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产季钢架棉被大棚冬枣生产调查

2021-09-28宋民斗黄麦玲

果农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钢架冬枣棉被

宋民斗 黄麦玲

“无边河滩,地属秦川之宝;千里飘香,人沐纯朴之风”。面对着《冬枣赋》开篇之言,你一定能感受到这片沃土的厚重与沧桑。从西汉开始,枣就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大荔农业生产、文化血脉中不可或缺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大荔县坚持“1+”发展思路,把冬枣作为产业兴村首位产业,到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值达50亿元,荣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1名,枣类第一,品牌价值44.94亿元,远销阿联酋、加拿大等国家的10多个海外市场,是大荔敲开世界市场的“金”字名片,也成为大荔县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近日,笔者走进冬枣集中栽培的安仁、范家、双泉等镇,了解、掌握钢架棉被设施冬枣(图1)的生产情况。

1 钢架棉被生产的整体情况

1.1 产量情况

2020年产季,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整体上产量比往年有所下降,而钢架棉被大棚冬枣产量较稳定(图2)。就像双泉镇西野村枣农杨坤生所说:“今年使用钢架棚体覆盖棉被后,温度控制较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气温影响,花量大,坐果比较好,今年树比较小,没敢多留,3.6亩地总共卖了5500千克冬枣,平均亩产在1500千克以上”。

1.2 销售时间

由于2020年气温较高,与上年相比,销售期高峰前移半个月,走货速度明显加快,销售从2020年8月初开始,8月下旬基本售完,提前了近一个月。

1.3 销售渠道

销售的主要渠道还是以客商收购、代收代购为主,电商销售量持续上升。许庄镇大壕营张德红讲,自己4亩地的冬枣全部从朋友圈卖出,价格比市场价每千克高4~6元钱,全部采摘着色度、成熟度好的果实,每亩比往年多卖上万元。同时,沿国道地摊销售也成为销售的一个途径。

1.4 价格情况

由于疫情的因素,冬枣销售牵动了政府。县委县政府举办了“美丽大荔,枣想约你”系列活动,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魏延安、大荔县委书记刘莉,以及多个明星为“大荔冬枣”代言,果业局在一线城市举办果品宣传会,促进了“大荔冬枣”的销售。2020年钢架棉被冬枣价格在28元/千克左右,较往年高30%~40%,销售价格较为稳定,未出现大幅波动,售价为历年最高。

1.5 商品果比例

2020年全县普及推广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241.1—2019《冬枣绿色生产标准综合体》,推行花果管理、规范树形、病虫害绿色防控三项核心技术并创建示范园,农检中心、大荔县果业局联合举办“大荔冬枣”枣王评选,“大荔冬枣”logo设计及宣传语征集活动,有力地增强了果农的商品意识,商品果比例在95%以上,较之往年明显提升。

1.6 果农收入

据统计,钢架棉被大棚每亩收入4万元以上的种植户约占33%,3万~4万元的约占62%,3万元以下的约占5%。

2 影响2020产季钢架棉被设施冬枣生产的相关因素

2.1 新建钢架棚体投资增大

钢材涨价、人工费提高是钢架棉被棚体建设投资增大的主要因素。在双泉镇南龙池村见到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孙涛,他谈到,“每亩钢架棚棚体建造,大概需要钢材7吨左右,每吨钢材价格涨至4200元。再加之人工焊接费用的增大,仅棚体焊接建造一项,亩投资3.0万元;大棚膜(PO膜)亩投资1500元;卷帘机2套1600元;棉被(质量600克/米2,价格12.5元/米2)计,8500元/米2;卷膜器360元,每亩建棚投资4.2万元。生产投资按亩计算,有机肥、化肥2070元,农药480元,雇工3000元,地价、水费、除草等计400元。每亩当季投资共计4.8万元,但是收入高,2020年每亩卖4.5万元,基本收回投资,我太高兴了,明年还准备再上一个5亩多的钢架棚”。从他的交谈中,笔者能体会到,钢架棉被生产已成为高投资高收益的一种种植模式(图3),并有逐步推广的趋势。

2.2 环境综合因素影响冬枣产量及品质

成蕾期(4月5—9日)温度的陡然增高(最低温15 ℃),果农管理失误,出现落蕾现象;花期(5月8—10日)温度降低至24 ℃以下,全县范围内整体春暖大棚坐果情况较差。枣果实膨大期(7月中下旬)大荔县部分地区(范家、两宜、朝邑、赵渡)出现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全园绝收。成熟期遇雨,枣果实发软、枣面出现“鸡屎黄”、返青等现象,导致枣果生产遭遇到了多年未遇的困境。

2.3 残次果销售影响商品冬枣销售

冬枣设施栽培提前了冬枣的成熟期(图4),同时也赶上了高温季节,日烧枣较多,还有一些果农为了卖个好价格,摘青上市,一度让商品冬枣价格一跌再跌。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但仍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给冬枣高端市场销售的定位蒙上了一层阴影。

3 冬枣发展趋势

3.1 生产组织化推动冬枣提质增效

协调发挥新型农业主体带动作用,提高标准化栽培的覆盖率。以群众基础好、运营相对规范的合作社,打包培训项目、农资补贴项目,合作社每月召开生产例会等,推广落实重点技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生产方案,应对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农资统一订购。达到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采收标准、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质量,提高市场应对能力。

3.2 销售品牌化提升大荔冬枣知名度

目前大荔县申请绿色认证的公司有10多家,重新申请绿色认证基地1万亩。在品牌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的完善,将会有更多的优秀合作社,对内严格把控冬枣品质,对外积极对接客户,逐步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在大荔冬枣区域品牌的优势下,上下联动,打造公司品牌、产品品牌。

3.3 理念转变推进多元化销售

大荔县目前主要的销售方式是客商上门收货,很多果农养成了选择价高者出售的习惯,主动营销者少。果农应转变被动销售的理念,变被动为主动,自己积极寻找销路,树立多元化销售理念。大荔县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冬枣特色小镇,吸引更多游客观光采摘,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在沿路重点扶持一批采摘园。用活“冬枣+电子商务”、“冬枣+休闲采摘”、“冬枣+产业带动”模式,继续开设“大荔冬枣”果品线上直营店,加快大荔冬枣电商物流一体化,推进果品销售渠道多元化、差异化,持续打造大荔冬枣著名品牌,增加果品產业经济附加值和社会效益。

3.4 加工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

冬枣加工产品由原来的油炸干制品转化为低温冷冻干制,更接近天然且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还有冬枣干片、枣制品饮料、枣醋等的开发等要和解决生产中的残次枣上市问题相结合,解决残次枣的出路,拓展商品枣销售空间,保证优果优价,让果农种得高兴,卖得放心。

猜你喜欢

钢架冬枣棉被
时速150公里的“肉包铁”! 看北京冬奥会上的“极限”运动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暖暖的小棉被
一只白蝶栖息在我的棉被上
晒过的棉被“拍不得”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章建江
冬枣好吃但不要吃多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