提升到崭新的阶段。来自河北省蛋肉鸡产业创新团队、河北省肉鸡规模养殖场、各市县业务主管负责人、技术推广人员300余人享受了此次培训盛宴,也为体系成熟技术的落地奠定了扎实基础。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国家肉鸡体系河北综合试验站(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欢

白痢支原体肉鸡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对鸡白痢病的新认识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