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茶意象与水意象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1-10-06金和艳白阳明

福建茶叶 2021年8期
关键词:发文角度意象

金和艳,白阳明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主要包括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情感。中国最早出现意象的说法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观物以取象”中“象”指的就是客观的物体,《易传》提出了“圣人立象以尽意”更是体现了圣人借助客观的“象”抒发心中的“意”。随着意象理论的发展,意象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借意象来直抒胸臆,而其中水意象被使用最频繁。而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长。茶意象也成为文人骚客抒发情感的主要意象。

茶意象和水意象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意象。国内关于水意象的研究相对较多。王志清2004年分析了孟浩然诗中的水意象;刘晓2016年探索了贝尔武夫中水意象的概念隐喻;李嘉懿2018年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褐色鸟群》中的水意象;杨利芳2018年对比了东西方的经典著作《诗经》以及《圣经》中的水意象等等。同时国内学者对于茶意象的研究也有所涉及。但是国内关于二者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借助中国知网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国内茶意象和水意象的研究热点和二者各自潜在的研究空间。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中国知网文献分析功能对所检索的关于茶意象和水意象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首先通过高级检索功能对茶意象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选取,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功能对所选的文献进行发行量以及主题词的可视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所选取的茶意象相关的14篇文献以及253篇水意象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总发文量以及主题词的角度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

2.1 茶意象的研究分析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到国内关于茶意象研究的总体发文量仅为14篇,分别是:2008年1篇,2013年2篇,2016年1篇,2017年4篇,2018年5篇,2020年1篇。由发文量可发现国内关于茶意象的研究相对较晚,2008年国内才开始出现相关文献且仅有1篇。仅2017和2018年发文量相对较高,说明国内对其关注度较低。但其中7篇均发表在核心期刊说明国内关于茶意象的关注度虽然较低但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

图1为知网中国内关于茶意象研究主题词分布图,可以发现国内关于茶意象的研究热点为:茶意象,审美内涵,诗歌等,也可以看出对具体某一作品中茶意象的研究相对较少,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了解茶意象的发展;审美,文化,情感内涵等。

关于茶文化以及茶意象的发展:高青芝(2013),吴波(2017)以及许可蒙(2018)均分析了茶意象的发展历史:茶首次以“荼”形式出现于先秦时期诗歌总集《诗三百》。唐朝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文学百花齐放的格局。唐朝文人擅长借物抒情,因此茶意象在唐朝被赋予了审美内涵。宋朝茶市非常受欢迎,因此茶意象经常出现于诗歌中。唐宋时茶意象的发展进入了顶峰期,代表者主要有白居易,王安石及欧阳修。明清时其进入成熟期,其中以唐伯虎为代表,创作了大量关于茶意象的作品。由于明清时期小说盛行,茶意象则常常出现在小说中。

关于茶意象的审美内涵:薛婷2018年主要从唐诗中茶叶的审美内涵,茶艺的审美内涵,茶道的审美内涵以及茶的现实内涵角度分析了唐代诗歌中茶意象的审美内涵。茶叶中不仅仅体现了茶叶本身的特点,习性,更加蕴含了文人墨客的生活感悟以及生活追求。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饮品,其独特的制过程形成了特殊的茶艺,而茶艺的发展中蕴含着茶意象的审美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茶道更多的体现了茶意象中蕴含着的文化思想。茶道的发展不仅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同时蕴含了佛教的思想。茶诗中反映当时唐朝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现状。杨晓莉于2017年从茶的形状与颜色以及茶叶的清香之味分析了唐诗宋词中茶意象的审美内涵。权晶于2017年从茶意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分析了其审美意象,其外在主要表现形式五言诗,联句诗,以及唱和诗蕴涵了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含义。李坚怀于2013年分析了现代小品散文中的茶意象的审美内涵,认为其具有休闲的含义。

关于茶意象的文化和情感内涵:余悦,陈玲玲于2010年探索了唐诗宋词中蕴涵的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文化内涵。高青芝于2013年将茶意象分为喜茶意象,雅茶意象,苦茶意象,雅茶意象以及禅茶意象来分析唐诗宋词中蕴涵的文人墨客的情感表达,主要包含亲情,友情的表达,抒发内心的苦闷以及豪言壮志,对雅致的追求,感悟自然的情感等。

2.2 水意象的研究分析

图2为国内关于水意象研究总体年度文献发文量,可看出1995年是分水岭。1995年之前国内关于水意象的研究相对较少,1995年之后相关研究明显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2(28篇)说明1990年前水意象的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而自1990年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对1995年之后相关文献分析发现,1995年之后国内关于水意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发展期和疲惫期。发展期分为快速和缓慢发展期。缓慢发展期(1995至2008年)发文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快速发展期(2008至2012年)年度发文量年发文量最低为17篇远超前期的年发文量说明该时期水意象受到了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疲惫期(2013年至今):虽发文量总体上较高但每年的发文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其仍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但总体关注度有所降低。

中国知网中国内关于水意象研究的主题词主要有《诗经》中水意象,沈从文及其作品与水意象,水意象的情感内涵,概念隐喻研究等等说明国内水意象的研究呈现了多角度,跨角度的特点。

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关于水意象的研究还从文学作品,电影,城市等角度进行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孙庆庆2020年从文化叙事角度解读了《红楼梦》中的水意象。邸小霞2019年分析发现《日瓦戈医生》中水意象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爱情主题,蕴含作者的哲学思考。许晓莉2016年从生态的角度对《爱药》中具有印第安文化的水意象进行阐释。央泉于2006年从原型角度对比了《瓦尔登湖》以及《边城》中的水意象,探析梭罗及沈从文的作品的主题。董雪静(2009),胡秦葆(2006),刘雅杰(2005,2004),赵茂林(2004,2003)分别分析了《诗经》中水意象的文化内涵,爱情诗中的水意象,复合型,单一型以及“渡水”意象等。电影中的水意象:杨秋艳于2020年从情节发展,环境创设中水意象,关联性,功能性以及象征性水意象等不同的维度阐释了《南方车站聚会》的美学表现。马文文,贺佳2020年分别从时间性,空间性,伦理性角度阐释了电影中水意象的叙事价值。宗祖盼,毕林健于2017年解析了《大鱼海棠》中水意象的哲学,爱情和生死观。城市中的水意象:岳争艳(2019,2018)分别从古典情怀,叙事艺术角度探析了苏州城市水意象在文学中的运用以及通过分析苏州文学作家笔下对苏州水意象的阐述来分析作家之间不同的情感诉求。陶莉于2015年以苏州中的大运河为例分析了苏州古城中水意象的表现形态以及水意象与苏州文化的关系。邱诗越,昌切于2012年从意象修辞以及意蕴内涵的角度解读中国古镇中的水意象。

3 研究发现

综上,国内学者对于水意象的研究无论从文献发文量还是研究角度上均明显高于其对茶意象的研究。其次国内关于茶意象研究主要关注于唐宋诗词而极少关注现代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研究空间。此外其研究热点主要有茶意象的审美,情感内涵和茶意象发展等。国内关于水意象的研究主要呈现多领域,多角度,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热点主要是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水意象的审美,情感内涵,概念隐喻等。最后,通过对国内茶意象以及水意象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均从审美内涵,情感内涵以及文化的角度来探析意象。同时,相对于国内水意象的研究,国内茶意象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对于外国文学作品中茶意象关注较低,未来可以进一步解析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

猜你喜欢

发文角度意象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