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2021-10-08王淑芬

绿色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硬质总值效益

陈 建,王淑芬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北京 100124)

1 引言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与心理困惑感日益加剧,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在连年攀升。压力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压力状态下却无法自我缓解,会引发许多相关疾病。因此,压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健康问题。与积极调节压力的健康环境设计相关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也已开始重视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体验感以及利用自然环境来唤醒人们积极性的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空间在大学人才培养中也开始承担更为重要的功能,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交流、游憩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调节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通过对校园景观类型的研究,探索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形式,才能更好地为建造者提供校园景观设计参考,提升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品质,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2 研究进展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Heerwagen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牙科医院的墙上挂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病人会因此变得更加安静,病人的疼痛耐受能力也得到提升,心率也随之降低[1]。Pretty等通过血压指标证明了在令人舒适的绿色空间里运动比在其他空间里运动更有利于人的心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2]。Grahn等通过研究发现,与没有水体存在的城市空间相比,有水体存在的城市空间趣味性更强,更加具有吸引力,复愈性效果也更佳[3]。Berg等也在研究中提到,身处绿地之中可以有效降低压力程度[4]。康宁等对3种景观类型进行评价,发现植物群落景观比广场和水景更能使人身心放松[5];刘博新采用了5种园林景观,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放松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山林景观,草坪次之,水体、农田和湿地的放松效果则相对较弱[6]。这些研究大多选择自然环境、城市公园等作为研究场景,较少对校园景观展开研究。

校园绿地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刘畅对北京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n=609)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校园绿地访问行为对大学生的情绪尤其是积极情绪具有调节作用[7]。邢璐将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对于处在正常精神压力条件下的被试群体,植被覆盖率高,具有自然驳岸水体的校园景观更有利于精神压力的恢复[8]。张湉利用一种跨学科(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发现景观偏好与活动偏好得分越高的环境对大学生身心恢复效果越好[9]。目前对于复愈性校园景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表现在对校园景观类型划分不够细致,在心理指标方面研究方面采用的心理量表较为单一。本研究采用定量化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将校园景观分为7类,结合多种心理量表,探索了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终为复愈性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地点及被试者

本研究心理实验采取线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北京工业大学共招募了245名大学生志愿者,包括126名女大学生,119名男大学生,年龄18~30岁。本研究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不限制所学专业,有一定参与户外活动的习惯,具有课业等方面的压力,可以无障碍理解户外实验过程及调查问卷内容。

3.2 测定原理

选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和知觉环境恢复量表来评价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对大学生压力缓解和精神疲劳恢复的影响程度。

3.2.1 压力恢复水平测定

简明心境状态量表,包括7个分量表(紧张、愤怒、疲劳、压抑、精力、慌乱和自尊感)。每一分量表分别包括若干个形容词(如不称心的、不愉快的、恐慌的等),共40个形容词。各分量表的词目混合排列。每一项的回答有5等分数,即5种等级:0:表示几乎没有;1:表示有一点;2:表示适中;3:表示相当多;4:表示非常多。被试者根据观察不同校园景观类型后的心境,在这些描述心境的形容词上选择一种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相应等级。

分别累计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数,通过查阅常模,计算每个分量表的TMD(情绪紊乱总值)分数。TMD=5个消极的情绪得分之和减去两个积极情绪(精力,自尊感)得分之和+100。TMD分数越高,表明实验志愿者更有消极的情绪状态,即心情更为烦闷。反之,亦然。

3.2.2 精神疲劳恢复水平测定

Kaplan的注意力恢复理论认为,个体疲劳主要来源于定向注意力的疲劳,而自然环境可以缓解这种疲劳并提高个体注意力水平。知觉环境恢复量表能够用来衡量不同类型景观对受试者主观恢复性的影响程度。PRS量表对自然景观的4种特征(即远离性、连贯性、魅力性、一致性)进行简要解说,并对其进行正负5个等级打分,正值代表精神疲劳恢复较好,负值则相反。

3.3 数据样本量

心理实验研究共招募了245位大学生志愿者。其中心理实验共收取245份有效的问卷,去除45份无效问卷,还剩200份有效问卷,包括100份知觉环境恢复量表问卷,100份简明心境状态量表问卷。

