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2021-10-10万志豪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9期
关键词:紫癜尼龙过敏性

万志豪

(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太和医院 研究生培养基地,湖北 十堰 442000)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免疫球蛋白A(IgA)血管炎性疾病[1]。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显示,在<15 岁的儿童当中,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为33.86/10 万,尤其以5~9 岁儿童发病数及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约为2∶1,无明显季节流行发作迹象[2]。目前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相关研究表明,其病因与感染、遗传、过敏、食物、药物、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可能是由IgA 介导的体液免疫异常所致[3]。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皮肤、胃肠、关节、肾脏受累为主的多器官损害,大多呈自限性,但部分易复发[4]。儿童过敏性紫癜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但部分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甲泼尼龙属于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力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甲强龙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在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61 例,年龄2~13 岁,病程0.5~3 d。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皮肤型156 例、腹型67 例、关节型86 例、肾型52 例,其中皮疹型74 例作为对照组,82 例作为实验组;腹型32 例作为对照组,35 例作为实验组;关节型43 例作为对照组,43例作为实验组;肾型25 例作为对照组,27 例作为实验组。

1.2 纳入标准

符合2013 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发布的《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4]中的标准:可触性(必要条件)皮疹伴如下任何一条件:①弥漫性腹痛;②任何部位活检示IgA 沉积;③关节炎/关节痛;④肾脏受损表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并告知家属诊疗方案,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感染;②糖皮质激素过敏;③中途退出。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过敏治疗;实验组予以甲泼尼龙治疗,甲泼尼龙治疗方案为静滴甲泼尼龙1~2 mg/(kg·d),连用3 d。

1.5 观察指标

以患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缓解状况作为观察指标,5 d 内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有效,其余视为无效。并对治疗有效的患儿出院后追踪随访,观察有无复发。

1.6 复发定义

过敏性紫癜复发定义为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至少30 d 后,再次出现过敏性紫癜特征性表现[5]。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肤型患儿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

皮肤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见表1、2。

表1 两组皮肤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腹型患儿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

腹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见表3、4。

表3 两组腹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表4 两组腹型患儿复发情况比较 [n(%)]

2.3 两组关节型患儿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

关节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见表5、6。

表5 两组关节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43,n(%)]

表6 两组关节型患儿复发情况比较 [n(%)]

2.4 两组肾型患儿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

肾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见表7、8。

表7 两组肾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表8 两组肾型患儿复发情况比较 [n(%)]

2.5 不良反应

由于使用的甲泼尼龙剂量小,时间短,在接受甲泼尼龙治疗的170 例患儿中,除14 例(8.24%)患儿出现夜间兴奋表现,其余患儿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疾病,其镜下特征表现为小血管内的炎性细胞侵袭以及小血管壁IgA 介导免疫蛋白的沉积附着,主要累及浅表血管[6]。根据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特征可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以及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最初的表现多见于皮疹,常表现为出血点、瘀点或瘀斑,皮疹常分布于下肢或臀部,其皮疹分布特点与重力、皮肤受压因素有关[7]。皮肤受累多呈自限性,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疗,但出现严重的皮肤型病变如大疱性或坏死性皮疹时,需要及时对症处理。过敏性紫癜患儿受累的关节多见于膝关节和(或)踝关节,是一种非转移性的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减退,预后不会遗留关节畸形[8]。当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胃肠道上,会出现胃肠道病变,表现为呕血、腹痛,其症状表现有时会早于皮疹[9],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肠穿孔及肠套叠和肠梗阻等并发症[10],危及生命。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受累常见于皮疹发作1 月后,早期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大多数镜下血尿或轻微蛋白尿患儿,其预后大多良好,但部分可进一步发展为肾病综合征或肾衰竭[11],而过敏性紫癜确诊后半年内未出现肾脏受累者几乎很少复发后出现长期肾损害[12]。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辅助性T 细胞1 与辅助性T 细胞2 功能失衡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之一。正常情况下,辅助性T 细胞可以分化为辅助性T 细胞1 和辅助性T 细胞2,辅助性T 细胞1 能分泌γ 干扰素(IFN-γ)、β 干扰素(IFN-β)等炎性因子抑制B 淋巴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体液免疫;辅助性T 细胞2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炎性因子促进B 淋巴细胞活化,产生IgA 发挥机体免疫功能,两者功能相互拮抗从而维持体液免疫功能平衡,而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辅助性T细胞2 功能活跃,辅助性T 细胞1 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体液免疫功能失衡,产生大量IgA 附着血管内皮产生病变[13]。甲泼尼龙能通过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能减少各种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异常活化的体液免疫功能,并且能够抑制过敏介质的产生[14],从而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本研究显示与常规抗过敏相比,甲泼尼龙能改善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相关研究也证实糖皮质激素能改善过敏性紫癜症状[15-18],但不能明显改善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猜测可能与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的受损程度轻、自愈倾向高有关。

过敏性紫癜的复发因素目前也尚未研究清楚,目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 方法回归分析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影响因素发现,IgA、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成分3(C3)、白介素-6(IL-6)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影响因素[19],甲泼尼龙主要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本研究显示,与常规抗过敏比较,甲泼尼龙能降低皮肤型、腹泻、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复发率,相关数据报道证实糖皮质激素能降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15-18],但不能降低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率,猜测可能与肾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通过本实验研究可发现,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时,与常规抗过敏比较,甲泼尼龙虽然不能更加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疹症状,但能降低复发率;能明显改善胃肠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能明显改善关节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能明显改善肾脏症状,但不能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紫癜尼龙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多元创造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尼龙空间
基于有限元的尼龙板热膨胀性能分析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