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电企业燃料质检培训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2021-10-11刘奥灏

煤质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燃料模块人员

刘奥灏,张 磊,张 贺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0)

0 引 言

煤炭在我国主体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1],但近年来由于我国发电企业经历了全方位的更新与变革,去产能成为发电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2],煤炭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3]。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为适应目前的新形势与新常态,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需要电力员工规范化的技术支持,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和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因此就对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的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燃料质检工作是生产经营的关键所在[4-7],对于入厂煤而言,通过质检验收确定电厂来煤的品质和数量,为燃料的采购提供了计价结算的主要依据;对于入炉煤而言,各类煤质指标参数也是调整锅炉燃烧工况、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的必要数据。由于我国火电企业数量大、机组装机容量大、电力员工数量大,各单位在员工技能培训工作质量方面良莠参半、参差不齐,整体情况是多数企业更加关注领导层的管理培训以及主力专业的技术培训,而对于部分基层员工以及辅助专业,由于员工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相对严重,再加上传统技能培训方式存在授课形式单一、不能因人施教等问题[8],近年来的培训工作一直实施困难、成效甚微。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新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9]。王立顺等[10-11]分析探讨了火电厂采制化人员现状及培训效果的分析及优化,在现有形势下,各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结构及培训现状,探究并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培训模式,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2]。

H公司作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组建的国有独资发电企业,近年来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提质增效的进程中,十分重视燃料质检工作,对燃料质检部门在人员管理、制度建设、质量控制、风险把控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目标和要求。面对公司系统内80多家主力火电企业的近3 000名燃料质检员工,H公司以制度培训、技术培训、操作培训和管理培训为基础,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工作特点以及不同学历、不同层次员工的技术水平,对燃料质检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培训工作模式,从本质上缓解了多年来燃料质检培训工作的不利局面,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燃料质检岗位员工的技术水平,为燃料质检验收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建立数字化培训管理系统

数字化教育培训作为1种新型的培训方式,具有灵活性、便捷性、个体性、直观性等多种特点[13],H公司数字化培训管理系统正是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系统包含信息公示模块、网络报名模块、技术交流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不但提高了对大量燃料质检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组织和授课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的流程,同时对火电企业的人员管理起到了有效的监管作用。

数字化培训管理系统组成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培训管理系统组成模块Fig.1 Components of digital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信息公示模块用于发布培训相关的通知及文件,如年度培训计划、各期培训班的通知公文、培训考核成绩结果等。通过信息公示模块,系统内各个基层企业可以及时接收上级单位发布的各类公示信息,有效提高了各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

网络报名模块用于各企业培训负责人在线进行培训报名,通过网络报名模块输入培训学员的报名信息后自动上传系统,后台管理员审核确认后即报名成功。使用网络报名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的邮箱和电子表格报名方式存在的出错率高、统计工作量大等问题。

技术交流模块的建立旨在进一步加强培训的技术交流,该模块采用“论坛+私信”的框架构建模式以及“在线+离线”的沟通交流模式,配合后台的绿色监管、敏感词监管等措施,创新实现了无障碍、健康的技术交流方式,使学员在工作态度的培养、技术能力的提高、工作经验的交流等方面都颇有裨益。

人员管理模块通过建立数据库,将参加培训的人员信息上传系统,使培训组织者通过该模块存储人员信息,进行后台管理。

此外,该模块与系统内各发电企业燃料质检部门的人员台账相关联,各单位燃料质检员的培训情况、人员考核情况、是否持证上岗、证书到期时间等信息均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对规范化的人员管理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技术支持。

2 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

大专院校的职业教育培训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再与企业合作为培训者提供实习机会。而员工在企业应以提质增效、创造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因此企业培训应更加注重培养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

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将燃料质检工作分为采制、化验、全能3个工种。采制岗位员工主要负责对来煤进行采样和制样工作,从大批煤炭中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少量煤样,再根据制样流程将样品制成分析样品,送化验室待化验;化验岗位员工主要负责操作各类化验设备,检测送入化验室样品的各项煤质指标;全能岗位员工一般为班组负责人,主要从事质检验收工作整体流程的管理和审核工作,同时也要求具备进行采样、制样、化验操作的能力和资质。

