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盐水含漱预防小儿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口腔炎的效果研究

2021-10-06马瑞婕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河南周口466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舒适度白血病黏膜

马瑞婕(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小儿白血病是儿科常见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是目前治疗小儿白血病常用的方法[1]。然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会损伤口腔黏膜,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炎症,并且形成溃疡引起感染,从而导致患儿咽喉疼痛、进食困难,影响患儿营养摄入,不利于患儿病情预后[2]。此外,口腔疼痛异常会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进而影响患儿化疗效果[3]。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预防化疗后口腔炎的发生,对提高小儿白血病患儿化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将探讨冰盐水含漱对小儿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口腔炎的预防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化疗治疗的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中对白血病的诊断;②均经血象、骨髓穿刺等确诊;③患儿家属均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入组前已出现口腔溃疡、颞颌等疾病;③患儿预计生存期限<6个月;④治疗结束前放弃治疗或转院。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4岁,平均(6.8±1.5)岁;白血病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3岁,平均(6.9±1.4)岁;白血病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用维生素及抗生素行常规性治疗,对照组化疗期间行口腔常规性护理,即责任护士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口腔卫生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食后刷牙,以防口腔炎症发生。观察组在口腔常规性护理基础上,每天指导患儿采用4℃生理盐水含漱,含漱方法:由责任护士采用吸管吸入冰盐水5-10ml,滴入患儿口腔后指导其仰头,使其流到咽部后能停留10s,然后流到口腔内停留30s,指导患儿鼓动双颊,让冰盐水与口腔黏膜能充分接触后再吐出含漱液,每天含漱不少于5次,即在三餐后、晨起、睡前均指导患儿口含冰盐水,每次口含时间不少于30s。

1.3 观察指标 ①口腔炎:两组均由同一名护士评估符合患儿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从患儿化疗第1d开始持续观察至患儿第2次化疗疗程结束,每天清晨漱口后,责任护士检查患儿口腔黏膜溃疡情况,并记录患儿口腔炎发生情况。根据国际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系统[5],将口腔黏膜炎分为0-Ⅳ级,0级为口腔黏膜正常;Ⅰ级为口腔黏膜疼痛、红斑,不影响进食;Ⅱ级为黏膜红斑疼痛明显加重,不能进食半流质食物;Ⅲ级为黏膜溃疡疼痛较Ⅱ级明显加重,且只能进食流质性食物;Ⅳ级为溃疡融合成片状,疼痛加剧,不能正常进食。②预后情况:记录两组口腔疼痛评分、患儿舒适度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及口腔黏膜愈合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进行评价,总评分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感越明显。舒适度评分采用自拟的《患者舒适度评分表》进行评价,量表从患儿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评价,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20-8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舒适度越好。家属满意度评分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价,问卷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25-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口腔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口腔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n(%)]

2.2 两组患儿口腔炎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口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舒适度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口腔炎预后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口腔炎预后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分) 舒适度评分(分) 满意度评分(分) 口腔黏膜愈合时间(d)观察组 50 4.52±0.74 65.23±4.10 85.22±5.11 5.12±0.89对照组 50 7.36±0.98 42.85±5.89 52.69±4.57 7.89±1.23 t 16.353 22.051 33.352 12.9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方法,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产生细胞毒性,引起患儿出现各种毒副反应,其中口腔炎是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7]。研究指出[8],白血病化疗患儿口腔黏膜炎症发生率高达33%-50%。口腔炎不仅导致患儿口腔疼痛,难以进食,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感染,严重可引起败血症,不仅增加患儿痛苦,而且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导致部分患儿中途放弃化疗[9-10]。因此积极预防口腔炎对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DNA合成时会影响正常细胞再生、成熟及修复过程,导致口腔黏膜溃疡,同时口腔黏膜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化疗时由于血药浓度增加,会加重对口腔上皮细胞的损害[11]。本研究为了预防小儿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口腔炎的发生,采用4℃生理盐水含漱,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口腔炎程度较对照组轻。此外,观察组口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口腔黏膜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提示4℃生理盐水含漱能有效预防小儿白血病患儿口腔炎的发生,减轻患儿疼痛感。尚红彦等[12]研究指出,采用4℃生理盐水含漱能有效预防甲氨蝶呤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这可能由于4℃生理盐水含漱能有效降低口腔温度,促进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减少化疗药物局部血浓度,从而减轻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的损害[13]。此外,在低温条件下,组织细胞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减弱,增强了细胞对毒性物质的耐受性[14]。另外,冰盐水含漱可改变口腔pH,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低温环境下,细胞耗氧量、细胞代谢率也会下降,因此有效中和部分因药物毒性作用引起的细胞代谢障碍,使黏膜细胞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减轻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损伤[15]。此外,本研究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采用4℃生理盐水含漱能有效减轻化疗后口腔炎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有利于患儿完成化疗治疗。

综上所述,冰盐水含漱能有效促进小儿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促进口腔黏膜愈合,预防口腔炎的发生,提高患儿化疗舒适性,进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猜你喜欢

舒适度白血病黏膜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