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分析

2021-10-09崔雅丽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崔雅丽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共50份尿常规标本进行研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和分类,并提出有效的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结果:?50份标本中共1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24%。其中门诊患者2例,住院患者10例,不合格标本中,标本污染占25%、采量不足占16.7%、采集时间不当占?33.3%,容器不合格占8.3%、标本标记不清占8.3%、检验超时占8.3%。结论:尿常规检验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检验前多种因素可影响标本质量导致检验结果错误,应当重视对不合格标本原因的分析,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标本质量控制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包括尿干化学和尿沉渣,作为排泄物检查,其可反应机体代谢状况,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其用途包括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协助其他系统疾病诊疗、用药监测、职业病防治、健康人群普查等。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分为检验前、中、后三个阶段。检验前阶段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但临床實践中,检验人员往往将质量控制重点放在检验中阶段,未对检验前质量引起足够重视[1]。采集标本不规范、送检不及时、标本质量不合格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重要影响。尿液标本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相关统计指出,检验总误差有接近6成项目可直接溯源至标本不合格,故降低标本不合格率对提升检验质量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旨在对尿液常规检查的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检验前环节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减少实验误差,提升检验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患者4例,住院患者46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30岁~85岁,平均年龄(58.2±12.98)岁。

1.2 方法

采集患者晨起中段清洁尿液,进行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沉渣检测。材料:HT-200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配套试纸、OLYMPUS显微镜、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江苏新康一次性塑料尿杯、一次性塑料尿管。

1.3 不合格标本评价标准

不合格标本包括:①标本采集量不足:采集量<6ml。②容器不合格:标本采集过程中使用非洁净干燥的污染容器,或容器容积不足,<50ml。③采集时间不当:采集标本前,患者不当用药、饮食、饮水或剧烈运动。④标本污染:标本中参杂粪便、烟灰、经血等污染物。⑤送检标本超时,采集后送检时间超过2h,或冷藏标本超过6h。⑥标记不清,条码模糊等。

2 结果

50份标本中共1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24%。其中门诊患者2例,住院患者10例,原因包括标本污染、采量不足、容器不合格、标记不清等,具体原因分布与构成,见表1。

3 讨论

尿液分析作为门诊住院患者3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具有取样无创伤、操作简单和报告迅速等优点,能够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疾病严重程度,也可作为部分治疗措施的疗效判定指标之一。尿液分析结果是医师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对此后治疗措施的合理与否、有效与否影响重大。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现代检验医学逐渐向仪器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度与可比性要求愈发增高,质量控制成为检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各级医疗机构检验科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检验仪器精准度的提升、检验人员质控技术培训的完善,检验数据准确性及各个实验室之间数据可比性明显提升,过去几十年间,临床实验室在检测精准度、速度、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方面取得显著提升,然而标本采集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掌握不足,对检验结果差错带来的负面影响意识淡薄,有所忽视。多数实验室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与分析后质量控制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实验误差,然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众多,提升检验质量需要从多环节入手。相关研究指出,误差来源主要取决标本的采集,多数误差均来自实验分析前的环节。分析前环节是临床检验过程中最薄弱、最易出现差错的环节。检验前阶段包括从医生开具化验单到尿液标本送检这一时段,包括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等,影响因素多,具有难预测和难控制的特点[3]。因此寻找提升尿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途径是检验人员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3.1 分析前环节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众多,涉及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多环节,分析其具体原因,包括:①标本污染:本次研究中,标本污染所致不合格标本占比25%。采集标本时,女性阴道分泌物、经血,男性精液等物质混入尿液标本中均会导致尿液标本污染,标本送检过程中出现不当操作也可发生污染进而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对于自然排尿困难的病人或为了避免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可采用膀胱导尿。②采集时间不当:标本采集时间不当占本研究中不合格标本的33.3%。患者采样前饮食、服用药物、锻炼情况、昼夜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比如注射或服用抗坏血酸会使尿干化学中的亚硝酸盐、胆红素、葡萄糖、潜血、白细胞等多项检测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高浓度的四环素可使尿白细胞出现假阴性[4]。此外,某些生理状态,如妊娠对检验结果亦有影响,因此检查前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用药史,选择适当的采样时间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临床上因检验任务繁重,为方便患者,往往忽略了采集标本时间,导致尿液标本检查结果出现偏差。③标本容器不合格:本次研究中标本容器不合格所致检验结果误差占8.3%。采样容器选择不当也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若尿液标本未使用专门容器,而是采用纸质容器、药瓶等,可导致水分吸收及尿液成分改变,出现错误的检验结果。此外,若容器消毒不合格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导致杂菌污染标本。④采量不足占16.7%:患者采样过程中,因尿液不足或送检过程中溢洒使尿量减少,分析过程中标本不足则可出现结果偏差。⑤送检超时:标本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可产生直接影响。本次研究中,检查超时所致不合格标本占比8.3%。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与化学物质具有不稳定性,排出体外后,可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如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抗坏血酸等物质可随放置时间延长,出现氧化;葡萄糖可被细菌降解,可导致病理性糖尿消失,出现漏诊。此外,尿素在细菌的酵解下生成氨,导致尿液pH值改变,同时破坏了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一般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尿中有形成分将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管型逐渐减少而细菌、结晶逐渐增多。故尿液标本采集后应当尽快送检,无法及时检查的标本采用合理手段保存。相关研究指出,短期保存中(2h以内),采用常温保存与冷藏保存时,尿液中肌酐、尿酸、尿蛋白、尿电解质并无明显变化,同时细菌也并未对尿蛋白产生影响,尿检指标无显著差异。基于此尿液的短期保存可直接采用常温保存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简便和可靠[5]。⑥标本标记不清:标本标记不清占本研究不合格标本的8.3%,LIS系统条形码贴错、条码出现污迹、条形码张贴不平整、不规范导致扫描仪无法识别患者信息,也是造成不合格标本的重要原因。