H公司经过全面深刻分析公司内各岗位燃料质检员的技术能力、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后,将培训内容设置为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理论培训主要介绍燃料相关的基础知识、公司燃料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实际操作主要通过对各岗位实际工作涉及到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化操作演示和重复性操作练习,针对不同员工实际操作的薄弱环节,讲解重点要领、增加技术指导、强化操作记忆。在最终的考核部分,以理论考试成绩占50%、实操考试成绩占40%、日常考勤成绩占10%的比例加权,即通过理论、实操、态度3个方面核算最终成绩。若考核总评成绩不合格,将安排后期进行补考;对于补考后仍不合格的学员,将取消其燃料质检员的岗位工作资格,并将其调离部门。

3 实行“动态培训”工作模式

目前国内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基本采取“一次考过、终生有效”的方式,并且大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员工的职称、资格考试也都采取相同的方式,但由于我国燃料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数量众多,编写和修订频繁,每次编写和修订都会对燃料质检实际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其相关的体系、制度、工作手册、作业指导书均要换版更新。因此,为落实国家和行业的最新要求、规范燃料质检工作、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H公司对燃料质检岗位培训实行“动态培训”的工作模式。

“动态培训”是指员工参加培训并考核通过以后,资格证书具有有效期,有效期到期后需重新进行培训。目前,公司采用的方式是岗位资格证书有效期为4年,到期后所有员工需要重新参加培训;同时,培训组织机构每2年进行1次证书复审,复审时从全年需要复审的人员中抽取30%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剩余70%人员直接对证书进行复审。复审考试也包含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加权核算总评成绩,总评成绩合格的员工才能通过复审,对于总评成绩不合格的员工,需要重新参加培训和各项考试。

“动态培训”工作模式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动态培训”工作模式流程Fig.2 “Dynamic Training” work mode process

与此同时,复审考试以及证书到期后的重新培训考试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别于初次培训考试。针对不同职称员工的工作年限以及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根据火力发电企业技术资格评定要求,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越往高级别将逐步降低实际操作培训和考核的比例,同时增加燃料质检工作中体系、制度、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动态培训”的工作模式,结合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岗位和职称采用不同培训技法,针对个人能力和发展制定不同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环境和岗位采用多种培训方式[14],真正将各岗位、各级别、各水平层次的员工划分开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保培训成效最大化。

4 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视频教学

随着培训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危险作业或不具备实验条件的专项培训,传统方式难以实现部分培训目标。传统培训模式的局限性制约了人们所期望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无法满足部分企业的培训需求[15]。张津铭[16]、吴雅倩[17]分别阐述了视频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火电厂生产人员培训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1个和真实环境完全一致的虚拟环境,培训者可以在具有真实沉浸感和交互感的虚拟环境中感受物理反馈,体验实际操作。

在燃料质检岗位培训工作过程中,受培训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于部分设备设施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时间周期较长的操作,无法反复长时间地练习熟悉。H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改革创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采样、制样、化验等实际操作的3D立体化体验。通过拍摄实际操作的VR视频,配合关键点字幕以及配音讲解,形成燃料质检工作VR教学视频,佩戴VR眼镜后观看教学视频,可以体验身临其境的操作感,仿佛质检员就站在自己身边进行实际操作。该种效果不但要远远优于传统视频教学,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兴趣,利于引导员工积极、正面、主动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

5 依托大数据进行规范化人员管理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18]。”大数据在当今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19-20]。2012年以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21-22]。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23],依托于大数据的概念,H公司通过燃料质检岗位培训平台进一步规范了人员的管理。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系统内燃料质检从业人员的个人详细档案信息录入计算机并上传数据库,每个人的个人电子档案形成1个根目录。然后在员工的职业生涯中,要求将员工的每一次“职业经历”都上传数据库,实时更新个人电子档案。“职业经历”包括:劳动合同、工作业绩、绩效考核、技能评价、培训经历、岗位调整、职称评定、奖惩情况以及其他个人重大事项。通过大数据模式下的人员信息整合,形成数据库,实现了个人信息电子化存档并且实时更新,再借助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对各企业人员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上方法在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6 结 语

在当今“数据驱动教育,分析引领教育”的时代[24],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发电企业要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就必须挣脱传统的枷锁,深化改革创新。H公司燃料质检岗位培训工作正是通过数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探索和研究技能培训的创新模式,并努力付诸实践,以此扩展了培训形式、丰富了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效率、规范了培训流程,为传统发电企业培训工作掀起新一轮的“智慧革命”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猜你喜欢

燃料模块人员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废弃植物制造生物燃料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