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创作搽索

2021-09-29盛月芬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现探索习作

盛月芬

【关键词】习作 发现 创作 探索

小学中段正是学生身心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热爱生活,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去发现、创作、探索,做习作中的发现者,做习作中的创作者,做习作中的探索者,不断丰盈习作的泉源,不断丰富习作的经验,不断丰厚习作的收获。

一、引导学生做习作中的发现者

1.在参与中发现

有趣的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以及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开展有趣的活动,能够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习作教学“写一件让你最高兴的事情”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贴鼻子”的活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板画的缺了鼻子的“大头贴”,发现“缺了鼻子”这一奇怪之处,发现“大头贴”的可爱之处。启发学生:缺了“鼻子”,咱们可以怎么玩?大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玩“贴鼻子”。在贴“鼻子”的过程中,每个识别方向、平衡身体、稳步向前、找寻鼻子的方法都成为大家发现的主要目标,学生好笑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每个人贴的位置各不相同的鼻子……都是有趣的发现。虽然“贴鼻子”的活动并不新鲜,但用上“发现者”的眼睛,即便是如此简单的活动却显得那么有趣、那么新鲜,触及和收获了很多平时忽略的观察和感受,每一个环节的参与都让学生走得更近了,感受更深了,收获也更多了,随即带来的就是写作素材更丰富了。

第二学段提出要“观察周围世界”,这比第一学段的“留心周围事物”提高了一步,不仅仅是“观”,还要“察”。《说文解字》中指出,察,复审也。意思是察就是仔细地看,所以第二学段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各项有趣的活动,在参与中做发现者。

2.在记录中发现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生初次触及“观察记录”:图文式记录、表格式记录,及时把观察中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这记录不同于日记,也不同于习作,简单、形象,便于把自己的发现保存下来,能从中感受到学生在观察时或激动、或喜欢、或好奇的情感,能感受到学生或多角度观察、或连续细致观察、或对比观察,被观察对象的细微变化在“观察记录”中得以呈现,为接下来的习作积攒了丰富的话语和情感。

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观察记录,或用表格,或用图文,或表格加图文。

记录观察时的所得,让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学生会感觉自己有很多的发现要告诉大家,要给自己的读者带去别人没有发现的精彩世界。他们用好奇的目光观察和发现着这个光彩夺目的世界,他们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着一切,更想用习作的方式把自己的感知跟大家分享。

二、引导学生做习作中的创作者

1.,乐于表达从仿写开始

从学生的语言特点来看,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時候,观察的对象和词语之间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发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也就是说,词和形象链接起来,让词带着形象,活生生地进入学生的意识。观察,促进了事物与词之间的联系,成为丰富学生词汇、发展语言的极好途径。除此外,还需要完整的结构和适宜的表达方法,要让学生“乐于表达”可以从仿写开始。

课文中优美的句子、精美的语段、巧妙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都值得学生借鉴、模仿,以此拓宽习作的思路,获得习作的技巧。《走月亮》是作家吴然先生的一篇佳作,吴然先生的作品有着馥郁的诗意、优美的笔调、跃动的童心。《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语言温暖直抵人心,画面温馨,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在学完课文后,学生仿写《走月亮》,仿出了各自的精彩。

仿写,能够让学生找到表达的技巧,从而提高表达的效果,促使学生乐于表达、自信表达。

2.乐于表达更在创作

学生的生活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不断拓展,他们有实感,也有真情,这为创作奠定了基础,以顺利达成第二学段的阶段性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在尝试做“西红柿炒鸡蛋”后,个个大显身手,自主表达,自由表达,乐在其中。调皮好动的A同学这样写道:“接着就是西红柿大兄弟了,先把西红柿切成片,再放到锅里,听!还是一如既往的滋滋声。不过,这次比上次那场‘大乱不知轻了多少倍。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所以,这次我信心满满地倒入油,再把西红柿压成汁,我已经闻到香味了,赶紧放入炒好的鸡蛋。只听‘噗的一声,翻炒再翻炒,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炒鸡蛋新鲜出炉啦!趁热尝了一口,哇,美味极了!”胆小谨慎的B同学这样写道:“接下来是西红柿时间,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翻滚吧,西红柿!等它有些浓汤时,就可以放入鸡蛋了,这时要一直去炒,不然就要糊了。现在可以放小半碗水,一会儿会更下饭。在它们已经混在一起时,就可以放一点儿盐了,炒一炒,再尝尝味道,嗯,有点儿酸。于是,我放了一点儿糖,应该不会酸了吧!最后,把火和油烟机关掉,将西红柿炒鸡蛋放进一个小盘子,哇,香喷喷的西红柿炒鸡蛋做好了!”A同学的兴冲冲和迫切成功的画面迎面扑来,B同学的小心翼翼和考虑周全处处可以感受得到。但相同的是,学生急切地想表达,乐于把自己的所做、所感通过文字呈现出来,并与人分享。

当有了丰富的语言和真切的感受时,可以不拘形式地表达,这样的创作能让小作者无所顾忌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有想法地表达。在表达中发现习作的乐趣,丰盈习作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做习作中的探索者

1.在“书香”中探索

教材作为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教师须带着学生细细阅读,从而获取丰富的语感以及规范化的语言表达。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积累工作,并且能够活学活用,以此实现阅读的价值,并促进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指导学生做阅读摘抄,阅读思维导图、人物卡片等一些简单易行的阅读积累活动,把阅读真正读进心里,把积累做到实处,让学生在书香中探索,在探索中触摸文字,感受文字的神奇,感受探索的乐趣。

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对适合第二学段学生阅读的名篇佳作细细品读,获得丰富的语言,认识更多优秀的人物,发现各具特色的表达方法,产生共情共鸣。日常中教师可以将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加以充分利用,组织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同读一本书,交流阅读收获、介绍作者、朗读产生共鸣的句子。共读一套读物,向大家做导读介绍、制作读书卡。读人物传记,交流对人物的了解等。习作知识在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在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中悄无声息地积累着。

2_在“漂流”中探索

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勇于表达;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尝试倾听他人的习作;同时也鼓励同学之间交换朗读习作,在朗读中发现和欣赏同学习作中出彩的地方,在朗读中探索同学习作中出色的表达技巧,在朗读中学会简单的修改技巧。

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习作教学也是如此,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既要从内容人手,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让作文在教室里“漂流”起来,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每次读到的佳作出自不同同学之手。教师惊喜地发现,每个学生都读得那么认真,兴致勃勃,读到有意思的地方会走下座位找到“作者”攀谈起来。

学生乐意在作文“漂流”活动中探索文字的奥秘,感受文字的魅力,习作过程中的收获得以丰厚起来。乐于表达不仅仅是在习作中,也在习作后的相互交流中,学生的创作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得到价值最大化,习作教学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得到效果最优化。

引导学生做习作中的发现者、创作者、探索者,对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能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愉悦感。一旦情绪上悦纳、心理上接受,习作的素材将不断丰富,习作的过程将不断丰盈,习作的收获将不断丰厚。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去寻求更科学的习作教学方法,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行走在习作的广阔天地上,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猜你喜欢

发现探索习作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