3.4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量化分析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即网格像素法,对不同类型校园景观中的绿视率、硬质比例、天空比例进行量化,利用量化后的科学数据将绿视率、硬质比例、天空比例与精神疲劳度、压力缓解度作相关性分析。将每一张校园景观图片分割成9408(112×84)个正方形网格,对所选择的绿视率、硬质比例、天空比例变量进行标记和计数,并计算该变量在整体照片中所占百分比(图1~7,表1)。

图1 滨水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图2 广场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图3 林地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图4 疏林草坪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图5 草坪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图6 花田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图7 林荫道景观网格量化分析

3.5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25.0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3.5.1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对大学生压力缓解的影响

通过对100份简明心境状态量表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经研究发现,TMD(情绪紊乱总值)最低的是林地景观,说明林地景观为大学生带来的压力恢复效益最大,滨水景观次之,实验大学生志愿者更

表1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特征指标

图8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大学生压力缓解度总体统计

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广场景观TMD(情绪紊乱总值)最大,为大学生带来的压力恢复效益最小,其他类型景观压力恢复效益差别不大(图8)。

3.5.2 绿视率对大学生压力缓解的影响

如表2所示,TMD(情绪紊乱总值)与绿视率呈现负相关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绿视率越大,TMD(情绪紊乱总值)越低,压力恢复效益越好。

3.5.3 硬质比例对大学生压力缓解的影响

如表3所示,TMD(情绪紊乱总值)与硬质比例呈现正相关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硬质比例越大,TMD(情绪紊乱总值)越高,压力恢复效益越差。

表2 TMD(情绪紊乱总值)与绿视率相关性分析

表3 TMD(情绪紊乱总值)与硬质比例相关性分析

表4 TMD(情绪紊乱总值)与天空比例相关性分析

3.5.4 天空比例对大学生压力缓解的影响

如表4所示,TMD(情绪紊乱总值)与天空比例呈现正相关,具有较弱的相关性,即天空比例与压力恢复效益关系很弱。

3.5.5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对大学生注意力恢复的影响

研究将每一种校园景观类型的远离性、连贯性、魅力性、一致性数据进行求和处理,得到各个类型校园景观的整体精神疲劳度恢复效益状况。其中林地景观的精疲劳恢复程度最好,疏林草坪景观次之,滨水景观、林荫道景观和花田景观的精神疲劳度恢复效益居中,草坪景观和广场景观的精神疲劳度恢复效益最差(图9)。

图9 不同类型校园景观精神疲劳度恢复平均值统计

3.5.6 绿视率对大学生精神疲劳恢复的影响

如表5所示,注意力恢复值与绿视率呈现正相关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绿视率越大,注意力恢复值越高,精神疲劳恢复效益越好。

3.5.7 硬质比例对大学生精神疲劳恢复的影响

如表6所示,注意力恢复值与硬质比例呈现负相关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硬质比例越大,注意力恢复值越低,精神疲劳恢复效益越差。

3.5.8 天空比例对大学生精神疲劳恢复的影响

如表7所示,注意力恢复值与天空比例呈现负相关且具有非常弱的相关性,即天空比例与精神疲劳恢复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4.1 校园景观能促进大学生压力缓解,使大学生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状态

实验基于乌尔里希(Ulrich)的压力恢复理论,采用生理实验现场测量和线上问卷心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数据分析显示,就压力缓解效益而言,TMD(情绪紊乱总值)越低代表压力缓解效益越好,TMD(情绪紊乱总值)越高代表压力缓解效益越差。经过实验,发现林地景观的TMD(情绪紊乱总值)最低,压力缓解效益最好,滨水景观的TMD(情绪紊乱总值)次低,压力缓解效益次好。而广场景观的TMD(情绪紊乱总值)最高,压力缓解效益最差,其他景观类型在不同程度上也有利于大学生压力的缓解。并且,经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绿视率与压力缓解效益值负相关,硬质比例与压力缓解效益呈正相关,天空比例与压力缓解效益无明显相关性。