3.2 提升标本合格率的措施

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检验科应当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对尿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留取时间、容器要求、送检时间、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登记,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尿液检验标本采集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流程,下发至各病区护理单元。完善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包括采集标本前向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人员分工、标本正规采集方法、送检时间与各项记录。②注重尿常规检查教育:尿常规检查教育活动应当涉及患者、护理人员、检验人员三方,包括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验前准备,告知尿常规检查前合理饮食,若食用蛋白质含量高,未摄入蔬果,则可能导致尿液pH值降低或出现亚硝酸盐结果假阴性。大量饮水可导致尿液稀释,出现假阴性。尿液检查前应当停用维生素等影响尿液性质的药物,避免干扰检查结果。③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护理部应当对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严格落实检验规范化管理文件的操作流程,使其充分意识到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对疾病诊疗的重要意义。要求娴熟掌握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具体要求与操作规程。④加强与临床沟通:检验人员应当严格把握标本的质量,若出现不合格标本应当及时告知,并重新采集,不得迁就操作,避免出现结果异常。另外,针对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向其强调尿液标本采集、运输和保存的注意事项,标本留取后应当尽快运送,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实验室。此外,到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征求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实验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与支持,有利于改善实验室工作质量。利用各种途径,向临床发布检验最新动态、各类检验项目和新项目标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等。促进临床、护理部与检验科的相互交流、了解,加强合作,从多环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⑤加强对接收标本的审核:接到送检标本后,应当及时检查患者信息正确与否、标本采集量合格与否、使用容器规范与否,若有不合格标本,应当详细登记,并及时向临床反馈,要求重新采集标本,确保檢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样本,若标本数量过多,无法及时检测,应当按规定将其置于4℃冰箱内保存,并尽快完成检测,留存时间不宜过久,若标本留存时间超过6h仍无法进行检测应当废弃该标本重新采样。检验科应当加强与护理人员沟通,及时向其宣传检验新项目对标本的要求,并将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分析前质控环节的问题反馈给护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进行经验总结,促进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时,检验科人员应当强化对仪器的养护意识,在规定时间段对仪器精准度进行校正,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中十分重要,但也是最易忽略的环节,影响分析前标本质量的因素众多,涉及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多个环节,应当慎重对待上述每一个环节。护理人员与检验人员都应当全面系统地了解影响检验前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实现规范化操作,提升标本质量,确保检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刘敏.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49-2750.

[2] 黄常洪,张扬南,李晓丽,等.医疗集团化管理背景下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精细化管理[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34(6):153-156.

[3] 王赵峰,马红玉,张虎,等.临床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6,22(1):55-56.

[4]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3.

[5] 谭光群,石威,黎冬冬,等.不同保存方法对尿液样本生化指标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8(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