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冠王”王刚:航空报国20年

2021-10-08刘国强

当代工人 2021年6期
关键词:陈丽沈飞王刚

刘国强

梅开二度

2008年11月1日,中国东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雪虽歇,风正劲,腾空而起的北风格外欢快,一跳一跳,这里扬一把,那里扬一把,沈阳城雪屑扑飞,寒气袭人。

举国瞩目的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铣工决赛高调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技能高手蜂拥而来,似要逼退寒气,搅热这座古老的城市。

参赛者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分赛市级擂主,他们经过激烈鏖战层层选拔,全国各省级赛区的前3名选手,共90多人一决高下。

赛场像一锅沸腾的开水,紧张而热烈。这些人中,王刚太抢眼,时隔4年,他怀揣第三届冠军奖牌,又来参赛!

决赛设置了顶级难度,加工精度非常高,技术难度超常,4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太短。因时间不够用,90多名选手只有三四人完成比赛。两件配合的“试卷”,孔径精度要求达到0.008毫米,不到一道(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为十一二道)。王刚的手太快了,同台征战的决赛选手烽烟正浓,恨不能让时光倒流,王刚却轻轻松松“走闲棋”,收拾床子,整理工具,清扫铁屑。他用3个小时就完成比赛,配合间隙达到令人吃惊的0.005毫米!

当主持人激动地宣布比赛成绩,王刚以高超的技艺再次加冕,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些汗水淋淋的对手也拍疼了巴掌,他们为能和这样的顶级高手同场竞技而自豪。

王刚梅开二度,创造了夺得全国铣工技能大赛“双冠王”的纪录,前不见古人,至今,尚无来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人才济济,高手如林,承担着大国航空工业科技攻关和精工制造两副重担。在浩如烟海的比拼队伍里,王刚一枝独秀,荣膺首席技能专家,人称铣削加工领域的“妙手神医”、精工领袖。荣誉接踵而至,他轻轻地挥挥手,再次“从头越”,一次又一次破解新课题,一次又一次翻越新高峰……

用事业托举爱情

爱情能催理想发芽,理想能让爱情生根。

2011年5月21日,在象征“我爱你”的激情日子,王刚与妻子陈丽的婚礼热闹而气派,60对沈飞青年工人花开并蒂,举办集体婚礼。大礼堂正面的巨型图画最为震撼,60对情侣精心准备,挑选最动情最优美的照片,拼成昂首飞翔的飞机,一架中国新型战斗机威风凛凛、直冲蓝天,以表达新人航空报国的雄心壮志。

时逢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也是航空工业沈飞建厂60周年,又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纪念日,三喜临门,沈飞特别组织60对新人共同庆祝。王刚带领全体新人共同宣誓:从今天开始,一同肩负起婚姻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彼此珍惜,彼此守候,相親相爱,直到永远。

人生像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嘭的一声,美好的日子突然从高空跌落,降到低音区。春叶正嫩,却遭遇严霜——2016年10月19日,陈丽英年早逝!

王刚遵照陈丽的遗愿,将爱妻的骨灰撒向大地……

一份好的感情,不是追逐,而是相吸。骨灰盒空了,王刚好像也被掏空了,在荒原上久久伫立。树叶沙沙响,仿佛述说着无尽的悲伤,鸟儿啾儿啾儿叫,声声断……

回忆像只鸟,频繁在同一片林子里飞,却再也找不到从前的伙伴。

愧疚陪妻子太少了,他掰着手指算,这么多年,只陪她看过三场电影。

愧疚当初太粗心,妻子嗓子疼,怎么就以为只是咽炎呢?

愧疚耽误了病情,陈丽正教高三数学,带领学生全力备战冲刺高考,没有及时去检查身体。

愧疚头一次检查竟是陈丽一个人去医院的。她独自一个人面对诊断书上“肺癌”两个字,该有多么绝望啊!

愧疚自己陪她太少,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爱情已深吸入肺,想吐都吐不出来。妻子跟他一样地坚强,一样地少言寡语,一样地说少做多。别人得了绝症,都是家人瞒着病人。陈丽恰恰相反,天大的痛苦自己扛,瞒着她的亲人们。

你已经走出我的视线,但从未走出我的思念。

没人扶的时候,自己要站直。最强大的不是征服什么,而是承受什么。在陈丽生命的最后时刻,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每每有人看她,她立即挺着坐起来,微笑着。她太刚强了,即使身处绝地输掉一切,也决不输掉微笑。

王刚和妻子是知音,像一起跳动的同体脉搏,两人的性格惊人地相像。

王刚母亲告诉我,王刚这孩子特别有扛劲,当年家里穷,人家孩子吃零嘴,他从来不要。偶尔菜里有几片肉,赶忙夹给弟弟。冬天冻得脸都白了,也不说冷。

王刚的师傅张显育感慨道:“王刚上班不久,他父亲就得了重病,王刚从未提起过。直到他父亲去世,我们才知道。”