表5 注意力恢复值与绿视率相关性分析

表6 注意力恢复值与硬质比例相关性分析

表7 注意力恢复值与天空比例相关性分析

4.2 校园景观能促进大学生精神疲劳恢复

实验基于卡普兰(Kaplan)的注意力恢复理论,采用生理实验现场测量和线上问卷心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数据分析显示,就精神疲劳恢复效益而言,注意力恢复值越高,大学生恢复效果就越好。经过实验,发现林地景观的精神疲劳恢复效益最好,滨水景观次之,广场的精神疲劳恢复效益最差,其他4种类型即疏林草坪景观、花田景观、林荫道景观、草坪景观对大学生均有精神疲劳恢复效益,其中草坪空间的精神疲劳恢复效益比较微弱。经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得出绿视率与精神疲劳恢复效益呈正相关,硬质比例与精神疲劳恢复效益呈负相关,天空比例与精神疲劳恢复效益无明显相关性。

4.3 研究的局限与贡献

本研究借助于网格像素法对7种校园环境照片进行了量化分析,统计出了图片绿视率,硬质比例、天空比例,将绿视率,硬质比例、天空比例与TMD(情绪紊乱总值)、精神疲劳恢复值做相关性分析,在量化要素种类方面有待加强。本研究贡献在于将校园景观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以大学生为对象,对校园景观类型的复愈性影响做了细化的探究。得到了不同类型校园景观对大学生压力缓解以及精神疲劳恢复的差异,并且对绿视率、硬质比例、天空比例与压力缓解以及精神疲劳恢复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

5 设计建议

5.1 增加校园景观的绿视率

谭少华在其研究中指出绿视率与愉悦感呈正相关,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绿视率这个因子体验到大学校园的优美氛围和景色,并从中获得愉悦感从而改善大学生们的心情,绿视率越大,大学生们的愉悦感受越强,自身所获得的积极影响也越强。校园景观植被覆盖率的提升在增加校园景观绿视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大学生们的心情,即使接触自然的时间非常短暂,大学生们也可以缓解精神疲劳并提高注意力集中水平。建议高校应该继续丰富校园植物种类,增加植物数量,合理配置植物,将提升校园整体绿视率水平与增加局部绿量相结合,为大学生们日常无意识观绿以及有意识观绿奠定坚实的绿色基础,为大学生的压力恢复以及注意力恢复开出一份绿色良方。

5.2 增加校园滨水景观设计

水具有柔美坚韧又质朴灵动的特性,发挥着增湿、降温、降噪、滞尘等作用,滨水景观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环境,水环境产生的负氧离子能够改善大学生们的生理健康水平,而水的美学特征可以激发大学生们愉悦心情,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从校园滨水景观知觉环境恢复度上来看,复愈性环境的4个方面远离性、连贯性、魅力性、一致性得分比较高,这说明水景观具有十分良好的知觉环境恢复效益,可以使大学生获得远离性,减少因生活琐事和学业压力带来的烦恼,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水平,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滨水景观环境对大学生自身心健康的提升以及对大学生负面情绪的过滤。

在设计滨水景观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些易于亲水的驳岸,增加可停留观水的空间界面,从而建立起更多更优美的校园滨水景观开放空间,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

5.3 增加校园广场景观的趣味性

广场景观的压力恢复效益以及注意力恢复效益在以上研究中均表现不佳。校园广场作为校园的会客厅,如果完全被铺装占满,未免让大学生们感到无聊与乏味。在设计校园广场时,应该注重融入校园文化,将文化符号融入广场上的系列景观元素。其次,广场上可以设计旱喷,旱喷的使用融入潮汐时间管理,为大学生们带去期待感与心理愉悦感。广场上可以增加一些遮阴的设施,防止夏季暴晒,增加在广场上停留的舒适感。校园广场上也可少量增加观赏植物并开辟出可以驻足观赏的界面,以提升大学生的压力恢复以及注意力恢复水平。

猜你喜欢

硬质总值效益
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1%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11581.9亿元
探讨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硬质包装盒的制作成型技法简析
集束化护理在全麻硬质气管镜介入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信息时代城市硬质地面追踪警犬实战及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