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2021-10-06孙磊河南省淅川县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445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单侧入路裂隙

孙磊(河南省淅川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445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属临床常见病症,椎体裂隙征为OVCF特殊类型,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腰背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临床针对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多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术治疗,虽能于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病情,但易发生骨水泥渗漏,影响患者预后效果。故临床应积极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整体预后。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收集我院64例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旨在从腰椎功能、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等层面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64例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2018年1月-2020年10月),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联合组(n=32)、常规组(n=32)。其中联合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26±3.74)岁;致伤因素:弯腰拾物6例,摔倒13例,扭伤10例,无明确诱因3例;体质量指数:18.5-26.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67±1.51)kg/m2;常规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69.30±3.68)岁;致伤因素:弯腰拾物5例,摔倒14例,扭伤9例,无明确诱因4例;体质量指数:18.9-27.1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01±1.48)k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①纳入:经CT、X线、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经骨密度检查证实骨质疏松;临床资料完整;均为新鲜骨折。②排除:严重恶性肿瘤;依从性差;严重器质性疾病;神经损伤症状;多节段椎体骨折;不符合手术及麻醉指征;椎管内占位者;凝血功能不全;病理性骨折;严重后凸畸形。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接受单侧入路PVP术治疗,俯卧位,垫高耻骨、双肩交汇处,行C臂机X线透视定位及体表定位(胸椎取横突,腰椎取椎弓根)并标记,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皮下0.5cm至深筋膜,伤椎关节突外侧缘置入穿刺针,缓慢旋转进针,针尖至椎弓根内缘后,变更导针,并徐徐插入;行正位透视处理,确认导针是否越过棘突中线,行侧位透视,明确导针是否位于椎体前缘,若位置良好,则更换工作套筒,并置于椎体后缘1/3位置,搅拌骨水泥,手锥扩孔,呈拉丝状后,将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若骨水泥明显渗漏,则停止注射,待其完全变硬,则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1.3.2 联合组 接受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治疗,患者仰卧于拱形脊柱床,逐渐将拱形弧度加大,以前后纵韧带张力椎体高度;轴线翻身,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明确确定伤椎位置(透视下实施),固定双上肢,适当牵拉双下肢,适当加压伤椎处,尽可能复位伤椎高度;行单侧入路PVP术,方法同常规组。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包括抗感染、止痛、抗骨质疏松等。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术后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优:>80%;良:50%-80%,差:<50%。②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AVH)、Cobb角变化。③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共50分,分值越高,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等级资料Ridit分析,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 联合组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较常规组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优 良 差联合组 32 31(96.88) 1(3.13) 0(0.00)常规组 32 18(56.25) 13(40.63) 1(3.13)t 2.821 P 0.002

2.2 伤椎AVH、Cobb角变化 组内对比,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伤椎AVH、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对比,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伤椎AVH、Cobb角较常规组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椎AVH、Cobb角变化对比(±s)

表2 两组伤椎AVH、Cobb角变化对比(±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P<0.05;与同组术后1个月对比,bP<0.05;与同时间点常规组对比,cP<0.05。

组别 例数 伤椎AVH(cm) Cobb角(°)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联合组 32 1.76±0.13 1.61±0.07ac 1.51±0.04abc 22.74±1.32 14.63±0.57ac 15.47±0.56abc常规组 32 1.78±0.11 1.70±0.08a 1.68±0.06ab 22.53±1.31 15.33±0.92a 16.60±0.85ab组间 F=29.658,P<0.001 F=14.124,P<0.001不同时间点 F=43.754,P<0.001 F=90.874,P<0.001组间·不同时间点 F=33.584,P<0.001 F=22.691,P<0.001

2.3 ODI评分 组内对比,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ODI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ODI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ODI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ODI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P<0.05;与同组术后1个月对比,bP<0.05;与同时间点常规组对比,c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联合组 32 27.26±3.22 16.44±2.28ac 9.03±1.19abc常规组 32 26.61±3.25 17.12±2.54a 10.25±1.44ab组间 F=9.024,P=0.083不同时间点 F=107.235,P<0.001组间·不同时间点 F=36.593,P<0.001

3 讨论

随我国老龄化加剧,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发生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4]。故临床应采取有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单侧入路PVP为临床针对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常用治疗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单纯应用PVP虽具一定效果,但术后骨水泥多呈块状分布,易致使椎体塌陷发生,且对部分患者伤椎AVH改善效果不明显。而手法复位原理是反创伤机制,该方式是以伤椎棘突为支点,持续弹性按压腹侧,松弛前纵韧,与伤椎相邻上下椎间盘共同牵拉椎体前缘,从而达到矫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目的[5]。本研究将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应用于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治疗当中,数据显示,联合组椎体骨水泥分布情较常规组优,术后1个月、3个月伤椎AVH、Cobb角较常规组优(P<0.05),由此可见,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可进一步优化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改善伤椎AVH、Cobb角。原因分析为通过手法复位,可促进椎体裂隙扩大,减少骨折断端嵌插,并有助于减轻骨水泥灌注阻力,使骨水泥沿骨折缝隙、骨松质微孔均匀分布于整个椎体,进而可进一步优化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促进椎体恢复原有形态[6-8]。此外,本研究数据还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ODI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由此说明,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更利于提高腰椎功能。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联合组患者椎体形态恢复效果较优有关。但行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时仍需注意一下几点:①手法复位时,动作需轻柔;②由于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骨质较为疏松,有椎体裂隙存在,因此穿刺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穿透骨皮质,引发骨水泥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OVCF患者可进一步优化椎体骨水泥分布情况,改善伤椎AVH、Cobb角,提高腰椎功能。

猜你喜欢

单侧入路裂隙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裂隙影响基质渗流的数值模拟1)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