王刚的老技术科长焦威东也这么说:“多大的困难,他都一个人扛。”前年,厂里报王刚为全国劳动模范,省领导来厂调研,定好了日期。王刚突然提出他能不能不参加?厂领导急了,这么大的事,怎么能缺了“主角”?王刚说跟医院约好了,要去看病。谁病了?陈丽。什么病?有点儿小毛病。重不重?不太重。

焦威东立刻警觉起来,王刚向来不请假,怎么会在这紧要关头张口请假?再三叩问,王刚实在无路可退,才掏了实底:陈丽在一年半前就得了癌症……

王刚红着眼圈向我慨叹:“陈丽在省实验中学教数学。数学太难,也太累脑,每天晚上备课到深夜。我跟她一样忙,白天上班,晚上备课,第二天辅导‘王刚班。我俩埋头在两堆书里,各忙各的。她教的既有尖子班也有基础班,还有艺术生班,这种深一脚、浅一脚的课最不好上。她从不放弃对每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免不了跟他们着急上火。”

我理解王刚的彻骨之痛——她曾对你的明天有所期许,但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也渴望回头再淋一场。他想用一吨回忆,把整个思念浇灌一遍。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对于王刚,你是他的整个世界。她无情地被带走,他却在原地无休无止地回忆。被强行摘掉的嫩枝,而今变成他体内的结石,一跳一跳地疼。只有浅水才喋喋不休,深水是沉默的多做少说,是这对夫妻共有的习性。他们将这习性栽培到工作和生命中便花开三朵,一朵叫勤奋,一朵叫敬业,另一朵叫昂然向上。

悲伤是一条河,即便耗尽一生的力气也难以渡过。爱妻没有走远,一直活在王刚的伤口里。

满园春色

2010年,沈飞成立了第一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王刚班”,30岁的王刚任班长。王刚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立志把“一枝独秀”拓展到“满园春色”。

不料刚一上任,就碰了钉子。

吴学文比王刚大3岁,得知要他拜王刚为师,炸了锅。张显育师傅找到吴学文,直言吴学文的技能确实赶不上王刚。看师傅面子,吴学文才勉强与王刚“结对子”。

李晓亮跟王刚同岁,比王刚早进厂一年,有着干数控铣床20多年的经验。王刚,一直操作“笨方法”的常规铣床,听王刚讲数控课,很不服气。听后很震惊,没想到他讲得这么好。

李晓亮想,讲得好,不一定做得好,他心里憋着一股气,打算将这气撒在产品上。很快,“出气”的时候到了,二人狭路相逢,一同加工飞机长梁,精度要求很高,正负达到两道半。李晓亮暗暗窃喜,自己操作几千万的数控机床,高智能化。王刚几十万的常规床只能靠笨拙的手摇,靠惯常经验,差距不言自明。不想,结果令李晓亮大吃一惊,他的质量标准达到H7,王刚却比他高出一个等级,达到H6!王刚加工的机件简直是艺术品,标准又漂亮。李晓亮彻底服气,王刚独创的“差补法”,设计了好几千个加工点位,这太不可思议了!

王刚不仅教自己的徒弟和盘托出,就连比赛的竞争对手沈阳金杯公司的同行向他请教,也让他们享受毫不保留的徒弟待遇,甚至将自己画的图纸送给了他们。

方法和技能是并肩绽放的两朵花,花儿能否结出饱满的硕果,还有很多因素。跟王刚学过的工友技能个个突飞猛进,但,要达到王刚的技能精度,实在是太难了。

城市拓延的浪潮哗哗翻涌,吞了许多城边村镇。当年沈阳城北有个叫“虎石台”的镇子,如今已被“沈北新区”紧紧搂在怀里,成了繁荣发展的新引擎。那些长久卧伏地面的平房像吃了催生素,个頭儿呼呼往上蹿,成片成片的高楼向天而立。

回想过去,王刚的第一朵“航空诗花”,就开在虎石台。1997年夏天,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沈飞技校。而今,24年过去,世界航空工业风云激荡,每天都有新的日出,天天不一样。为了适应新变化,实现新超越,王刚构思的航空报国腹稿正穿透厚厚的夜,拥抱曙光。

王刚心中的宏伟蓝图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因为,他向来秉持一个信条:“只有回不了的过去,没有到达不了的明天。”

猜你喜欢

陈丽沈飞王刚
51岁外卖大叔给700万骑手办春晚
带700万骑手办春晚:有一种野心叫灵魂有火
小学数学解题中转化思维的有效应用
以航空史编修筑牢航空企业文化根基的实践与研究
完形填空专练(五)
实名举例提醒法
两次瘫痪弱女子:为丈夫支撑起生命的春天
两次瘫痪弱女子:为丈夫支撑起生命的春天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